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男,海军著名军事专家,长期从事军事战略、安全形势、武器装备、海洋军事等方面的研究。撰写过多部专著并担任中央电视台等特约嘉宾。
核潜艇是潜艇中的一种类型,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设计的潜艇。如今核潜艇是各海军强国*重要的水下武器之一。装有核战略导弹的核潜艇是一支水下威慑的核力量。本书图文并茂,以充满趣味性的故事向青少年展现了这一现代战争利器的风貌。
1、从《海底两万里》的“鹦鹉螺”号说起
继1862年夏天,出版了《气球上的五星期》之后,他的创作思路尤如喷涌不断的泉水,他手中的笔再也没有停止下来;此后的两三年时间里接连出版了《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从地球到月球》、《地心游记》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科幻小说。书中的内容既有对已知水下世界的详尽描述,更多地还是对未知世界的无限遐想与探测。
(图1-1:由纳达尔于1878年拍摄的50岁的儒勒·凡尔纳的照片)
他成名了!成为一位家喻户晓、享誉海内外的“科幻小说之父”。1867年春天,开始构思创作《》这部科幻小说,书中开门见山向世人展示,在海上曾多次遇到一个神秘的怪物。为了弄清究竟,美国□□决定派出了一艘船去追踪这个怪物;巴黎自然博物馆的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助手,跟随参与了这次神秘的水下探测。
(图1-2:正站在“鹦鹉螺”号甲板上对海面进行观察的尼摩船长)
故事中,他们乘坐那艘“鹦鹉螺”号潜艇,在海底经历了一场长达两万里,且既趣味盎然又惊险刺激,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奇幻旅行。事实上,这艘作为尼摩船长的座驾——“鹦鹉螺”号潜艇的各项性能指标,完全□□了当时的科技水平。
(图1-3:由儒勒·凡尔纳亲自手绘的“鹦鹉螺”号的设计草图)
“鹦鹉螺”号是一艘长70米、宽8米的细长纺锤型潜艇。它的航行性能□□,水下□高航速可达50节(即50海里/每小时),每小时的速度超过90公里;即便在今天,这也算得上是一艘航速□快的潜艇。小说中描述的这艘潜艇,水下驱动完全靠电力供给,而电力却是通过从海水提取钠,同时将钠与汞混合,组成一种用来替代本生蓄电池单元中锌元素的合金,再转化成电后取得的,并储存在电池里。艇员在整个漫长水下航行中的食物来源,全部取自海中的鱼类、海藻等,而完全不需要陆地补给任何食品和液体,因此可以无限期地航行于海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种超前理念和对水下神秘世界孜孜不倦的探求,直到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鹦鹉螺”号内部安装有巨大的压缩空气储存柜,因此可以在海底连续潜行数天而不需浮出海面。艇的内部很宽敞,艇员在这里居住起来非常舒适;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冰冷水下钢体”里,内部设置了博物馆和图书馆,人们可以自由畅快地生活,丝毫不会感到任何寂寞与孤独!
(图1-4:一幅描绘“鹦鹉螺”号勇斗“海怪”的画作。这种在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多触手“海怪”实际上就是现今我们所熟知的大王乌贼或巨型章鱼)
不过,有点遗憾的是,这艘艇上的武器过于落后:它完全是凭借着船头的钢铁冲角,依仗艇自身坚固的外壳及非常高的速度,来产生十分巨大冲击力,以撞击和毁坏对方的舰船。在小说的最后,“鹦鹉螺”号就是靠钢铁冲角去攻击敌战舰,利用尖利、坚硬的冲角向敌战舰的舷侧高速撞去,迅速穿透敌舰的舰身,而自己却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