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天让草原上有了新的生机——草地绿了,树发芽了,山上的积雪消融后流下了雪水,牛羊和马又变得不安起来,它们知道很快又要去夏牧场了,那是一次要历经艰辛的转场之后才可以享受的盛宴。
王族编著的这本《沧桑之城》是一部关于西域的行走散文书。现场感的写作姿态呈现不一样的古城传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沧桑之城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族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漫长的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天让草原上有了新的生机——草地绿了,树发芽了,山上的积雪消融后流下了雪水,牛羊和马又变得不安起来,它们知道很快又要去夏牧场了,那是一次要历经艰辛的转场之后才可以享受的盛宴。 王族编著的这本《沧桑之城》是一部关于西域的行走散文书。现场感的写作姿态呈现不一样的古城传奇。 内容推荐 王族编著的这本《沧桑之城》以西域历史为依据,对西域自春秋以后的民族、人物、王国、文化、地理等用文化大散文的形式进行叙述,旨在向世人介绍西域鲜为人知的历史内核。书中关注的西域游牧民族有塞人、匈奴、突厥、乌孙、蒙古、回鹘等,介绍了他们的生存文化和民族进化,以及其中一些民族建立的王国,如楼兰、车师、交河、龟兹、高昌等的政治变化。同时,也写了中原出使西域的人物,强调了他们在特殊境遇中的命运变化和精神突围。这些人物人所共知,如张骞、班超、苏武、李广、玄奘等。《沧桑之城》对丝绸之路上发生的事情,以及西域因为这条路而发生的嬗变、文化的更迭等也有所呈现。 目录 天似穹庐 匈奴 冒顿 致支 阿提拉 远行者的背影 张骞 苏武 李广 班超 耿恭 玄奘 沧桑王国 楼兰 龟兹 车师 高昌 黑暗中的舞者 中行说 李陵 李广利 远征的战狼 塞人 猎骄靡 突厥 阿史那贺鲁 耶律大石 成吉思汗 渥巴锡 试读章节 这一番观察让赵武灵王震惊不己,发现敌人的优点的同时,其实也就比照出了自己的缺点。两个发现,两个比较,让赵武灵王有了一次难得的审视自己的机会。没过多长时间,他便在赵国提出了一个让举国上下都十分惊讶的建议:弃长袍战车,用胡服骑射,不但军队要这样,老百姓也一律改变着装,全部穿胡裤。人们不能接受,纷纷谴责他不遵守汉人延续多年的传统,让赵国人人穿胡裤等于“胡化”,是伤风败俗之忌。赵武灵王只能向大家一一列举了长袍和战车在当前己处于多么不利的位置,如若不改,在以后和匈奴人打仗时只能吃败仗。赵武灵王能下这么大的决心进行改革,说明他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由此也使得他通过这件事留名于史。古往今来帝王们一个一个如同跑龙套似得从历史舞台上一晃而过,能让世人记住名字的并不多,但赵武灵王却让我们对他心生感激,因为我们今天穿的裤子就是他引进的,是他让汉人从此走路时变得利索了,不再慢腾腾地耽误事。 赵武灵王遇到了两个支持他搞改革的人,正是有了这两个人对他的支持,才使他的设想得以顺利实现。这两个人中的一个是他的叔叔公子成,另一个是他的重臣肥义。幸亏有这两个人站出来支持他,才让他感到有了一点依靠,觉得既然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别人的支持,那么就说明还是可行的。他这样一想,心里便踏实了很多,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将改革彻底进行下去的决心。一个人不做事便不会烦心,不会忙得顾头不顾尾,而一旦他要做事,而且做的是一件在当时受到大多数人排斥的事情,那么他面对的困难和所承受的压力就会很大,弄不好会被人视为怪物,举起众口一词的棒子,把他残酷地大打出局,让他从此再无翻身的机会。好在赵武灵王面临的局势稍好一些,有叔叔公子成和重臣肥义鼎力支持,让他有了得力的左右膀。 且看这两人是如何用实际行动支持赵武灵王的:公子成上朝时穿上了胡裤,在大臣中大步流星行走,让众人顿时一片哗然,但大家同时却都看到了一个事实,穿胡裤走路确实比较利索,要是让士兵们穿胡裤去打仗一定会更好。众人有了这样的反应,说明公子成的目的达到了,他其实是在拿自己是赵武灵王的叔叔这一优势做了一次宫廷胡服秀,赵武灵王不能亲自走秀,他可以,他走秀完毕,别人又能说什么呢?