杨帆所著的《国民党高官败逃台湾真相(第1部)》精选了蒋介石本人及其家族成员,以及在大陆时期地位最为显赫,与蒋介石关系最亲近或最微妙,因此也最富争议的赴台高官5名,力求通过最新、最原始的史料,揭示他们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于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亲身经历、赴台后的最后结局以及在民国历史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与是非功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国民党高官败逃台湾真相(第1部)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杨帆 |
出版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杨帆所著的《国民党高官败逃台湾真相(第1部)》精选了蒋介石本人及其家族成员,以及在大陆时期地位最为显赫,与蒋介石关系最亲近或最微妙,因此也最富争议的赴台高官5名,力求通过最新、最原始的史料,揭示他们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于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亲身经历、赴台后的最后结局以及在民国历史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与是非功过。 内容推荐 杨帆所著的《国民党高官败逃台湾真相(第1部)》内容简介:败逃后的国民党高官每个人都经历了命运的涤荡。有的为丢失大陆承担责任,遭受厄运;有的在权力角逐中败下阵去,或被迫出走,或身陷囹圄;有的因原先的派系之争,被监视,被软禁;更多的被纳入“中央评议委员会”,闲置起来。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白崇禧、何应钦、陈诚、顾维钧、阎锡山……这些曾经在南京国民政府的版图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最终命运将会怎样?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一批批文献档案被相继公开。《国民党高官败逃台湾真相(第1部)》力求通过最新、最原始的史料,揭示他们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于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亲身经历、赴台后的最后结局以及在民国历史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与是非功过…… 目录 蒋介石:一代枭雄败走台湾之谜 奔走革命,侍母纳妾两不误 1.相面相宅相“君命” 2.小新郎闹出大笑话 3.避难中邂逅风尘女 4.天上掉下个大儿子 5.十三岁女生做小妾 6.危急中拜师黄金荣 阴差阳错,登上国民党权力巅峰 1.永丰舰上共生死 2.争得了黄埔校长 3.廖案中意外升迁 4.季山嘉处处设障 5.中山舰事件真相 6.鲍罗廷披挂上阵 7.蒋介石的撒手锏 权力角逐,十年南京两度下野 1.第一次被迫下野 2.焦山约会宋美龄 3.震惊中外的婚礼 4.横扫各实力派 5.囚胡招惹众怒 6.宁粤和解中下野 7.那晚漂泊长江上 8.临潼惊魂夜被囚 9.宋子文兄妹救援 抵御外侮,八年抗战居功颇大 1.迟滞日寇侵华步伐 2.寻找盟友苦撑待变 3.欧战爆发迎来曙光 4.缅甸战场失与得 5.东线遭遇滑铁卢 6.扬眉吐气大反攻 败走台湾,丢失大陆谁之过 1.重庆和谈无诚意 2.内战中一路溃败 3.内讧中再次下野 4.风雨飘摇台湾岛 5.“大哥”睡梦中远去 6.奉安南京梦难圆 历史评说 宋美龄:对世界产生影响的女人 割舍初恋,成就蒋、宋大婚 1.大洋彼岸的初恋 2.蒋介石的求婚 3.走进婚姻圣殿 抵御外侮,第一夫人做助手 1.西安事变主和 2.亲赴西安斡旋 3.全力组建空军 4.邀陈纳德参战 5.三姐妹同机赴渝 6.黄山官邸遭轰炸 争取美援,宋美龄旋风撼朝野 1.