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金莲你好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阎连科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阎连科编著的《金莲你好》内容介绍:偏僻山村里的金莲嫁给了刘街的老大,可她却爱上了老二。之后刘街在村长带动下迅速发展,老二利欲熏心,为了坐稳派出所所长的位置,把刘街最丑的女人娶回了家。……当刘街顺利扩建成为西门镇,金莲却发现,所有的人都不再是从前的样子,她曾经想要的一切,永远也回不去了。

内容推荐

阎连科编著的《金莲你好》内容介绍:《水浒传》对潘金莲的行为所述。使人物活灵活现(并不入木三分),使潘金莲世代被万夫所指,这委实地上了施耐庵的大当。让人们痛恨潘金莲,同情武大郎,不用说这是施先生设下的陷阱,就连《金瓶梅》,也惟恐读者在这陷阱中陷得不够深苦,作者把这样的陷阱图纸照搬过去,重新建设,把《水浒传》中盖着草枝的水坑,终于就挖成了可以陷读者以死而难以爬上岸来的一口深井。也就终于把潘金莲盖棺定论为一个淫荡邪妇,使人不对她生出痛恨反而不好意思,反而是因了自己的邪恶才不痛恨潘姓的金莲。即便对金莲存有同情怜悯,觉得她嫁给武大,委实冤枉,嫁给武二,方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这样的思想,也就只能悄悄存于心底,很长很长的岁月里,我们和我们那些先辈读者,都是不该说出口的。说来也真是,你居然发现了陷阱上的草盖,居然不踏将上去。而绕道行走,这样的人哪里会是好人,哪里会忠厚老实,不是盗贼一定也是匪徒。不盗不匪,你又如何能看见陷阱上的草枝?你又如何会同情、理解潘金莲这个邪恶的女人?其实,这也怪不得读者太多,怪不得今天的读者和往日读者的观念太是天壤,因为施耐庵在设挖潘金莲这口陷阱时,虽在陷阱上费了心思,想到了遮掩,可毕竟他太有才华,太有才华的人就往往过于自信。过于自信就往往失于疏忽。他在第二十四回中,无意中向我们说漏了潘金莲的身世和禀性,他说:“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潘金莲,年方二十余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大户要缠她,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从此恨记于心,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这段在《水浒传》中对人物身世惯常的交待,起码说明了两点,一是原来金莲是一大户使女。使女是什么人哟,是社会生活中最为低下的女性平民。最为低下的人,你可想她的家境是多么的贫寒,多么的生存无奈,如果境况稍好一些,谁家父母肯把自己天资聪颖、长相出众的女儿送到人家家里去做下人呢?第二,金莲原是一个作风正派的女孩儿。他妈的,可那大户人家的男主人不是一个好的东西,总爱对金莲动手动脚,缠缠磨磨,在金莲躲他不开时候,只好去告诉了主人婆。男主人怕是有几分怕着老婆。眼下老婆都知道了自己对金莲那一层灰红心事,哪有不恨金莲的道理,哪有不把金莲嫁给“三寸丁谷树皮”的可能?一起来翻阅《金莲你好》吧!

试读章节

春日降临时候,金莲想起了许多冬日的往事。冬日的往事。半暖半寒地朝她叮咚而来。宛若解冻的溪水,明明的水面还有薄冰,然水下的暖意却是鹅毛一样浮了上来;明明的已时涉春日,温暖无可遏止地来到耙耧山脉,来到了山脉间的刘街,可那薄冰却还依旧坚固在溪水的两岸。

金莲在营生着她的金莲时装店,坐在店门口的小凳上,看着街上的人来人往,脚步声如船桨样拍打着街面。卖烧饼、卖油条的吆喝声油淋淋地在街上碰撞流动,好像有一个乡下人和街那头铁匠铺的张铁匠在争吵啥儿,许多人都关了店门,丢下生意朝那头拥着热闹去了。街这头立马安静下来,冬日的往事就借着安静,如春发的芽草样在金莲的脑里绿茵茵了一片。

