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志所向(孙中山的政治社会理想)》几乎囊括了孙中山政治生涯中所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和演讲,是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向国际社会宣传孙中山思想的官方版本。
本书收录了孙中山演讲及政论的最权威版本,近代中国关于民主、宪政、共和的重量级作品,深入剖析民国社会的困境和症结,许多观点对当今社会亦有参考价值。
《吾志所向(孙中山的政治社会理想)》原文为英文,是20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国际社会宣传孙中山思想的官方版本。本书在内容上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编者许仕廉对孙中山的学说及其产生背景的阐释和分析;二是孙中山在政治与社会方面的经典学说原文,包括:孙中山国事遗嘱、孙文学说中“有志竞成”的部分、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关于五权宪法的演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国民党北伐宣言、北上宣言、民族主义六讲、民权主义六讲、民生主义四讲等,几乎囊括了孙中山政治生涯中所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和演讲,是理解孙中
序言
编者前言
导论 孙中山政治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一部分 孙中山遗嘱及自传
第一章 孙中山国事遗嘱
第二章 孙中山自传
简介
革命宣传的第一阶段:1885—1892
广州的革命组织活动:1892—1895;1895年广州起义
从日本经檀香山到达美国:1895
洪门
在欧洲和日本的革命活动;在中国与革命者建立广泛的联系:1896—1900
公众观念的巨大转变;学生参与革命:1900—1905
同盟会之始:1905
起义吸引全世界的关注
在萍乡、潮州的努力:1906—1907
广东钦州、廉州起义:1907
在云南的尝试:1907—1908
新加坡事件;尝试暗杀皇帝:1908—1910
筹款活动及其艰难:1910一1911
武汉的情形:1911
武昌起义的成功是幸运的
民国外交之始:1911
孙中山当选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
第二部分 五权宪法
第三章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第四章 关于五权宪法的演说
五权宪法的源起
三权宪法的缺陷
广泛的选举权和考试制度
五权宪法是民国政府的建国基础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区别
立宪的起源
自由与独裁的平衡
宪法是控制人事的机器
考试的重要性
五权宪法是用以管理民国的新机器
第三部分 关于宪法的宣言
第五章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
一 中国之现状
二 国民党之主义
三 国民党之政纲
……
第六章 中国国民党北伐宣言
第七章 北上宣言
第八章 致段执政的信:关于重开国民会议
第四部分 民族主义
第九章 种族与人口
第十章 政治力与经济力
第十一章 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
第十二章 民族主义与世界大同
第十三章 恢复民族主义的方法
第十四章 民族道德与世界稳定
第五部分 民权主义
第十五章 民权的定义及其历史
第十六章 民权与自由
第十七章 民权与平等
第十八章 争取民权运动
第十九章 “权”与“能”的区别
第二十章 推行民权的方法
第六部分 民生主义
第二十一章 社会问题:定义及解决之道
第二十二章 地权和资本问题
第二十三章 吃饭问题
第二十四章 穿衣问题
孙中山年谱
出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