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今天你养正了吗(养正图解赏析)/皇帝的课本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明)焦竑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焦竑编著的《今天你养正了吗(养正图解赏析)》为《养正图解》的点读、注释本。本书是给预备皇帝——太子读的启蒙书。明代万历时候,当时最有学问的翰林学士焦竑采集颇具教育与劝诫意义的古代名言和贤人懿行,通过图片配文字并加以解说的方式编撰此书。本书是明代万历十七年的状元、翰林学士焦竑写给太子看的教育启蒙书,实际上也是一部教育未来皇帝的政治启蒙书。乾隆皇帝非常欣赏焦竑在教诲过程所寄予的深忠与大义,曾题诗多首加以赞赏。嘉庆皇帝为表达对此书的重视和欣赏,曾对书中每则故事进行题诗作赞,在对它进行赞誉的同时,还不时指出该书不够完备的地方,可见他对《养正图解》不仅有细读还有思考。光绪皇帝担心此书“世所罕觏”,会随时间消逝而湮没无存,特地将宫廷所存写本拿出来,着令武英殿刊刻进呈,以便自己随时省览。

内容推荐

《皇帝的课本》丛书为2013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故宫博物院藏内府珍本》(第一辑)的点读、注释版本。《今天你养正了吗——养正图解赏析》为《皇帝的课本》丛书之一种。(明)焦竑撰、丁云鹏绘,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邱江宁译注。

焦竑编著的《今天你养正了吗(养正图解赏析)》是给预备皇帝——太子读的启蒙书。明代万历时候,当时最有学问的翰林学士焦竑采集颇具教育与劝诫意义的古代名言和贤人懿行,通过图片配文字并加以解说的方式编撰此书。《今天你养正了吗(养正图解赏析)》共60则短文,每则短文之后有一段焦竑的解说词,凡君臣之义、治国之道、民生之理、为政之道、修身之法以及廉政文化、古今孝悌、忠信、文学之类,无不涉及,言简意赅,寓意深长,既是教育皇族子弟的教科书,更是封建时代国家长治久安的制胜法器。万历之后,《养正图解》备受备朝帝王倾重。一再嘉谕、题鉴。本书以故宫典藏珍本为点校基础,在文字、图像存真复原的前提下,对焦虼的解读进行今文注译,力图飨读者以典雅、醇厚的阅读体验,让传统精髓绵润温和地与当下互动。

