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省》是散文之于作家小引编写的一部散文合集,是“自我修养”养成的方法之一。也许每个人都是诗人,这也是“隐秘的天赋”。而本集的文章可见,小引同时还具备一种“隐秘的技术”,用文字去发现、去感受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本书是关于城市“乡愁”的散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悲伤省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小引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悲伤省》是散文之于作家小引编写的一部散文合集,是“自我修养”养成的方法之一。也许每个人都是诗人,这也是“隐秘的天赋”。而本集的文章可见,小引同时还具备一种“隐秘的技术”,用文字去发现、去感受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本书是关于城市“乡愁”的散文。 内容推荐 《悲伤省》是关于城市“乡愁”的散文。《悲伤省》中作者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聚于笔端,用文字去叙述、去感受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小引笔下的人文地理,有种诗人荷尔德林所说的“诗意的栖居”的味道,让许多行走中的人,重新感受到生活的“温度”。他的所见所闻,他的所思所想,有一种“诗意”在流动,会让你暂时忘记“吵闹”、“市井”的那一面。 目录 旁边有座吹香亭 悲伤省 月光下的米粉店 西北偏北 菖蒲菖蒲有清香 即兴曲 红春节,白春节 双廊的月亮 清白传家 千里走单骑 躲进牦牛角中的人 天堂的隔壁 古镇约黄昏 河谷的上下犹如师徒 曼陀罗花 拉姆拉错的眼泪 塔拉岗波 夜幕下的哈尔滨 亦无无明尽 雪山狮子老仲巴 萨迦,萨迦 行云流水 孤独得像根荒草 诺恩吉雅 大渡桥横铁索寒 杭州慢 燃灯节的时候在拉萨遇见你 桑顶寺的心 野火春风右卫城 湘江水,长又长 高原上的野花 昨日浮梁买茶去 芸香七里天一阁 宁静以致远 最后的火车 藏北记忆 大雪山中有稻城 人往高处走 试读章节 旁边有座吹香亭 岳麓书院的二门背面,有一块横匾上写着四个字:潇湘槐市。笔力苍劲雄浑,庙堂气象。书写者是楚图南,原民盟中央主席,云南人。楚图南是著名学者,他为什么来为岳麓书院补书匾额,已经无从考。我记得他的名字,还是因为少年时读的((希腊的神话和传说》以及青年时阅读的惠特曼那本《草叶集》,当然,还有(馇拉斯图拉如是谶。这几本书,都是楚老翻译的,译文精美,隽永流畅,如今回想起来,依旧唇齿留香。楚老的书法也好,取势中正,撇捺多隶意,体格近颜而直逼汉人。我曾经见过他书写的一幅中堂,录晚唐李义山的诗句:“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用墨沉厚,下笔柔韧,字中的风骨气韵,非同一般。“潇湘槐市”四个字虽没有“惟楚有才”出名,但因其挂在岳麓书院之中,却也别有深意。据说,这块匾额,原来是清代学监程颂万撰书,后毁于抗战,槐市不再,空留余匾,真是可惜。 小时候,从武汉去常德,荆州至澧县的路不好,母亲一直带我走洞庭湖,经岳阳,过长沙还要休息一夜。那时候的长沙,远远没有现在繁华、热闹,岳麓山偏居河西,去的人也很少。在我的记忆中,坡子街的火宫殿,倒是生意兴隆。母亲带我住在中南勘测设计院的小招待所里,黄昏时,从香樟路转韶山中路,一会儿就走到了。我真喜欢老长沙那些街道的名字,香樟路,杉木冲路,香月路,那么多坡、冲、塘,一听就让人垂首,仿佛回到旧楚国。 那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长沙了。河东河西还只有一座大桥。去岳麓山要转两三趟汽车。