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描述我国省级政府财政透明度一年来的发展变化,捕捉其变化趋势,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2011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是该项目的延续和拓展,研究小组在众多师生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下,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对全国31个省级政府财政透明度、341个省级行政单位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公开状况以及省级政府财政信息对同级人大公开程度进行了调查、分析、评分和排序,最后形成了这份评估报告。
序言
0 总报告
0.1 概述
0.2 2010年中国政府信息公开进程
0.3 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评估
0.4 省级行政单位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透明度评估
0.5 省级政府财政信息对人民代表大会公开程度评估
0.6 结论和建议
1 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历程回顾
1.1 政府部门的行动
1.2 人大的行动
1.3 学术界与民间组织的努力
1.4 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关注
2 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重大事件评论
2.1 对2010年中央部委公开部门预算的评论
2.2 预算公开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性
——评《预算法》修改稿
2.3 不和谐的音符:评一位财政官员的言论
2.4 《意见》的意见:评预算信息公开工作中的若干规定
2.5 评2010年修订通过的《保密法》
3 2011年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状况分析
3.1 概述
3.2 中国省级政府财政透明度态度评估
3.3 中国省级政府基金透明度状况分析
3.4 我国各省社会保障基金透明度分析
3.5 我国各省国有企业基金透明度分析
4 省级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透明度评估
4.1 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透明度评估思路与方法
4.2 整体水平视角的财政透明度考察
4.3 主体差异视角的财政透明度考察
4.4 客体差异视角的财政透明度考察
4.5 对于信息公开申请答复方式的考察
4.6 本章的研究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5 省级财政信息对人大公开程度的评估
5.1 预算周期不同阶段的财政信息公开
5.2 财政预算审批阶段的信息公开
5.3 财政决算审批阶段的信息公开
5.4 省级人大机关在沟通、联系群众方面存在的不足
5.5 结语
6 广州市财政透明度特别评估
6.1 广州市财政信息公开概况
6.2 对广州市财政透明度的评估
6.3 影响与评价
附录
附录1 财政信息调查提纲
附录2 省级行政单位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调查提纲
附录3 省级政府财政信息对人大公开程度调查问卷
附录4 省级财政透明度调查信息申请函
附录5 省级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调查信息申请函
附件6 省级人大财政信息调查信息申请函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