赵武灵王的叔叔的面子还得给吧,所以,大家都保持了沉默。公子成走秀完毕,我们再看看肥义又是怎么做的?他采用了与公子成不同的方法,直接走到众臣中去与他们面对面,心贴心,做了一番思想工作。公子成是展示,肥义则是引导,让大家能够更具体地了解胡裤和射术的好处。瞧这两个人配合得多么好啊,一硬一软,把工作做到家了。满朝文武都被他们打动了,纷纷表示同意赵国军队改用“胡服骑射”。一次人间服饰的重大改革见效了,裤子,从此便成为汉人的重要穿着了。 其实,赵武灵王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革军队,让赵国的士兵改用“胡服骑射”增加战斗力。很快,他便训练出一支精锐的骑兵队伍,其装备和战斗力堪与匈奴骑兵相媲美。刀子磨快了,总得试一试才知道它到底是锋利还是不锋利。其实,赵武灵王在磨这把刀子之前就已经想好了怎样用它,所以,他要把这把刀子先刺向匈奴,让他们知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什么意思。没想到,匈奴居然把赵国军队的进攻不当回事,他们不相信羊会转过身来吃狼。轻敌有时候会让你犯下致命的错误,你看到别人身单力薄,两手空空,那实际上是一个假象,在这个假象的背后,则隐藏着一把早己磨好了的刀子,别人会趁你不注意时把那把刀子插到你致命的部位。看看匈奴轻敌的结果吧,林胡、楼烦两个别部被赵国轻易击败,赵国的领土也由此又扩大了一些。赵武灵王为了巩固这些来之不易的领地,在边界上修建了长城,把匈奴隔在了赵国土地以外。 匈奴受不了这份气,忍耐了几年后便又向赵国发起了进攻。他们这次是有备而来,而且知道赵国有要人命的刀子,所以他们准备了更锋利、更有杀伤力的刀子,目的就是要报上次的仇,出一口积压在心头的气。这时候,一个叫李牧的人闪亮登场,要在这场真刀真枪的打斗中大显身手。他冷静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觉得不能再依赖于赵兵的“胡服骑射”和匈奴过招了,上次是优势,这次未必还管用,但他也从匈奴的军事上得到了启发,决定和匈奴玩一玩战术,用他们经常喜欢用的“佯装失败,诱敌进入埋伏圈后歼灭的方法”打击他们。为此,他把战车一千三百乘,骑兵一万三千人,步兵五万人,弓箭手十万人精心布置成了一个巨大的埋伏圈,然后在边界一线“大纵畜牧,人民满野”,把十万匈奴引诱进了包围圈中。呵,匈奴一点都不知道李牧的计谋,大大咧咧地把脖子伸到了李牧的刀子下面。既然脖子已伸到了刀子下面,那还犹豫什么,赶紧往下劈吧!李牧的步兵和弓箭手发挥了巨大的杀伤力,匈奴的十万余骑被歼灭了。匈奴又一次吃了大亏,等他们明白过来后才发现,怎么我们经常用的战术都被人家学会了,而且一学会就用在了咱们身上?中原人精于谋略的做法让匈奴感到害怕,觉得汉人的脑子似乎不是那么简单,他们让脑子转几个弯弯,就会拿出让你意想不到的刀子,给予你致命的打击。 P6-8 序言 雪水对“水库”的渴望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首鲜卑人在阴山下唱出的牧歌,是对西域的一个极好的说明。西域宽广辽阔,站在草原上可以看见远处的天空和大地连接在了一起,人的心胸顿时为之舒畅,游牧民族常常用歌谣抒发内心的感受,比如他们将天空比喻成帐篷顶部的穹庐,有一种将天空拉近的温暖感,让人的灵魂为之升华,让精神有所寄托。 游牧民族长期以来一直在西域居住,几乎游牧民族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在西域出生并长大的,终其一生,他们都离不开草原、帐篷、马车、歌声,等等。草原是游牧民族的家,由于游牧这一生产方式离不开草原,所以,哪里的草原水草丰美,哪里就是他们的家。“逐水草而居,随季节迁徙”,这是游牧民族一直遵循的古老生存法则。 草原的自然条件让游牧民族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牧业方式,他们的一生都遵从于草原的生存秩序,活着时与草原融为一体,自由、快乐、洒脱,是浪漫的大地之子;死了后,他们的尸体被人们用毡子裹起来,让牛车拉到山上去,在夜晚降临时被狼吃掉,他们认为只有尸体被狼吃掉,才会在来生降生到草原上。 漫长的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天让草原上有了新的生机——草地绿了,树发芽了,山上的积雪消融后流下了雪水,牛羊和马又变得不安起来,它们知道很快又要去夏牧场了,那是一次要历经艰辛的转场之后才可以享受的盛宴。