总统夫人的友谊 2.轰动美国的演讲 3.下榻第一号别墅 4.开罗会议“四巨头” 5.再访美时过境迁 6.杜鲁门冷面相对 偏居一隅,政治上风光不再 1.离美赴“国难” 2.重返“外交”战线 3.阳明山遇车祸 4.蒋介石离世前后 5.11年居美岁月 6.百岁谢幕人生 历史评说 蒋经国:让经济腾飞的政治强人 代父受过,留苏12年做人质 1.丰镐房的悲伤 2.留苏被扣的灾难 3.异国的患难夫妻 4.西安事变现转机 5.12年后回故土 历练人生,建设新赣南创佳绩 1.拜见一父二母 2.一张合格答卷 3.丰镐房遗恨 4.建设新赣南 5.准夫人章亚若 6.香消玉殒之谜 7.接受多重历练 8.上海“打虎”受挫 主政台湾,跻身亚洲四小龙 1.过渡期低调做人 2.全力扳倒亲美派 3.开启蒋经国时代 4.爱子的一步错棋 5.最后的明智举措 历史评说 白崇禧:八桂骁将的最后抉择 才智绝伦,小诸葛崛起北伐 1.高才生投笔从戎 2.小营长铁腕剿匪 3.联手横扫旧桂系 4.鄂赣战场显身手 5.临危受命战浙江 6.李白第一次逼宫 消除恩怨,蒋桂联手抗战 1.龙潭大战震声威 2.拒编遣蒋桂开战 3.出逃中九死一生 4.御外侮蒋白联手 5.李白同战台儿庄 6.再出掌桂林行营 再成对抗,皆因桂李嗜权 1.德公要当副总统 2.被拖上抗蒋战车 3.关键时刻弃蒋 4.再度强势逼宫 5.甘愿承担责任 坦荡赴台,“对历史有所交代” 1.赴台之初被监视 2.政治上两度遇险 3.难承受亡妻之痛 4.落寞中谢幕人生 历史评说 何应钦:大陆权贵台岛做顺民 发迹黄埔,战火中一路升迁 1.曾经少年得志 2.再度发迹黄埔 3.逼宫棋错一着 4.战火中再得升迁 再生龃龉,位居第二被取代 1.西安事变的失策 2.抗战期间的升降 3.战后出局的尴尬 化险为夷,晚年再创“佳绩” 1.退台后闭门思过 2.“三打一跳”表心迹 3.致力于国民“外交” 4.真心效忠“蒋总统” 5.晚年再度获荣宠 夫唱妇随,第一好丈夫名不虚传 1.多年的夫唱妇随 2.丧妻之后的哀痛 3.思乡中驾鹤西去 历史评说 陈诚:内战败将建设台岛有方 追随蒋公,一路青云直上 1.偶遇三位引路人 2.北伐中出生入死 3.混战中劈风斩浪 4.“剿共”中配合默契 抗战立功,内战一路败逃 1.指挥淞沪抗战 2.坚守抗日前线 3.内战遭遇滑铁卢 4.灰溜溜逃离东北 执掌台岛,危局中革旧立新 1.两岛督战稳定军心 2.执掌台岛稳定危局 3.整顿改革发展经济 身居高位,一生为官清廉 1.委员长的“干女婿” 2.“副总统”严谨治家 3.遗嘱中没提“反共” 4.“哪堪自首不同归” 历史评说 顾维钧:享誉国际的外交奇才 传奇婚姻,两妻一亡一出家 1.改变命运的婚姻 2.做了总理的快婿 3.华盛顿痛失爱妻 抵制侵略,捍卫主权功不可没 1.巴黎和会扬名 2.向列强说“不” 3.北洋时期不倒翁 4.为东北主权奔走 5.参加联合国会议 步入晚年,事业家庭双丰收 1.效力台湾的尴尬 2.任职海牙国际法院 3.结束第三次婚姻 4.迎来人生第四春 历史评说 阎锡山:三颗鸡蛋上跳舞的“不倒翁” 投机革命,登上大都督宝座 1.小伙计进了军校 2.当上了山西都督 3.逃跑还是“北伐” 4.平生最怕袁世凯 5.从拥段到“中立” 虚与委蛇,阎老西保土有方 1.施伎俩囚冯抗蒋 2.中原大战中败北 3.抵制渗透开杀戒 4.守土抗战有决心 5.联共与限共反共 反共到底,内战中败走台岛 1.只身逃离太原 2.出任行政院长 3.定居菁山草庐 4.晚年著书立说 一妻一妾,比不上知心堂妹 1.贤惠发妻无后 2.妻妾一离一逝 3.难舍难分五姑娘 4.遗嘱中再弄玄机 历史评说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奔走革命,侍母纳妾两不误 1.相面相宅相“君命” 在浙江省奉化县溪口之西的葛竹村附近,有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尼姑庵——金竹庵。1886年春节的一天,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飘然到此。 老者走进庵中,见到一位带发修行的年轻女子,不由得啧啧称羡: “大贵之相!姑娘大贵之相哦!” 女子蓦然一惊,连连摇头: “出家人何贵之有!” “不然,不然,姑娘一旦还俗,必得贵子,晚年将风光无限!” 老者说完,轻拂美髯,飘然离去。 女子遥望老者背影,若有所思。 