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颗子弹》——“密室之王”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推理小说尤其是密室小说,最大的闪光点就在密室的设置上,不过约翰·狄克森·卡尔并没有因此而忽略角色的刻画和场景的描写,尽可能公平的将线索摆在台面上。就如同他自己所说密室只是幻象,所以真正要解开迷团还是得靠逻辑推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第三颗子弹/古典推理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约翰·狄克森·卡尔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第三颗子弹》——“密室之王”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推理小说尤其是密室小说,最大的闪光点就在密室的设置上,不过约翰·狄克森·卡尔并没有因此而忽略角色的刻画和场景的描写,尽可能公平的将线索摆在台面上。就如同他自己所说密室只是幻象,所以真正要解开迷团还是得靠逻辑推理。 内容推荐 《第三颗子弹》是约翰·狄克森·卡尔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 《第三颗子弹》讲述:“枪响前后,你有没有发现房里还有其他人?” “没有。” “你看见开火的闪光了吗?” “没有。是从我后方开火的,我感到了震动,不知这种形容是否恰当。” 上校阴沉的目光移向佩奇:“我有个问题,探长。那个房间里是否有可能隐藏着某种机械装置,在无人的情况下也可以开枪,然后再把手枪隐藏起来?” 佩奇反应很快,他和博登把那房间的每一寸都细细搜了。 “绝对没有这种可能,长官。”他答道,“我们几乎把别馆拆成了碎片。而且,”他微笑道,“密道、暗门之类的想法也行不通。那里连个老鼠洞都没有……不过,黄色的花瓶里有支枪,也确实是在那个房间里开火的。” 目录 第三颗子弹 死期临近 故园幽影 谁来吃晚餐 魔鬼鱼之穴 世界上最伟大的游戏 试读章节 第三颗子弹 在警察局副局长办公桌边上,一张折叠的报纸露出了大标题的一部分:莫特雷克法官惨遭谋杀……报纸上摆着一份正式报告,是佩奇探长的字迹。报告上躺着两支手枪,扳机护环紧靠在一起,其中一支是点三八口径艾弗?约翰逊左轮手枪,另一支则是产自比利时的点三二口径勃朗宁自动手枪。 此时还不到上午十一点,但窗外的堤岸上空笼着一片灰蒙蒙的雨幕;办公桌上亮着一盏绿灯罩的台灯。伦敦警察局的副局长马奎斯上校轻松地靠在椅背上,吸着香烟,微微冷笑。马奎斯上校又高又瘦,厚厚的眼睑下已有不少细纹,令他的面容平添几分冷漠。虽然他尚未谢顶,但一头白发已日渐稀疏,灰白的胡子也不甘落后。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庞中曾经充盈着的军人气息如今已荡然无存,当他起身时,原因便不言自明—他瘸了一条腿。然而他炯炯有神的小眼睛里却徘徊着一丝笑意。 “什么事?”他说。 年纪尚轻、行事低调的佩奇探长,此刻的神情与窗外的天色一般阴郁。 “警督先生说他已知会过你,长官,”约翰?佩奇答道,“我此来有两个目的。一是递交我的辞呈—” 马奎斯上校哼了一声。 “二是—”佩奇注视着他,“再把它要回来。” “啊,那就好,”副局长如释重负地睁开眼,兴致随即涌了上来,“可你如此大费周章,目的何在?” “原因就是莫特雷克一案,长官,实在太匪夷所思。从我的报告中便可看出……” “我还没读你的报告,”副局长答道,“老天,我也不想读。佩奇探长,我觉得很无聊,无聊得要命,无聊得这把老骨头都要生锈了。莫特雷克这个案子看来也不怎么振奋人心。当然,死者很不幸,”他连忙改口,“当然,当然。如果我说错了,请即刻纠正。新近卸任的莫特雷克法官大人原就职于王座法院中央刑事法庭,人称‘铁面判官’,专门审理杀人罪等归第一刑庭管辖的重罪。他曾以暴力抢劫罪判处一名姓怀特的男子鞭笞十五下 、劳役十八个月,并因此遭到怀特的恐吓。对于惯犯而言,这种事不足为奇。