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戏弄日本人,韩复榘要看“关公战秦琼”,曹锟宁可喝粥也不当汉奸,冯玉祥不吃宴席专吃烤红薯,孙传芳不准姨太太穿旗袍,白崇禧糟糠之妻不下堂……《正史背后的中国军阀》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那些草莽武夫的另类幽默,揭开了那些令人捧腹的雷人秘史,还原了一段活生生的历史,刻画了中国军阀的群像,让读者从细节里读懂中国近代史,从军阀身上读出中国近代的诸多无奈。作者安子既是对历史事实的严肃考证,又是以另类笔触进行的生动描写,更可贵之处是专业插画师为历史场景绘制的精致插图。文字风格轻松,故事描写鲜活,围绕中国近代军阀这一主题,专攻发生在这些武夫身上的草莽趣闻,让人在忍俊不禁之余,慨叹那个时代的荒唐与无奈。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开启了军阀割据的混战时代。自此,大小军阀粉墨登场,在东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的近代历史上各自留下了或浓或淡的一笔。
华夏大地,狼烟四起,中国军阀,出身草莽,他们或者性格乖张,或者强硬霸道,或者草菅人命,或者平易近人,但无论哪个军阀,都堪称乱世枭雄。荒唐也好,糊涂也罢,乱世中国,没点个性,如何称雄?
张作霖戏弄日本人,韩复榘要看“关公战秦琼”,曹锟宁可喝粥也不当汉奸,冯玉祥不吃宴席专吃烤红薯,孙传芳不准姨太太穿旗袍,白崇禧糟糠之妻不下堂……《正史背后的中国军阀》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那些草莽武夫的另类幽默,揭开了那些令人捧腹的雷人秘史,还原了一段活生生的历史,刻画了中国军阀的群像,让读者从细节里读懂中国近代史,从军阀身上读出中国近代的诸多无奈。
《正史背后的中国军阀》作者安子既是对历史事实的严肃考证,又是以另类笔触进行的生动描写,更可贵之处是专业插画师为历史场景绘制的精致插图。
别看张作霖土匪出身,可对部队军官的要求却非常严格。对于违法乱纪的军官,他一向严惩不贷。
有一年,辽宁境内,土匪烧杀抢夺,横行霸道,百姓苦不堪言。土匪出身的张作霖,也开始大张旗鼓地铲除土匪。被张作霖派到辽宁西丰县维护治安的驻军旅长姓褚,褚旅长也算恪尽职守,就是有个毛病,喜欢赌博,而且喜欢赌大的,可他自己口袋里的钱又不多,为了能够尽兴地玩,他盯上了当地有名的财主王德昌。
刚开始的时候,褚旅长去跟王德昌借钱,王德昌都借给他。可后来褚旅长不仅有借无还,胃口还越来越大,竟然张嘴就要借1000块大洋,这让王德昌左右为难,最后,王德昌干脆找了个借口,回绝了褚旅长的要求。这下,褚旅长急了,于是对王德昌说,有人举报他与土匪勾结,还预谋抢劫银行。
褚旅长为啥要这样说呢?他有自己的鬼主意,他想借此杀了王德昌,这样一来不仅再不用还向王德昌借的那些银子,还可以乘机侵吞王家的财产,从此再不愁赌资。可褚旅长刚把王德昌抓起来,押解到奉天陆军司令部军法处,就遇到了军法处处长颜文海。
当时,张作霖听了褚旅长的汇报,对此案已经下了手谕:将王德昌“立即执行枪决”。然而军法处处长颜文海却对此案产生了疑问,他到狱中看望了王德昌,认真地审问了每一个细节,最终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最后,颜文海拿着张作霖对王德昌“立即执行枪决”的手谕,找到了张作霖。张作霖一开始还挺恼火,不明白自己的手谕怎么又被颜文海给揣回来了。后来,颜文海一五一十地把王德昌的冤屈讲了一遍,张作霖这才明白。