这位女子,就是时年22岁的王采玉;而老者所言其贵子,就是后来王采玉所生之子——蒋介石。 但凡伟人降世,史书上总要有些特别记载,昭示其命中注定的与众不同,对蒋介石的描述,便是从其母金竹庵相面开始的。但王采玉带发出家、老者金竹庵相面却是确有其事。 . 王采玉18岁嫁与乡人,19岁生子夭折,随后丧夫,返回娘家后父亲不不久亦过世,两个弟弟一个嗜赌,一个有病,她只好泪别母亲,出家修行。 王采玉原本凡尘未了,如今听老者一番话,顿生还俗之意。 也有人说,金竹庵相面,是蒋家为迎娶王采玉设下的圈套。 但无论怎样,老者的出现,为王采玉未来的儿子蒋介石,埋下了昭示不凡命运的伏笔。接着,王采玉还俗,奉化县溪口镇蒋家上门提亲,先后逝去两房夫人的蒋肇聪,将王采玉娶进家门。 如果说老者是相面师的话,那么,在相面师算活了王采玉的出嫁后,风水师接踵而至。风水师走进蒋家,要说说这蒋家祖宅。 蒋家祖宅是一幢二层楼房,内有房屋十多间,叫做“素居”,后改名“丰镐房”。其大门正对着一个山峰,名笔架山。民间有言, “对着笔架山,代代儿孙会做官”。 但在风水师看来,仅仅是对着笔架山还不够,这里面还有诸多讲究,比如位置、高低、大小等。风水师围着蒋宅转了三圈,绕着大门前看、后看、左看、右看,仔细研究一番之后,两手一拍,称: “奇!神奇!这大门各方面都恰到好处,蒋宅必出高官无疑!” 也正因为此,蒋介石1930年对丰镐房进行翻新扩建时,唯独不动大门。 而更奇的还在后边。 继风水师之后,蒋宅又来了一位化缘的和尚。这位化缘和尚来得不早不晚,就在蒋介石出生的那天中午。 1887年10月31日午时,蒋介石在其父经营的玉泰盐铺楼上顺利降生。 在前来祝贺的左邻右舍中,蒋介石的祖父一眼就看到了那位和尚。既是来讨喜钱的,主家就没有理由吝啬,何况蒋家的玉泰盐铺生意红火。 和尚得了喜钱,一时高兴,开口称颂说: “此子非凡人,乃真龙天子也!” 真龙天子的梦蒋家人从来没有做过,所以这话让蒋介石的父亲、祖父惊得面面相觑,半晌无语,最后当然是喜上眉梢。 待拿来笔墨纸砚,和尚写下了四句话: “八八春秋如梦云,事事不遂惹忧惊。龙腾虎跃定中原,瑞元福星照门庭。” 蒋家遂为新生儿取名“瑞元”。 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加入同盟会后,改名中正,字介石。 2.小新郎闹出大笑话 尽管诸多预兆都显示着蒋介石的与众不同,但少年时代的蒋介石却是命运多舛。7岁时,祖父蒋斯千过世;一年后,父亲蒋肇聪因病暴卒;三年后,幼弟蒋瑞青天折。 蒋介石自幼顽皮,不幸的接连降临,使他的任性顽皮有所收敛。但在他大婚那天,却闹出一场大笑话。 1901年,蒋介石14岁,迎娶本县岩头村19岁的毛福梅。 那天,新娘的花轿到达蒋宅门口时,按例鸣放爆竹,一大群看热闹的孩子拥到天井里抢爆竹蒂头。蒋介石一看,竞忘了自己是新郎,跑去和孩子们一起抢拾爆竹蒂头。 毛福梅坐在轿中,听到周围“新郎官抢爆竹蒂头”的哄笑声,委屈得直掉眼泪。 原来,奉化素有“新郎拾蒂头,夫妻难到头”的俗话,后来蒋、毛婚姻果然没有走到尽头,便有人称预兆伏此。 新婚之夜,伤心的毛福梅强作欢颜,坐在新房里等候新郎。殊不知,新郎官早已跑到母亲的床上呼呼大睡了。 按照奉化风俗,大年初二,新郎必须到岳父家拜岁。这天,蒋介石带着一个肩挑礼物的佃户,一大早便出门了。 哪知一到村口,正遇蒋氏家族花灯会到各村“串演”,蒋介石来了兴致,立刻加入其中,并将佃户肩挑的礼物献出,放进向各村族长拜岁的红包堆里充了“公”。 毛家人这天也起了个大早,杀鸡宰鸭,精心准备了一大堆好吃的,就等着新女婿上门。可左等右盼,不见蒋介石人影,直到太阳西斜,亲友陪客打算告辞时,花灯会“串演”到了岩头村,毛家人才发现了蒋介石的踪影。P5-7 序言 1949年,是国共两党最后决战的一年,继三大战役之后,4月21日,毛泽东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是,百万雄狮过大江,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4月23日,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解放; 10月14日,国民政府临时所在地广州解放; 11月30日,国民政府临时所在地重庆解放; 12月初,解放军从东、南、北三面向成都进攻,取大包围态势,迅速逼近成都。刚刚在此安顿的国民党逃亡政府惊魂未定,便于12月7日,由行政院长阎锡山带领,仓皇飞往台湾。 