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哲学评论》以实践哲学学科域为定位,以学术质量为最高判准,接轨国际通行审稿制度,尤其鼓励和欢迎原创性及评论性文章,常设栏目有《专题(研究)》、《名家专论》、《异质性哲学园地》和《批评与对话》。
徐长福主编的《实践哲学评论》第1辑(2014)共设《实践智慧专题》、《经典透译》、《名家专论》、《异质性哲学园地》和《批评与对话》五个栏目。下面就栏目设置、稿件来源、内容要点略作说明和介绍。
实践智慧专题
我们为什么需要实践智慧?——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教训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人权话语与当代全球实践
康德论历史性信仰的明智情形
为何明智不能说服人
他人的财富:亚当·斯密与商业之美
实践智慧与乌托邦智慧
维柯与关于实践智慧的“古今之争”
经典违译
关于中国实践哲学的演讲
名家专论
诠释学与修辞学
异质性哲学园地
论一阶和二阶符号指谓的结构
范畴律图解
对范畴律八个公式的解读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理论革命的限度——从指谓分析的视角看
批评与对话
黑格尔《法哲学》研究状况述评
对当代德性伦理学的精到阐释与些许移情——读李义天博士的《美德伦理学与道德多样性》
再论德性与实践智慧的关系——兼评唐热风文《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德性与实践智慧》
未完成的马克思——柄谷行人的世界史构想及其启示
实践学视域中的经济分析——米塞斯的《人的行动:关于经济学的论文》评述
走向实践哲学的辩证法——《辩证法:从理论逻辑到实践智慧》评介
情理之中的“成人”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