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三线建设重要的布局点,宁夏工业的摇篮。
由彭友东主编的这本《石嘴山史话》的内容从古至今,跨越两千多年,全面系统地再现了石嘴山的历史发展变迁过程。它既是石嘴山的历史记录与文化传承,也是宣传石嘴山、弘扬石嘴山精神的优良媒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石嘴山史话/中国史话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彭友东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石嘴山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三线建设重要的布局点,宁夏工业的摇篮。 由彭友东主编的这本《石嘴山史话》的内容从古至今,跨越两千多年,全面系统地再现了石嘴山的历史发展变迁过程。它既是石嘴山的历史记录与文化传承,也是宣传石嘴山、弘扬石嘴山精神的优良媒介。 内容推荐 石嘴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最北端,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工业城市。彭友东主编的这本《石嘴山史话》以时为经,以事为纬,通过撷取石嘴山各个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大事、要事、特事,提纲挈领地梳理出石嘴山古今社会发展之脉络,为广大读者呈现出石嘴山地区两千多年来社会发展的大势大略。全书资料来源于石嘴山各级地方史、地方志和政府历史档案,同时参考采用了有关报刊和口碑资料。本书对于热爱石嘴山、建设石嘴山的仁人志士来说,是一部良好的市情教材;对于从事地方史研究的专家学者来说,是一部便捷的信史和工具书;对于全市党政领导干部而言,阅前人“施政”之得失,可思今日决策之要领,可谓是一部弥足珍贵的石嘴山“资治通鉴”。 目录 序 引言 一 古代的沧桑变迁 1.人类文明的摇篮 2.秦汉的筑障固边与移民设县 3.李唐的定远扬威与党项的立国拓疆 4.蒙元的克夷门之战与明廷的歼虏平乱 5.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与民众的反清反帝斗争 二 近现代的风雷激荡 1.建立顺南革命政府 2.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3.星火燎原 4.军民抗战 5.迎来曙光 三 当代的蓬勃发展 1.石嘴山新政权的建立 2.抑制恶性通货膨胀 3.煤炭工业的蓬勃发展 4.五湖四海石嘴山 5.环境整治旧貌换新颜 6.经济社会转型大发展 7.城乡发展日新月异 四 建置沿革及历史名人 1.建置沿革 2.历史名人 五 人文古迹与现代景观 1.“活化石”四合木 2.贺兰岩画 3.长城烽燧 4.沙湖景区 5.星海湖 6.中华奇石山 7.北武当生态旅游景区 试读章节 北宋政权建立后,赵匡胤设宴招待各节度使,“杯酒释兵权”。从此,朔方节度使不复存在,定远军也随之撤销,其间历时257年。 宋朝统一中原后,北方游牧民族党项羌族的一支以今宁夏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即西夏。此后,历史上出现了北宋、辽、西夏鼎立的局面,后为南宋、西夏、金相对峙。在这一时期,今石嘴山地区先后为北宋和西夏所拥有,同时作为北门的“锁钥”,也是相互防御的前沿和门户。 宋朝建立时,党项羌族的力量已十分强大。自从党项拓跋思恭在唐朝中和元年(881)封为夏国公后,在夏州(在今陕西境内)世代割据相袭。宋朝吸取唐朝灭亡的教训,决心消除地方割据势力隐患。宋真宗命当时的党项首领李继捧献上党项长期统治着的夏、银、绥、静、宥五州,结束了党项羌族世代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就在李继捧向宋朝献地之时,他的族弟——20岁的李继迁——却走上了反宋自立的道路。 李继迁出生于银川,高祖是拓跋思恭。李继迁听取了汉儒谋士张浦“避走漠北,安立室家,联络豪右,卷甲重来”的建议,诈称乳母病死要到郊外埋葬,将兵器藏在灵柩中,率数十名亲信逃出了银川,到了夏州东北300里的地斤泽(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以此为基地,走上了反宋的道路。他的目标是夺回陕北故地,然后向西发展,攻取灵州,占领西凉,为党项族谋取更广阔的发展领地。 灵州历来是中原王朝的西北门户,所辖河外五镇是北宋和党项争夺的焦点地带。李继迁若占领灵州,则可统一整个西北,与宋、辽抗衡。咸平四年(1001),李继迁率5万人马攻打灵州。 面对李继迁的进攻,宋廷内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宋真宗力主保灵州,他派王超为西面行营都部署,率兵6万援助灵州。在久攻灵州不克的情况下,李继迁转而攻打灵州的外围军镇,意在使灵州变成孤城后再围攻。李继迁首先把目标指向灵州北端的威远军,想通过占领威远军达到围攻怀远镇的目的。 黄河西岸的威远军一带本就是蕃族居住之地,部分党项拓跋部族早在唐末五代时就迁居这里,并有很大的势力。因此,李继迁攻威远有很大的优势。他通过胁迫、利诱的手段得到了当地党项族和其他蕃族的支持。而当时驻守这一带的宋朝守将李赞率兵不满百名,再加上连日作战筋疲力尽,最后无法抵御李继迁的强攻,李赞力尽自焚。击破威远军后,李继迁又乘胜攻破了灵州外围的保静、永州和清远军,灵州基本失去了外援,成为孤城。 此时,灵州的知州为裴济。在灵州之战中,裴济全力固守城池,在战事吃紧之时,曾以血书求救于宋廷,但始终不见宋朝援军的踪影,最后,灵州城中弹尽粮绝,裴济被杀。 P16-17 序言 黄河穿东过, 沙湖映贺兰。 塞上通达地, 活力石嘴山。 城市的历史是城市的血脉。在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每一座城市都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石嘴山位于宁夏北端,东、北、西与内蒙古毗邻,南与宁夏首府银川市接壤,依山(贺兰山)傍水(黄河),处于山水之交,古为战略要地。秦汉以来,历代王朝多在市境内设亭障,筑关隘,建城池,驻军卒,是北部设防要塞。 石嘴山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三线建设重要的布局点,宁夏工业的摇篮。五十多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万建设者们在这里交汇交融,开发开拓,艰苦奋斗,把石嘴山建设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工业城市、开放包容的移民城市、山河湖交相辉映的美丽城市,形成了“五湖四海、自强不息”的石嘴山精神,铸就了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文化特征和城市品格。 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石嘴山史话》内容从古至今,跨越两千多年,全面系统地再现了石嘴山的历史发展变迁过程,它既是石嘴山的历史记录与文化传承,也是宣传石嘴山、弘扬石嘴山精神的优良媒介。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要结合我们正在干的事业和正在做的事情,继承发展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善于借鉴各种有益经验,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着力推进民生、产业、生态转型发展,加快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的新型工业城市,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创造石嘴山更加美好的明天。 是为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