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安宪编著的《儒学评论(第9辑)》收录了当前国内外儒学专家论文30多篇,代表了目前儒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内容分为儒家修身理论﹑儒家生态智慧﹑儒家思想与传统三个部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也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内容分为儒家修身理论﹑儒家生态智慧﹑儒家思想与传统三个部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也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儒家修身理论
1.张立文:儒家和合生态智慧
2.施炎平:人文与自然的相须互动——儒家生态哲学何以可能
3.薛柏成:论《周易》“生生”之学对构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意义
4.赵法生:孔子“晚而喜易”与儒家宇宙观之形成
5.卢兴:在“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浅析儒家生态哲学的定位
6.李长泰:先秦儒家自然生态对人的化育思想及德性论建构
7.罗祥相:“赞天地之化育”与“裁成辅相”——《中庸》与《易传》生态主义思想研究
8.张云飞:李混生态观特征刍议
9.(巴西)德拉图尔张文智译:意识生态:当代新儒学之真精神
儒家生态智慧
10.吴勇:善观与善游——孟子与庄子眼视界中的“水”
11.郭晓丽:现代儒者的生存体验——钟泰与马一浮的交往
12.朱承:自然、生活与政治:以《礼记》为中心的考察
13.林坚:儒家生态智慧及其启示
14.刁生虎:儒学的生态关怀及其当代价值
15.陆永胜:儒家生态思想的内在紧张与调和——从哲学和伦理两种形态说起
16.郭美华:道德与生命之择(初稿)——《孟子·告子上》“鱼与熊掌”章疏释
17.(韩国)李哲承:张载哲学体现的生态观现实意义
18.(韩国)金世贞:21世纪生态界危机和韩国儒学:人间和自然的相生和融合
儒家思想与传统
19.黎建球:以孝顺作为哲学咨商的课题
20.方朝晖:从政道到治道:中国文化的方向与出路
21.解光宇:儒家性善说与道德修养
22.黄开国:历代《公羊》学异义
23.邢东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佛教
24.李振纲:《论语》中的“仁”——东方人道理念
25.温海明 陈德明:以“名”出“言”,以“言”“行”事——孔子与庄子意义观之比较
26.匡钊:孑L子“精神性”的再诠释——从“仁”的双重维度与修身技术出发
27.孔德立:协调与服从:早期儒墨政治模式的探索
28.魏义霞:孟子与苟子人性论比较与儒家人性论的本质
29.肖美丰:论君“有所不召之臣”和“学焉而后臣之”——孟子士理论研究之一
30.徐建勇:论杨简“心”本论的内在进路
31.张瑞涛:心学视阈下的刘宗周《人谱·人极图说》释义
32.张城:儒家视阈下民主政治的当代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