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大多以西方发达国家为参照,尤其是在许多方面借鉴了美国的经验。次贷危机暴露了美国金融体系的许多弊端,引发了美国和国际社会的反思和检讨,那么中国金融机构的创新、改革和发展究竟应从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吸取什么样的教训,中国今后创新发展的道路应该如何走,这些自然就成为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正是基于上述考虑,继研究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资本市场与投资、资本市场与汇率、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和资本市场创新与风险管理等问题后,张中华、朱新蓉、张金林主编的《金融机构创新与风险管理(2010年中国金融与投资发展报告)》选择以金融机构创新与风险管理为主题进行研究。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金融机构创新的动因与风险
三、“影子银行”的发展与金融风险的增大
四、“太大不能倒”与系统性风险
五、美国金融监管的改革与金融机构发展的取向
六、我国金融机构创新的成就与问题
七、金融危机给我国金融机构创新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八、我国金融机构的创新与风险防范
主题篇
第一章 金融机构规模与系统性风险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金融机构“太大不能倒”:美国的实践
四、金融机构“太大不能倒”:救助理由与救助困难
五、金融机构“太大不能倒”:为什么必须终结
六、金融机构规模与风险的实证分析:以中国商业银行为例
七、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二章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定价与风险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二、结构型理财产品定价与价值损失的风险管理
三、结构型理财产品定价与声誉损失的风险管理
四、案例分析
五、结论
第三章 商业银行贷款违约损失估计与定价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单期违约损失率的估计
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贷款定价:文献回顾
四、多期零息票违约损失与贷款定价方法
五、不同偿还计划的可调整风险价格的估算方法
六、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第四章 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与治理水平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假设与变量选取
三、研究样本与统计描述
四、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
五、结论
第五章 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效率及风险防范
一、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发展及现状
二、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效率及风险防范:文献述评
三、商业银行效率的测算方法:三阶段DEA模型
四、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
五、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
六、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风险
七、结论与政策建议
七、结论及政策启示
第六章 证券公司业务创新与风险管理
一、我国证券公司业务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二、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创新的外部环境分析
三、中外证券经营机构业务创新的对比与启示
四、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创新与风险防范策略
第七章 证券公司交易策略优化与风险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VWAP策略与交易量预测
四、基于VWAP的日内交易量预测实证研究
五、结论
第八章 保险公司创新与操作风险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二、保险公司操作风险理论研究述评
三、保险公司操作风险的来源与管理现状
四、保险公司操作风险产生原因的深层透视
五、制度创新:保险公司操作风险管理治本之道
六、技术创新:保险公司操作风险管理必由之路
第九章 信托公司创新与风险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二、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制度困境
三、我国信托公司产品创新的现状
四、我国信托公司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
五、我国信托公司产品创新的制度规范
第十章 金融机构一体化集成风险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二、金融机构风险多元性、相关性与风险集成
三、金融机构多元风险一体化集成管理研究方法
四、模拟实证分析
五、结论
第十一章 金融机构服务创新与社会责任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假设的检验与讨论
五、对金融机构管理的启示
专题篇
专题一 突发冲击反弹力与银行危机管理
一、突发冲击反弹力概念的引入
二、银行危机产生机制:突发冲击反弹力视角
三、突发冲击反弹力与银行危机:来自加拿大银行业的证据
四、结论
专题二 金融风险对房地产市场影响事件研究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筛选
四、金融风险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五、结论
专题三 学生贷款的特殊性:来自实验的证据
一、引言
二、理论分析
三、实验方法
四、实验结果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专题四 农村金融机构效率困惑:解析与突破
一、农村金融机构效率困惑:表现
二、农村金融机构效率困惑:解析
三、农村金融机构效率困惑:突破
专题五 养老基金发展与金融结构变迁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二、养老基金发展与金融结构变迁:内在机制
三、养老基金发展与金融结构变迁:实证研究
四、养老金制度差异与金融结构差异:以美、英、德、日四国为例
五、结论与启示
专题六 我国利率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2007—2010)
一、相关文献综述
二、实证研究
三、实证结论及政策含义
附录
中国金融与投资发展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