目录

出版前言

引言

养正图解赏析

养正图解序一

养正图解序二

养正图解题奏

寝门视膳

膳斥鲍鱼

振贷贫民

丹书受戒

听朝四辅

桐叶封虞

亟用贤人

戒君节饮

善言格天

自结履系

夫妇如宾

托相献规

廷理执法

仁言动众

因乐求贤

得贤弭盗

攲器示戒

金人示戒

贱货尊贤

泣思直臣

询求政术

诛绝佞人

咨访相材

式闾礼士

政术谕下

雨不失期

旌贤去奸

敝祷待功

井窥示警

教子务学

条陈故事

嘉奖勤学

下车问疾

遣使质疑

爱惜郎官

托物喻政

礼聘遗贤

师事名贤

教子读书

伤指自悲

运甓习劳

不卖的卢

观获进规

投签警寐

弓矢喻政

开馆亲贤

习射殿廷

崇师问道

上书减膳

观图自警

煮药燃须

克己任贤

奖劝循良

乐受格言

散遣宫人

遵守旧章

论字知非

常读论语

焚香告天

借事纳忠

御题养正图诗

御制养正图赞

译注后记

书名的故事——致读者的一封信

试读章节

养正图解题奏

翰林院修撰臣焦竑题为恭进图解,以仰裨谕教事。臣蒙恩拔擢,列于禁近,万历二十二年恭遇皇长子出阁,叨与劝讲之役。供事以来,荏苒四载,学术空疏,靡所补益。顷皇长子天姿日茂,睿龄。加长,多识前言往行,此适其时。而日所讲读,止《尚书》、《论语》二书,虽聪明饶于天授,而睹记犹为未广,于臣等自效之义,窃有未安。伏睹太祖高皇帝谕教太子、诸王,自经书外,旁及《资治通鉴》、《大学衍义》。诸编,三书并授,著为成规。已,又选秀才张宗睿等陈说古今孝弟、忠信、文学诸故事,及民间疾苦、稼穑艰难之类,为法甚悉。即先臣郑纪、邹守益、霍韬,亦并为《圣功图以献于朝,无非循典制,重元良,为宗社长久计也。近该辅臣题奉讲解《通鉴》,谨候旨行,无容别议。臣愚不自揆,仰遵成宪,窃比前修,择载籍中故事有关法诫者,稍加训释,并绘为图,名日《养正图解》,装潢成编,上尘乙览。夫以辅臣轮侍,观蒯既深,同官敷陈开导备至,岂臣之区区能为有无?独念皇长子罢讲以后,居多暇时,尺璧之阴,未宜虚掷,辄抒一得之愚,稍为缉熙之助。如蒙皇上不弃菲葑,谓为可采,特敕皇长子于退食余闲时加■绎,庶几虚明之心,先人为主,典训所渐,不言而化。其于升高陟遐,未必无补。臣愚冒昧上言,不任惶悚,缘系《恭进图解》,以仰裨谕教事,理合谨题。请旨,计进《养正图解》二部。

万历二十五年九月初八日题

奉圣旨:“览奏,知道了。所进《养正图解》,留览并赐了。前有旨:‘皇长子体质清弱,不奈久劳,讲学书籍,候循序渐进,以副朕眷爱之意。”礼部知道。图注:寝门视膳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日:“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日:“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暮,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命膳宰日:“末有原。”应日:“诺。”然后退。

焦竑解:

王季是文王之父。文王为世子时,朝见王季,每日凡三次。鸡初鸣时,即起着衣服,到王季寝门外,问内竖之供御者,日:“今日安否?何如?”内竖对日:“安。”文王喜形于色。及日中时,文王又到问安也,似早间一般。及日晚,文王又到,其问安复似日中时一般。王季若少不循其起居饮食之常,此为不安节。内竖以告文王,文王即忧形于色,至于行步错乱,不能以正,他忧苦的模样如此,必待王季饮食复初,然后忧解,亦如初。每上饮食,必先察看寒暖之节何如,恐过冷或过热,皆能伤人也。及食毕彻(撤)膳,又问所食几何,与喜食者何、不喜食者何。于是命掌膳的人日:“末(未)有原。”“原”是再言饮食已用者,勿再进也。膳宰应日:“诺。”然后文王乃退。

夫问安视膳,世以为人子事亲之礼,然文王当时岂以为礼当如此而勉强以行之哉?只是一念爱亲之心,万不容已,既不能放下,他又不肯轻动着他,所以时时只问内竖与看其饮食,不如此则其心都过不去了。孟子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只看孩提离却父母便一时也难过,文王虽圣人,亦不失其孩提之心而已。若无此一段真意,纵依着文王的格式行去,终是勉强,非善学文王者也。

译文:

王季是文王的父亲。文王做世子的时候,每天三次觐见父亲。鸡第一次呜叫的时候,文王就起身穿好衣服,来到王季的寝门外面,向在父亲身边侍奉的近侍询问说:“今天父亲安好吗?睡得怎么样?”内侍回答说:“安好。”文王就非常高兴,面带喜色。到中午时分,文王又来到父亲寝门外询问父亲是否安好,和早晨一样。到傍晚,文王又来了,又像中午的情形一样。如果王季的饮食起居稍稍有和平时不一样的地方,这就说明王季身体有不舒服、欠安康的地方,内侍就告诉给文王,文王听后即忧形于色,甚至走路都乱了步伐,不能正常行走了。他忧伤苦恼到这个地步,一定要等到王季的饮食恢复如初,他的忧愁才消解,恢复到正常的问安。每次给父亲上膳食,文王就一定亲自来察看食物的冷热程度,怕过冷或过热,都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等王季吃过饭、撤下膳食,文王又问父亲吃了多少,喜欢吃哪个,不喜欢吃哪个。于是就命令掌管膳食的小官说:“不要有原来的食物。”“原”是再的意思,指已经吃过的食物,就不要再上了。膳宰应声说:“好。”然后文王才退下。

问安视膳这种行为,世人认为这是作为人子侍奉双亲的基本礼节,但文王当时难道是因为礼当如此才勉强执行它吗?只不过是出于一念爱亲之心,万万不能容许自己不这么做而已。既不能够放下爱亲之念,又不愿意轻易惊动父亲,所以只好通过时时询问父亲身边的近侍、察看父亲的饮食情况来释缓自己的爱亲之念。如果不这么做,就过不了他自己的关,他的心会受不了。孟子说:“两三岁的孩子,没有不知道爱他们父母的。”只要看看两三岁的幼童离开父母身边一会儿就会难过的情形就知道了。文王虽然是个圣人,却也只不过是不失孩提赤诚之心而已。如果没有这番爱父母的真意,纵然是按照文王的样子去做,终究还是勉强,并不是善于学习文王的人。P13-18