唯一的区别在于,怀特出狱后竟兑现了他的恐吓,回来杀害了法官。”马奎斯上校绷着脸,“怎么?有什么疑问吗?” 佩奇摇摇头。 “不,长官,显然没有,”他承认,“我自己就是证人。莫特雷克胸部中弹的时间是昨天下午五点半,博登警官和我亲眼目睹了事发过程。莫特雷克和怀特两人待在他家后院的别馆中,绝不可能有其他人靠近他们,更不用说朝法官开枪。所以,如果杀害他的不是怀特,此案就太过怪异了。然而麻烦正在于此,如果凶手确实是怀特—唉,案情依然离奇难解。” 马奎斯上校那张布满褐斑的脸浮起了新的兴趣。他把烟盒推向对方:“接着说。” “先交代一下背景。”佩奇翻开报纸,头版赫然出现一大张法官生前身穿法袍的照片。卷曲的假发令法官那本就矮小的身形更显局促。假发下那张脸庞写满了旺盛的好奇心,但又不乏温文友善。“不知你是否认识他?” “不认识。听说他仍活跃在法官餐会等社会活动中。” “七十二岁退休对于一名法官而言未免早了点。他的思维显然敏锐如前。但他最重要的特质,便是审判时的从宽处理—极其宽宏。据说他从未将案件交由陪审团裁断,惯犯们一听说案件将由他主审,便欢喜得手舞足蹈。我在一篇演讲稿中看到,即使是最最十恶不赦的罪犯,他也不赞成对其施以鞭刑。” “但他却毫不留情地判怀特这家伙挨十五鞭?” “没错,长官。谁也不知道他为何一反常态。”佩奇迟疑了片刻,“现在来看加布利尔?怀特其人。请注意,他并非惯犯,而是初犯。他很年轻,英俊得像个电影演员,一副该死的艺术家派头。而且他受过良好教育,看样子‘加布利尔?怀特’绝非他的真名—反正我们已确认过他并无前科,真名暂时可以不去深究。 “检方指控怀特的罪名是暴力抢劫,非常严重的罪行。案发地点在白杨镇,受害人是一个开香烟店的老太太,据说很有钱,却极其吝啬。一个大雾弥漫的夜晚,有人以买烟为幌子来到店里,狠狠地殴打了她的脸部—甚至在她昏倒之后也没停手—然后仅仅从柜台里捞到两英镑钞票和少许零钱就逃之夭夭。加布利尔?怀特逃跑过程中被捕,从他的衣袋里找到了被盗的钞票,数目完全吻合;还有一盒没拆封的香烟,虽然他好像没有吸烟的习惯。” 马奎斯上校不知为何皱起了眉头,亮闪闪的小眼睛盯着探长。 “他承认抢劫了?” “没有。他的说法是:他正在雾中步行时被人撞了一下,对方把手伸进他的衣袋,然后就跑了。他还以为碰上了扒手,便下意识地撒腿紧追而去,后来才发觉对方把东西塞到他口袋里了。紧接着他便被一名巡警拦住去路。” 佩奇又稍稍迟疑了一下。 “是这样的,长官,检方在诉讼中存在几个薄弱环节。首先,那位老妇人不能百分之百指认他就是罪犯。如果他有个手段高明的律师,或是主审法官另有其人,只怕他多半会被无罪开释。然而,这蠢货竟拒绝从法庭为他指派的几位辩护律师中挑选,而是自己为自己辩护。而且他出庭时的态度也令人生厌。法官对他也毫不留情。老莫特雷克杀气腾腾地将他推向陪审团,他们做出的有罪判决实际上都出于莫特雷克的引导。当法官询问被告对判决的意见时,怀特只说了一句:‘蠢材,我们走着瞧。’这差不多算是恐吓了。但当莫特雷克面无表情地判他鞭刑十五下的时候,他还是几乎昏死过去—在场的其他几人也一样。” 副局长说:“喂,佩奇,我觉得不太舒服。难道此案不具备上诉翻案的可能性吗?” “怀特没上诉。他什么也没说,不过听说他被鞭打得死去活来。但是长官,麻烦就麻烦在人们对怀特的看法完全两极,要么铁了心支持他,要么就恨不能将他生吞活剥;要么认为他蒙受了不白之冤,要么觉得他纯属罪有因得。他在沃姆伍德监狱服刑期间,监狱长和狱医对他的印象都很好,毫无保留地站在他那边。但监狱的牧师以及博登警官(也就是逮捕他的那位警官)却都认准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无赖。不管怎么说,他称得上模范囚犯,由于在狱中表现出色,获准减去六分之一刑期;六个星期前他出狱了—那天是九月二十四日。” “又去恐吓法官了?” 佩奇斩钉截铁地答道:“没有,长官。从他踏出监狱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监视他。在昨天下午之前,一切都很正常。四点整,一个和我们熟识的当铺老板打来电话,通报说加布利尔?怀特刚从他那里买了一支枪。就是这支。” P3-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