那当儿,山脉上的阴坡还厚着白雪。金莲被老大娶到了这刘街的北端。金莲原是不想嫁与这个老大,她嫌老大太过瘦小,且为人处事也都萎缩,她看上的是他们家的老二,老二高高大大。肩宽腿长,是个真的男人。可老大样儿不像男人,其实也真的不是男人。她对娘说,我在刘街见过他们家的老二,要是老二娶我我这就嫁去。娘说媒人说的就是老大,天下哪有小麦早熟于大麦的理呢。她说一辈于嫁给老大,委屈了我的命呀,宁可老死在家,我也不愿嫁哩。婚事就这样天长日久地搁浅下来,直到第二年她去刘街赶集返时,隐隐觉得身后有人尾随,脚步不轻不重,亦远亦近,回身去看,又不见那人是赶集人群中的哪位。于是,她的脚步快捷起来,到了街头梁下路边王奶的茶屋,和王奶说了几句闲话,又拉着她孙儿郓哥问了三二,把茶杯往桌上放下,冷丁儿走出那间屋子,捉贼一样就看见那尾随她的老二,有些愧疚地站在王奶的屋外,脸上起了一层淡耻,仿佛他知道跟在一个姑女身后,贼贼偷偷,是多么不地道的一件事情。她说,你一个大男人家跟在我身后干啥?这大日头亮地里你壮胆到了哪呀!

他急慌慌地说你先别生气……你是后山的金莲吧?

她说是了又咋儿?P3-5

序言

小说是要好读的。

对于有的作家,写出好读的小说,是天份才情的必然。于另外一种作家,终生写作,才有可能相遇一次两次好读的小说。我总是希望我的小学好读耐读,不懈地这样努力,终却枉然徒劳,每每完成新作,读者读后总是告诉我说,有丁点儿意思,然而读来却难。这话让我惶惑。是一种打击,常常让我望着自己的小说默然泄气,有时甚至有些痛恨自己,写不出好看的小说,一如种不出有味稼禾的笨农。也就再次努力去写,去构思好看的故事,如此这般,新的故事出来,让读者和朋友尝试去读,又说愈发愈发难了,还不如你的从前。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很多人都说我的小说没有从前好看。我信了这些。事实也是这些。气馁到一种决绝,觉得种种因为,反正越发写不出好读好看的小说,那就索性罢了,让写作的性子随意撒娇,想怎么去写,就怎么去写,想怎么难读,就怎么难读。到了头来,得罪了许多读者,也得罪了笔下受着冷落的人物故事,终才渐渐明白,让写作的性子随意撒野是多么幼稚,简直就是在死的胡同里行路赶车。

路是走不通的。

也没有力气撞倒胡同的死墙,为自己豁开一道光明。累了乏了,坐下喘息,回想当年的写作,静心去读当年,也就不得不矜持地承认,当年的写作,确实比今天的故事更为好看,更是亲着近着读者——哪怕是因为今天写作的斗气撒野,才显衬了昨天写作的实在之好,也终归是昨日胜着今日小说对读者的亲近。一阵惆然,一片默认,明了了小说是要人读的。要人去读,好看当属必然。可是自己违背了这些。今日确是不如昨日。《金莲,你好》,是昨日向往好看时候写的,知道还是不如他人作品好看,但在我的一篮子小说之中,确属相当好看、相当与众人相通的一类。作品初出之时,曾努力将其改为电影,但一番和导演的努力,终是未成未果。后来两次出书,都被出版商和出版社自行更名为《千古淫妇潘金莲》和《西门庆逃离西门镇》,颇为俗烂,甚至就是玄弄读者,可也透出人们对好读好看的一番求解。到了这次,多少年过去,重新整理出版时,也才恢复了小说的原本姓名,也让我理解了好看也是写作的一种必然。

谢谢编辑和出版者,也谢谢读者予我和这本小说的读与好读的亲近。

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后记

同情是人类最遍常的一种情感,人可以不需要同情,不需要怜悯,甚至拒绝同情、怜悯和理解,但是为人,不可没有同情之心,没有怜悯之情,没有善解他人之意。而在这一点上。人们对待潘金莲。恰恰地过分了铁石心肠,倘若潘金莲仍还活在世上,怕她身后的痰水会从衣下流淌,汇成一条白浓浓的溪流。