母亲曾经带着我去那里爬山,她告诉我,山脚下原来有个岳麓书院,已经快1000年了,而且,古时候,岳麓山上有老虎的。母亲吓唬我。我听了这话,无端端对岳麓山害怕起来,心里想,读书的地方,如何生出了老虎!死活不肯上山。长大后才知道,岳麓山上并没有老虎,倒是有座修建于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的麓山寺,迄今屹立不倒。 岳麓山并不高,我却一直以为站在山顶可以望见洞庭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我自己也觉得奇怪。难道是因为山脚下的朱熹、王阳明、王夫之、左宗棠和曾国藩?洞庭虽远,尚可遥望,斯人已去,留下的却只有些重修的庙宇和庭院,或许,还有那些隐匿在山林问呼啸的风声。 有一年夏天,我在贵阳游历,朋友带我去龙岗书院参观,午后的阳光下,又跑去阳明祠喝茶。下午三点,阳明祠翠柏森森,亭阁相映,与岳麓书院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坐在山腰间的阁楼喝茶,回廊外是低垂的竹子和细小的碎花,朋友的声音一句高、一句低,茶桌上是一盘没有下完的围棋,殿堂外的碑廊有王阳明手书《矫亭说》。我说:“你知道王阳明龙场悟道是因为什么吗?”朋友摇了摇头,喝了一口茶,静静地望着我。“据说是因为竹子。”我指了指庭院角落中的竹林,正好有午后的山风吹过,竹叶飒飒,阳光灿烂,阳明祠的竹子跟岳麓书院的竹子一模一样。 南山的花开花落,与我有什么关系?王阳明在岳麓书院中也一定面对过这样的问题。他回答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多的是在安静和困苦中的自省。至于学理传播,开坛讲学,我以为有“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这两句便可以有会于心。至于其他的,还有什么呢? 2013年春末,在岳麓山下举办了首届湖广诗会,似乎暗合了“潇湘槐市”之意。正值香樟换叶、槐花开放,湖南大学的校园里,每一个转角处都是扑面的清香。岳麓书院依偎在岳麓山的脚下,绿池相伴,翠色盈山。我和张执浩、艾先、杨兰、小抄等相熟的几位诗人在湘江边喝酒,深夜归来,一路说着闲话,说起曾国藩,说起1819年岳麓书院的山长欧阳厚均。有人提议,我们一会儿去吹香亭坐坐吧!那个亭子就是欧阳先生取的名字。“仙巢吹香亭。是宋理宗写的。”他的声音在黑暗中悠悠传来,“跟山上的爱晚亭相比,不遑多让。” 已经很晚了,爱晚亭在山腰,岳麓书院在山脚。我们走累了,靠在几棵苍老的香樟树下抽烟。风荷晚香,洞庭寂静,前面就是岳麓书院,旁边有座吹香亭。P1-3 序言 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还乡是喜悦的,是恳切的,但也仅仅是一种愿力。 我们捡拾的是内心。如何写?写什么?在此都顺应了内心,那也是精神还乡唯一的去处。 还乡是一个梦,是乡愁,是永无止境的抵达。我们寄望于怀旧、后退,甚至是保守的;我们寄生于乡土、故里,甚至是故步自封的。 不是我们流离失所,而是我们还乡之乡已经沦陷。灵魂向何处安顿,没有精神的还乡,就永远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德国哲学家阿多诺说:“对于一个不再有故乡的人来说,写作成为居住之地。” 还乡者在路上,在返程的途中;还乡者是过客、旅人,是不合流俗的边缘人和问津者。在漂泊不定的异乡,还乡是我们的忧伤艺术。对于过去难以释怀,对于现在彷徨四顾,对未来又充满希冀。但是故乡在远方,于我们而言,始终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还乡文丛”是立意,是重塑,而非局限;是敞开的,融合的,也是繁殖的。哪怕仅仅是文字上的还乡,虽然它无法抵达,但或许能安放我们的心灵。 一方故土,是源头,是离散的地方……却又在等候着还乡者的归来。 余丛 2013年10月22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