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本一创作的《科学故事(辞海版新课标小学生必读)》收录了如《列文虎克与他的显微镜》、《接种牛痘》、《现代麻醉剂的发现》、《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孟德尔与豌豆实验》、《外科消毒法》、《神奇的病毒》、《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克隆羊多莉》、《公历的由来》、《农历的由来》、《最早的毛笔》、《祖冲之改革闰法》等常见的科学故事,寓教于乐,可作为一种不错的小学生课外读物之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科学故事(辞海版新课标小学生必读)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陶本一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陶本一创作的《科学故事(辞海版新课标小学生必读)》收录了如《列文虎克与他的显微镜》、《接种牛痘》、《现代麻醉剂的发现》、《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孟德尔与豌豆实验》、《外科消毒法》、《神奇的病毒》、《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克隆羊多莉》、《公历的由来》、《农历的由来》、《最早的毛笔》、《祖冲之改革闰法》等常见的科学故事,寓教于乐,可作为一种不错的小学生课外读物之选。 内容推荐 陶本一创作的《科学故事(辞海版新课标小学生必读)》收录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贴近小学生学习需要的中外科学发现、发明和科学家的故事100则。语言生动活泼,有利于小学生扩展知识面。本书寓教于乐,可作为一种不错的小学生课外读物之选。 目录 古老的钟表 浑天说与浑天仪 谁说地球是个球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开普勒的椭圆轨道 可是,它还是在动的呀! 看,望远镜 惠更斯发明钟摆 哈雷彗星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天文学史上的赫歇尔家族 笔尖上发现的行星 土星的光环 太阳也会刮风 狮子座流星雨 北斗星 阿波罗登月计划 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 火星人来了 阿基米德抓窃贼 伽利略的大船 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伏打与电池 法拉第揭开电磁感应之谜 伦琴与X射线 诺贝尔奖的由来 把生命都献给科学的居里夫人 看不到的东西:第五元素 空间会弯曲? 时间也会膨胀? 不可思议的暗物质 宇宙之王——霍金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火,火,火:错误的燃素说 爱迪生与白炽灯 莫尔斯发明电报机 贝尔与电话 马可尼与无线电通信技术 留声机的故事 摄影术的诞生 电影技术的诞生 电视的发明 瓦特与蒸汽机 第一辆汽车的来历 最早的飞机 巴贝奇的差分机和分析机 冯·诺依曼与计算机 给地球量“胸围” 岩石形成之“水火之争” 漂移的大陆 大气有多重? 风的级别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达·伽玛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麦哲伦环球航行 人工影响天气 寂静的春天 蝴蝶效应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臭氧层空洞 “审判”达尔文 鸟类起源于恐龙吗? 血液循环 列文虎克与他的显微镜 接种牛痘 现代麻醉剂的发现 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 孟德尔与豌豆实验 外科消毒法 神奇的病毒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克隆羊多莉 公历的由来 农历的由来 最早的毛笔 祖冲之改革闰法 勾股定理 刘徽与《九章算术注》 算盘与珠算 李冰父子与都江堰 蔡伦造纸 郦道元与《水经注》 毕舁活字印刷术 失效的图纸:苏颂的水运仪象台 沈括与《梦溪笔谈》 火药的发明 从烟花爆竹到火箭 指南针 郑和下西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徐光启与《几何原本》 徐霞客及其游记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竺可桢和他的日记 发现“北京人” 无学位大师——华罗庚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当代毕舁——王选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试读章节 古人认识宇宙只能凭借肉眼观察并加上丰富的想象。我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浑天说就是这么来的。据梁代刘昭著的《张衡浑仪注》载:“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浑天说认为,全天恒星都分布在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则在“天球”上运行,这与现代天文学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 我国古代观测天文的仪器叫“浑仪”。它是以浑天说为基础而设计的。我国发明浑仪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之间(即战国中期至秦汉时期)。到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已设计出比较精密完善的浑天黄道仪。 中国古代用于演示天象的仪器叫“浑象”。浑象与浑仪合称为“浑天仪”,相当于现在的天球仪,用以演示天体运动。浑象的结构是一个可绕轴转动的圆球,其上画有星宿、赤道、黄道等标记,与现代天球仪相似。 浑象可能是西汉耿寿昌发明的。东汉张衡设计制造的漏水转浑天仪的核心部分就是浑象。现存的浑象存放在北京古观象台,它是清初的南怀仁造的。 虽然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球形的,但是,你想过古人是怎么知道的吗?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说,对着远航归来的船只,岸上的人们总是先看到桅杆,然后逐渐看到船身,由此推想地球是球形的。但事实上,整个过程比这复杂得多,也有趣得多。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很早就认为大地是球形的。观察到远航归来的船只总是从地平线上起来,的确可以得到地球是曲面而不是平面的结论。但即使如此,他们之所以接受球形而不是其他形状,可能还出于信念,毕达哥拉斯学派秉持着对完美的追求,认为圆形是最完美的。 亚里士多德给出的论据则很有见地。地球的阴影投在月面之上时会发生月食,而每当有月食时,月面上的阴影总是圆的。亚里士多德还说,当一个人向北或向南旅行时,他会看到不同的恒星,这表明大地事实上是一个不太大的球体。 在西方世界,大地是否为球形的问题并没有困扰人类多久,真正困扰他们的是,宇宙到底是以地球为中心还是以太阳为中心,地球是怎么运动的等这些问题。 古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球都环绕着地球运行。这个观点最初是由古希腊天文学家欧多克斯提出的,并由亚里士多德完善,后又经托勒玫进一步发展而成为“地心说”。 1507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现,如果假定宇宙的中心是太阳,而不是地球,那么计算行星的位置就会简单得多。为此,他花费了30多年的心血,系统地建立了日心地动学说,并写成一部阐述该学说的巨著,后人称之为《天体运行论》。 在书中,哥白尼指出,地球是球形的。太阳在太阳系的中心,所有的行星包括地球都围绕着太阳运行,而月球绕着地球转动。与此同时,地球还每天自转一周。《天体运行论》还详细地解释了天体运动的种种现象。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