《水浒传》对潘金莲的行为所述。使人物活灵活现(并不入木三分),使潘金莲世代被万夫所指,这委实地上了施耐庵的大当。让人们痛恨潘金莲,同情武大郎,不用说这是施先生设下的陷阱,就连《金瓶梅》,也惟恐读者在这陷阱中陷得不够深苦,作者把这样的陷阱图纸照搬过去,重新建设,把《水浒传》中盖着草枝的水坑,终于就挖成了可以陷读者以死而难以爬上岸来的一口深井。也就终于把潘金莲盖棺定论为一个淫荡邪妇,使人不对她生出痛恨反而不好意思,反而是因了自己的邪恶才不痛恨潘姓的金莲。即便对金莲存有同情怜悯,觉得她嫁给武大,委实冤枉,嫁给武二,方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这样的思想,也就只能悄悄存于心底,很长很长的岁月里,我们和我们那些先辈读者,都是不该说出口的。说来也真是,你居然发现了陷阱上的草盖,居然不踏将上去。而绕道行走,这样的人哪里会是好人,哪里会忠厚老实,不是盗贼一定也是匪徒。不盗不匪,你又如何能看见陷阱上的草枝?你又如何会同情、理解潘金莲这个邪恶的女人?其实,这也怪不得读者太多,怪不得今天的读者和往日读者的观念太是天壤,因为施耐庵在设挖潘金莲这口陷阱时,虽在陷阱上费了心思,想到了遮掩,可毕竟他太有才华,太有才华的人就往往过于自信。过于自信就往往失于疏忽。他在第二十四回中,无意中向我们说漏了潘金莲的身世和禀性,他说:“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潘金莲,年方二十余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大户要缠她,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从此恨记于心,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这段在《水浒传》中对人物身世惯常的交待,起码说明了两点,一是原来金莲是一大户使女。使女是什么人哟,是社会生活中最为低下的女性平民。最为低下的人,你可想她的家境是多么的贫寒,多么的生存无奈,如果境况稍好一些,谁家父母肯把自己天资聪颖、长相出众的女儿送到人家家里去做下人呢?第二,金莲原是一个作风正派的女孩儿。他妈的,可那大户人家的男主人不是一个好的东西,总爱对金莲动手动脚,缠缠磨磨,在金莲躲他不开时候,只好去告诉了主人婆。男主人怕是有几分怕着老婆。眼下老婆都知道了自己对金莲那一层灰红心事,哪有不恨金莲的道理,哪有不把金莲嫁给“三寸丁谷树皮”的可能?

《水浒传》中没有这八十多个字交待也就好了。有了这八十多个字,就不能不使人对金莲生出同情之心,倘是她出生在别户人家,比如家里日子些微地殷实,床头的缸里有几把粮食,靠墙的柜里有两件去寒的衣裳,家里的房子也不是那么漏雨怕雪,那样儿父母还会把她送进大户人家做使女吗?再说,大户人家也并非每个男主人都是见了漂亮女孩眼珠就不会转圈儿的。大户人家有钱、有粮、有地位,吃不愁、穿不忧,吃不愁了,穿不忧了干啥?自然就该读书,一读书就成了圣人贤士,哪里会不懂一把道理,会对使女生出些不安的想念。咳,你说这金莲她,偏偏就撞上了这么一个大户,以为自己家里有些财富,见了漂亮女孩眼珠就是不转圈儿。还说,这大户要嫁走金莲,以解心头之恨,你如果把金莲嫁一个穷得叮当响,可比武大长得稍好那么一丁点儿。一星点儿的人,也许金莲原来那纯正的心底也就不会改变,可又偏偏清河县只有一个“不满五尺,面目狰狞”,又生性懦弱,没有一点聪明劲儿的武大,他就偏偏把金莲嫁给了这个武大,这种境况换了别的漂亮女孩,就能保准她不生二心,会同武大生死相守?何况武二“身长八尺,一貌堂堂。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天天吃金莲做的饭,穿金莲洗的衣,躺金莲铺的床。这当儿金莲如果没有一点他想,那金莲就不是人了,金莲就是了一块圣碑,圣碑虽然令人敬重,可那种冰冷着实没有什么可爱。又说,那大户嫁走金莲,是因了得不到金莲的嫉恨,那么金莲对西门庆生情,为何就不是她对武二的报复?为何就不是对武二痴情的转移?为何就不是对自己不幸命运忍耐中的一次总爆发?一次向社会、命运的一次大抗争哩?

我在十六岁上读了《水浒传》,荒荒唐唐,嘈嘈杂杂。这都是我十六岁读完《永浒传》第二十四回至二十六回的杂念。岁月如河流一样。到了我三十六岁,才仔细读了《金瓶梅》,原以为这些尘封的杂念都已忘却,谁知在读了书后的一些似乎不怀好意的想法,却完全还生活在我的头脑之中,原来所谓的记忆,其实是永无尽止的一条路线。而对潘金莲的少年怜悯,也是这条路线上的一个破败小站。小站虽然破败,可也许是重要的一站。

我想,在某一天里。我会把“少识潘金莲”写成一篇小说,就像爱好素描的人,把一个破败寒微的车站收入他的画夹一样。四年之后。在我四十岁时,中国文学出版社的好友野莽和我谈起“重说千古风流”这套目的是为了“重说”与“好看”的小说,我便对他说我要写一篇“潘金莲”,要对人说一声“金莲,你好”可惜的是,对潘金莲的认识,直到今天都还停在我十六岁时的那些杂念上,而无新的进取。

1998年10月31日·清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7:4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