牧人们同样在这样的季节会有一丝悸动,“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他们的目光被吸引到了远处,心已经有些按捺不住,要急切地赶着牛羊去远方的夏牧场。他们的先辈们曾留下这样的谚语:“眼睛能看到的地方,人和马一定能到达。”当他们将眺望的目光收回,内心已有了几丝欣慰,脸上的神情也颇为从容和惬意。 在春天出发,这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沿袭了很多年的生存规则。他们赶着牛羊到达夏牧场后,让它们啃食青草,而他们则骑马在草原上奔跑、追逐和唱歌。古老的游牧生活让一代又一代人遵从着草原上的法则:牛羊仅为自己食用,马匹仅为自己骑乘,他们不懂得对外交流,商品和贸易在当时的草原上是不存在的,他们因而自足自乐,精神极度自由。一年下来,一个牧民随着羊群增多,马匹长得健壮,在部落里的地位也会逐步提高。当然,他们从一开始就是草原的主人,每个人都被划分了牧场。有时候,部落与部落之间会有一些战争,但民族尊严是解决所有矛盾的好方法,他们会用一代代人坚持下来的传统方法解决矛盾,比如歃血盟约、赔驼代罪等。 后来,他们的牧业发展壮大,因为偶然的机会,他们开始向外界张望。那一时刻,他们看到了让他们十分震惊的文明。这些文明在一道沿袭了很多年,显然是用来防范他们又高又长的城墙内的一切。他们向这道古老的城墙内眺望,看到了从来都没有见过的文化、建筑、村庄、农业、城郭、粮食、服饰、工具等,他们受到了刺激,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慢慢向文明地区接近。以前,他们是不愿意暴露自己的,但文明给他们造成了一种既怯懦又好奇的心理,他们从草原边缘或不为人知的角落悄悄走出,像他们传说中的祖先“狼”一样,在他们认为较为安全的地带先慢慢游动,然后迅速向目标扑去。但这种在好奇心促使下的冒险显然是不成熟的,他们受到了城墙内的人强有力的阻击,他们一无所获,不得不转身离去。他们由此明白,城墙内的东西并不像他们在草原上捕获动物那样容易得手,草原上惯用的手段在文明面前毫无作用。但他们对此并不在乎,回到草原后便又引吭高歌,纵情欢舞。草原是他们的天堂,他们回到草原便等于回到了天堂。 但他们是不安分的,到了秋高马肥之时,他们又有了想去外面的世界闯荡的念头。他们是一股从雪山上倾泻下来的雪水,文明地区相对他们而言犹如一个“水库”,他们渴望进入这个水库找到一个立足之地。他们甚至还有在这个水库上建立水上乐园的想法。 他们因此引发了文明地区的战火,由于他们是突然出现的,加之面孔十分陌生,所以人们对他们的突然出现颇为不解。这些草原牧人就是在不被人注意时悄悄迁徙的,在当时,前面有可能就是他们愿望中的家园,也有可能就是战场。他们把全部家产都捆绑在马背上,手持弯刀前行;他们是游牧者,但在瞬间的杀伐中又会变成一个个战士,对于“善骑”的他们来说,这并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因为他们天生就是好斗和残忍的。 文明地区的城墙有时候并不是坚不可摧的,他们伸出双手将阻碍他们的古老城墙挖开一个口子后,十分惊讶地发现城墙内的气候很好,田野上的泥土十分肥沃,四周有长势非常好的树木;这正是他们理想中要到达的地方。但不久,城墙内的人因为受到了他们的打击,便与他们开始了真正的较量。很快,两只手掰在了一起。在他们各自的身后,都有更为复杂的背景,都站着更多的人在呐喊助威。雪峰上的云慢慢散去,太阳从雪峰反射出的一片寒光中升起,将阳光洒在了大地上。这些崇拜太阳神的人马上有了反应,浑身突增力量,牙一咬将从城墙里走出的人的手向下压去。从城墙里走出的人大吃一惊,赶紧用力挺住…… 后来,这些草原牧民慢慢变得平静了,早先想在文明地区“射杀猎物”的心理也已经没有了,但他们的血液依旧很热,依旧不停地在文明地区的城墙外徘徊着。他们的向往就像大漠上一掠千里的大风一样,一旦发作便不可收拾。当这场大风被阻挡后,便呼啸得更厉害了,一声高过一声,使绵延万里的边关一线烽火硝烟千年不息。就像从雪山上流下来的雪水再也不会倒流上去一样,在他们改变文明地区的能量未耗尽之前,在他们的野心没有被摧毁之前,在冒险没有付出残忍的代价之前,他们是绝对不会回头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