序言

故宫博物院藏书以流传有绪的清代宫中旧藏为主要特色。其渊源可上溯至宋元,风格特色鲜明。虽因历史原因在大陆、台湾等地多有流散,但仍荟萃了明清时期诸多珍稀精品。《故宫博物院藏内府珍本》即是从这些精品中选取凝结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内容的代表性著作,以影印形式整理、编辑、出版的一套丛书。

《皇帝的课本》为2013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故宫博物院藏内府珍本》(第一辑)的点读、注释版本。将其中有关皇帝、皇子教育方面的经典教材整理汇编,精美图片原版影印,文字部分在旬读的基础上加以白话注释而推出的一套丛书。我们采用了串讲通解、配原图并注的形式,为当今读者提供了阅读理解上的便利。《皇帝的课本》现推出五种,即《当顺治遇上老子——御注道德经赏析》《观照孔夫子——圣迹全图赏析》《皇帝是这样炼成的——帝鉴图说赏析》《今天你养正了吗——养正图解赏析》《加油吧太子——承华事略赏析》。

本丛书所选版本文字与当代通行本或有差异,图像质量则明显优于新近常见版本,为当今读者稀见或首见。《御注道德经》字形丰满,笔划清晰,刻法精工,边框齐整。《圣迹全图》是清代翰林词臣于敏中进献乾隆皇帝的写绘袖珍本,图画隽雅传神,题画文字娟秀清丽,功力非凡,不失为我国清代绘画书法艺术的上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帝鉴图说》书中的插图仿明代风格,线条简单,轮廓清晰,朴拙中带有几分稚趣,可爱又不失传神,兼具欣赏性和收藏性。《养正图解》由明代著名画家丁云鹏绘图,绘刻精细,古趣盎然。《钦定元王恽承华事略补图》为清徐郙、李文田补图与校订,版画仿顾恺之仕女画及汉代画像石风格,镌刻线条流畅细致。

此五种图书,都是清代内府刻本,刻印数量有限,甚至是当今所见的孤本。是供清代皇室或由皇帝诏令颁发到一定品级官员阅览的珍本,创作的意图,多是对皇室和高级官员宣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精粹和为其提供借鉴的“教材”。《御注道德经》是清代入关皇帝顺治帝熟读汉文化经典《道德经》之后的感悟。《圣迹全图》以传颂孔子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专供乾隆皇帝闲暇时阅览。《帝鉴图说》是供当时年仅十岁的小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阅读的教科书。《养正图解》是焦竑在任皇子讲官时,为教导皇长子朱常洛承续封建道统而采录编选的一部伦理著作。《承华事略》是王恽将前代贤良有为的太子和其老师对他们的教诲事迹整理成章(也有太子玩物丧志的反面教材),于至元十八年进呈给太子,意在劝勉太子效法古人,以成明君的著作。

中国古人著书,十分注重图的作用,固有以图证史之说,且将“图”、“书”并称。图绘形象直观,文字抽象曲现,二者相辅相成。这种图文并茂的表述方式一直流传至今,以至进入了现在的读图时代。希望我们这套丛书的出版,在带领读者以现代的视角去领略古籍时尚之美的同时,能直观了解中国古代皇室所受教育中的精华,有利于现今社会风气的“见贤思齐”。

故宫出版社

2013年7月

后记

《养正图解》是明代万历十七年的状元、翰林学士焦竑写给太子看的教育启蒙书,实际上也是一部教育未来皇帝的政治启蒙书。乾隆皇帝非常欣赏焦竑在教诲过程所寄予的深忠与大义,曾题诗多首加以赞赏。嘉庆皇帝为表达对此书的重视和欣赏,曾对书中每则故事进行题诗作赞,在对它进行赞誉的同时,还不时指出该书不够完备的地方,可见他对《养正图解》不仅有细读还有思考。光绪皇帝担心此书“世所罕觏”,会随时间消逝而湮没无存,特地将宫廷所存写本拿出来,着令武英殿刊刻进呈,以便自己随时省览。很荣幸,此次我们给读者呈现的这个版本为故宫博物院典藏珍本“清光绪二十一年武英殿刻本”。

