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第一章 短篇小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前17年":在现实与回忆交织中勃发
一、溯源:孙犁的《芦花荡》、《荷花淀》
二、革命历史的阐释:王愿坚、峻青等人的短篇小说
三、现实主旋律的宣扬:任斌武、林雨等人的短篇小说
四、引起争议的个性:茹志鹃、刘真等人的短篇小说
第三节 80年代:在继承与创新中繁荣
一、断裂与延伸:"两代作家"并肩"作战"
二、英雄意识的继承与创新:徐怀中、石言等人的短篇
小说
三、职业伦理意义的探讨:刘兆林、周大新等人的短篇
小说
四、新历史与民间情怀:莫言等人的短篇小说
第四节 90年代:向生活里归隐
第二章 中篇小说
第一节 概述
一、"前l7年"蓄势待发
二、80年代"应时而兴"
三、90年代"余波绵延"
第二节 "前17年"军旅中篇小说创作
第三节 80年代:两代作家的创作与三条战线的开辟
一、徐怀中等第一代作家老骥伏枥
二、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与""-3代战争"战线的
开辟
三、朱苏进的《射天狼》与"和平军营"战线的拓展
四、莫言的《红高粱》与"历史战争"战线的发掘
第四节 90年代:第三代作家的崛起
一、第二代作家承上启下
二、第三代作家崭露头角
三、阎连科、陈怀国与"农家军歌"
第五节 女性军旅作家和非军旅作家的军旅中篇小说创作
一、女性军旅作家的军旅中篇小说创作
二、非军旅作家的军旅中篇小说创作
第三章 长篇小说(上)(1949—1966)
第一节 概述
一、长篇小说的:‘蓄势"与"两次浪潮"
二、相对统一的美学特征
三、现实军旅题材小说的赢弱及其原因
第二节 50年代的军旅长篇小说
一、孙犁和杨朔的散文体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与《三千
里江山》
二、"英雄史诗的一部初稿":《保卫延安》
三、战争全景小说:《红日》
四、传奇故事:《铁道游击队》与《林海雪原》
第三节 60年代的军旅长篇小说
一、梁斌和他的《红旗谱》
第四章 长篇小说(下)(1976-1999)
第五章 诗歌
第六章 散文
第七章 报告文学
第八章 理论批评
第九章 戏剧
第十章 电影
第十一章 电视剧
附录一:理论批评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二:作家小传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