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诺贝尔奖的学者,一个现代原子物理学的第一位奠基人,一个发现两种放射性元素的科学家,……更是一个20世纪最有声望的女人!让我们翻阅张颜、张露编著的《镭元素之母居里夫人》,走进居里夫人的世界。
《镭元素之母居里夫人》简介:她出生在沦亡的波兰,民族的压迫、社会的冷遇、生活的贫困,激发了她的爱国热忱。为了救国,她刻苦学习,废寝忘食地钻研,过着勤俭朴素的生活,为人类发现了世界的奥秘。爱因斯坦谈到她时曾说:“在我所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她是惟一一个没有被荣誉腐蚀的人。”
她就是“镭元素之母”玛丽·居里。
在张颜、张露编著的《镭元素之母居里夫人》里,你可以看到居里夫人的成功故事。
1867年11月7日,在波兰王国华沙市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里,女主人布洛尼斯诺娃刚刚生下了这个家里的第五个孩子。
这个孩子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她哇哇地哭着,显示出活跃的生命力,她的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姐好喜欢这个金色头发的小家伙,虽然她现在除了吃、睡和大哭以外什么都不懂。
苏菲是老大,她是一个聪明优秀的姑娘,她一边照顾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一边忍不住时不时地去看看这个最新的家庭成员——玛利亚。
老二是个男孩子——约瑟夫,虽然这个新的家庭成员又是一个女孩子,这多少叫
他有点儿失望——他好希望家里多一个跟他一样的男孩子啊!不过只一会儿工夫,他就接受
这个小妹妹了。
他忍不住说:“嘿,小玛利亚,等你大一点儿,我就把我的枪给你玩,好吗?你知道我是不给布洛妮娃和海伦娜玩的。”
虽然他明明知道这个小东西现在什么都不明白,但是他还是忍不住急着向她表白自己的友谊。
“哎!约瑟夫,快出来,让妈妈休息一会儿。”这是懂事的苏菲在轻轻地喊这个惟一的弟弟。
约瑟夫不情愿地走出去,小玛利亚身上的婴儿味道好甜呀!
新生命的到来给这个家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而最最高兴的人莫过于孩子们的父亲一乌拉狄斯拉夫·斯可罗多夫斯卡了。
他给这个孩子起名叫玛利亚,但是同时又给她起了好几个爱称——玛妮雅、玛妞希雅、安秀佩秀…一
他常常在嘴里咕哝着这些亲昵的名字,然后把小小的玛利亚抱在怀里。这个物理学教师一点儿也没想到,自己怀里的这个小人儿有朝一日会成为享誉世界的女物理学家,她的发现动摇了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科学”和“真理”的物理学界的旧思想的地位。
斯可罗多夫斯卡先生是一位正直的教师,如果在和平年代,他一定会是一位极其优秀的人才,但可惜他赶上的时机太不好了。
那时候,波兰已经被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这三个国家给瓜分了。地图上除去了波兰的名字。他们等于是亡国了!
他们的华沙已经处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统治之下。沙皇命令所有的波兰人学习俄国的文字,学校里教授的都是俄国的课本。
沙皇政府压制所有属于波兰自己的、民族的东西——甚至连报纸杂志等出版物都被俄国人控制着。他们随时随地禁锢波兰人民的思想,希望从精神上麻木他们,让他们屈服于被统治的命运。
而像斯可罗多夫斯卡这样的教师们就更受到不公正待遇。俄国人害怕这些波兰的教师会随时给自己的学生们上爱国的课,所以经常派人听课,可是其实这些听课的人本来对教育啦、对科学啦全都不懂。他们听课的时候,动不动就打断老师的讲课,然后粗鲁地强迫学生们用俄语回答一些跟学科无关的东西。
真是让人伤脑筋!但是为了生存,为了有一线希望去教育自己的学生爱国,所有的教师除了忍受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呢?
不过,斯可罗多夫斯卡忽然运气来了,他被提拔为诺佛立普基公立中学的副督学,所以一家人的收入增加了,学校给他们的房子也比以前的大了。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