所谓“养正图解”,顾名思义,是以图解的方式来教育太子如何养个体人身之正,养国家社会之正。借着此书,当下的读者或许也能明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智慧是怎样的悠游、从容,同时又意蕴深远,具有让人难以抗拒的力量。

焦竑是晚明学问宏富、思想圆通的大学问家,他在设计与解析《养正图解》这本太子的政治启蒙读物时,用心良苦,寓意深幽。像第一则故事“寝门视膳”,焦竑在讲解时就特别指出,问安视膳这样的事情是普通的人子事亲之礼,而文王执行它的基础在于“一念爱亲之心”,倘若因为文王是圣人,便依循文王的格式去行动,却没有文王行动之际的“一段真意”,则“终是勉强”,那么学习者也就“非善学文王者也”。虽然焦竑是秉持晚明心学的思想,但这种从人的基本良知与普通善念来督促太子成圣立王的教育理念很有平民意识,既解除了把圣人看成不可企及的“圣人思想至上”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又在开篇为太子真正树立起爱民思想打下基础。作为万历时期“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焦弦不仅许多教育见解和政治见解与俗儒非常不同,而且清醒地意识到他在教育未来的皇帝,明白自己的教育将深刻影响国家未来的命运。所以,他在“条陈故事”、“遵守旧章”、“常读论语”等则中一再阐明,祖宗在创业立法之际,于人情物理、险阻艰难无不备知,如果朝政“朝进一说而暮即更之,暮进一说而朝又更之,言者不必可行,行者不必有实,吏民奔走纷纭,无时休息,致使诏旨不信”,那它对国计民生所产生的危害就非常大了。明代万历时期,末世危机已日益彰显,焦竑当然深有感触,以此在教育太子之际,非常强调立身之道的警醒、立政之道的务实,君臣相处之道的心机,等等。在“教子读书”一则中,焦竑以刘备教刘禅读法家代表著作的事例来教育太子,也是深深担忧末世时节,世乱多变,倘若君王缺乏智谋心术,且身边有多为“柔儒庸愚”一辈辅佐,“惟知姑息”,则很可能让“权横之臣有罪不坐,豪猾之民犯法不诛。宽贷而人不知恩,纵弛而威不能振,奸宄得志,纪纲不立,不至危亡不止也”,所以期望太子多读有以益人心术的法家著作。  《养正图解》由60则小故事组成,从立身、立心、立德、立政、立国等方面来全面构建太子的哲学理念基础。每则故事都配有一幅插图,图下有一小段文字进行图注,之后便是焦竑对图画所作的一大段图解。读者最需要理解的正是焦弦的图解文字。当然,作为太子的教育读物,《养正图解》编辑、刊印的精致程度不仅非寻常百姓可以想见,便是勋戚贵室也未必能达到。为该书插图的是明代人物画大家丁云鹏,他与陈洪绶、崔子忠三人曾鼎立并称于晚明画坛。读者倘若有心,便在阅图中也能获得许多会心之感。

监督《养正图解》一书刊印并作序的南京吏科给事中祝世禄在序言中语重心长地说:期望太子能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披图而悦于目,味解而逊于心,参之今古,以合其符;体之身心,以验其实;务于养,勿伤于骤;比于正,弗狎于邪”,从而终成大器,保佑“我国家万万年无疆之庥”。作为一部包罗丰富、意味深长的政治启蒙读物,《养正图解》所具有的教育启发意义确实值得深刻体味、时常揣摩、认真实践。也无怪乾隆、嘉庆、光绪等皇帝都希望自己和自己的接班人时常备览。

虽然《养正图解》是焦竑写给太子的启蒙读物,但意蕴实在丰富,措辞实在精当,笔者在注释、翻译之际,总觉得辞不尽意,不能及于焦竑表达之万一,还祈请读者在阅读之际只以译文和注释作为引子,之后还须反复体味焦竑的讲解原文。

最后,感谢故宫出版社的领导,策划这样一套有关皇帝、皇子的教育读本飨食读者非常有意义;感谢此书的责编杨付红、艾珊歌女士,她们对待工作非常热忱,对全书的每个环节都付出很多。另外,此书的前期基础整理工作,浙江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房银臻曾付出辛勤劳动,此致感谢。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邱江宁记

2013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6: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