但此时,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尚坐镇成都,下榻中央军校。 此前,蒋介石企图在成都组织川军,及胡宗南的40万中央军,与解放军展开殊死较量,保住大西南这块立足之地。在将中央政府迁往台湾的同时,将大本营设置于西昌,在成都设置防卫总司令部。 然而,12月9日,云南省主席卢汉宣布起义,打乱了蒋介石的部署。尤为令蒋介石震惊的是,10日,卢汉致电川军首领刘文辉,要刘会同四川各将领,效仿张、杨西安事变之举,抓捕蒋介石。 但蒋介石似乎很镇定,10日上午,当长子蒋经国告诉他今天必须走,车辆已在后门等候时,蒋介石问: “为什么不在前面?” “后面离机场近,比较安全。” “那不行,我从大门进来,一定要从大门出去!” 午后,蒋介石从中央军校前门登车,旋即离去。 下午2时,蒋介石一身戎装,出现在成都凤凰山机场。他面色阴沉,迈着沉重的步子,登上中关号专机。进入机舱前,他在寒风中回首,默默与大陆道别。 与他同时登机的,有蒋经国和侍卫党春明等人。 很快,飞机起飞,在成都上空盘旋两周,即向东南方向的孤岛飞去。 坐在飞机上,蒋介石的沉痛心情可想而知。想当初黄埔起家、北伐督军,势头何等强劲!蒋家王朝的开张盛典,又是何等显赫!想当年,抗战领袖,民族英雄,行宪总统,威震四方;而如今,兵败如山倒,只能逃离大陆,出走孤岛,偏居一隅,苟延残喘。 令蒋介石倍感伤心的是,树倒猢狲散,许多党国要员、嫡系心腹,在动乱之中弃蒋而去,争相逃往海外。 蒋介石的大舅哥、豪门权贵宋子文,早在蒋介石下野第三天便挂冠归隐,携夫人远赴美国;蒋介石的连襟、中国头号财阀孔祥熙,更是于蒋氏政权覆亡前的1948年,偕夫人宋霭龄赴美,一去不归。 孙中山之子、前行政院长孙科,早已挂冠远去;前行政院长翁文灏借赴欧洲考察之机滞留法国不归;东北大员熊式辉滞留香港;数次逼宫最终取而代之的代总统李宗仁,早已经香港远走美国…… 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也相继走上不同的归宿,除了阵亡的、被俘的,更有起义的、投诚的…… 当然,更多的党国要员、高级将领选择了赴台。尽管他们有的曾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建立功勋,但也因参加“剿共”、内战,站到了共产党的对立面。他们选择赴台,或出于自愿,或出于观望,或被裹挟。 赴台之后,蒋介石与他的国民党政权,以及所有赴台高官,将怎样在弹丸之地的台岛生存、发展? 追究丢失大陆的责任,是蒋介石赴台之后首先要做的一件大事。蒋介石不会自己承担此责任,那么必然要有人承担; 稳定台湾局势,需要美国的援助,亲美派派上了用场; 传位于子,需要扫清障碍,大陆时期的“重臣”只能靠边站; 经济建设,需要起用少壮派新锐力量,大陆时期的“老臣”似乎也没有了用武之地。 在赴台后的国民党改造中,所有赴台高官都经历了命运的涤荡。 有的为丢失大陆承担责任,遭厄运; 有的在权力角逐中败下阵去,或被迫出走,或身陷囹固; 有的因原先的派系之争,被监视,被软禁; 更多的,被纳入“中央评议委员会”,闲置起来。 蒋介石、宋美龄、白崇禧、何应钦、陈诚、张群、胡宗南、孙立人、周志柔……这些曾经在南京国民政府的版图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最终命运将会怎样?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一批批文献档案被相继公开。 面对这些尘封已久的、原始的历史档案,我们不禁扼腕叹息:原来我们以往看到的,许多并非历史真相…… 本书精选了蒋介石本人及其家族成员,以及在大陆时期地位最为显赫,与蒋介石关系最亲近或最微妙,因此也最富争议的赴台高官5名,力求通过最新、最原始的史料,揭示他们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于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亲身经历、赴台后的最后结局以及在民国历史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与是非功过。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