于是,张作霖亲审王德昌,王德昌在颜文海的鼓励下,终于在张大帅面前说出了实情。
张作霖听完,勃然大怒,先拿出300块大洋补偿了王德昌,然后还亲自给王德昌赔礼道歉,说:“都是我不好,我的兵陷害了你!这几天你好好休息,看我怎么收拾他们。”
第二天早上,张作霖就派人抓捕了褚旅长,第二天下午,张作霖就下令枪毙了褚旅长,而且执行枪决时,张作霖还特意把王德昌用汽车接到法场去观看。王德昌后来回到家中,将张作霖“张青天”的威名广为传播。
为路灯出气。处死小舅子
张作霖不仅对自己的属下要求严格,对自己的家人和亲属要求也很严格。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张作霖下令处死自己的小舅子,也就是他的三夫人戴宪玉的弟弟一事。
说起张作霖的三夫人,那可是辽宁省远近闻名的美人,辽西人尽皆知。为了把三夫人娶到手,张作霖可花了不少的银子。三夫人有一个胞弟,借着姐姐的关系,在张作霖的帅府里做卫士。张作霖的这个小舅子,可没少给他惹事,他仗着姐夫是大帅张作霖,飞扬跋扈,招惹是非。
一天,张作霖的小舅子出府闲逛,一时心血来潮,从腰里拔出手枪,对着路边新装的路灯就开了枪,拿路灯当靶子,练枪法,寻乐子。这下可好,他一枪一个,一会儿工夫,竟然将一条街上的路灯全都打碎了,结果亮堂堂的大街变成了漆黑一片。
这可是新装的路灯啊!管理路灯的部门得知消息后,非常着急,一纸诉状,就把张作霖的小舅子告到了大帅府。老百姓们听闻此事,也热闹起来,都想看看张大帅怎么处理这件家事。
张作霖接到诉状,气得火冒三丈,这个小舅子只会闯祸,没事浪费子弹打路灯干什么?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下令大帅府的卫队长将小舅子抓起来枪毙了事。张作霖倒也不是不给三夫人情面,只是觉得如果不严惩这个小舅子,自己在百姓心里难以立威。
可大帅府的卫队长害怕大帅事后反悔,也害怕三夫人闹腾,把张作霖的小舅子抓起来后,并没有枪决,而是关了起来,静观其变。
过了几天,卫队长见大帅气消了,就趁大帅高兴的时候,替张作霖的小舅子说情,问看在三夫人的面子上,能不能不杀此人。结果张作霖一听,眉头皱了起来,“我身为奉天的首长,怎么能纵容亲戚不法呢,那以后我还有什么颜面治理国家呢?”于是,卫队长无奈,只好枪决了张作霖的小舅子。
不久,因为此事而郁郁寡欢的三夫人就出家了。张作霖却因此却博得了大义灭亲的美名。
张大帅用人不糊涂
张作霖牢牢掌控了东三省的军政大权后,开了一家航运公司,但一直以来经营不善,连年亏损。某日,公司的一名小职员给张作霖写了一封信,信中写的都是一些有关公司经营的建议。张作霖看完后,大加赞扬,随即下令提升这个小职员为航运公司的总经理,全权负责航运的所有事宜。
身边人劝阻说,一个小职员,什么都没做,不能就这样破格提拔,可张作霖却说:“我看准的人错不了,这小子绝对行!”果然,不到一年,公司就已经扭亏为盈,足足赚了10万大洋。年底的时候,张作霖褒奖这位职员:“好小子,没给我丢脸,这十万大洋就奖给你了,好好干!”
张作霖用人绝不糊涂,他的手下曾经有一位跟他一样出身草莽、跟他一起打拼天下的曹秘书,曹秘书跟随张作霖多年,对他的脾气了如指掌,从没有惹他不高兴过。多年来大家都以为,曹秘书平日里对大帅最顺从,一定能够高升,可每次升迁都没曹秘书的份。后来,曹秘书不升反降,大家都十分不理解,暗暗为曹秘书叫屈。
有一天,张作霖在酒桌上当众对曹秘书说:“老曹,你跟了我也十多年了,这些年你鞍前马后服侍我,我绝非铁石心肠。可是,这十年来,你什么错也没犯过,从来都没有在哪一件事情上跟我争过,什么都顺着我,我说地瓜是从树上摘的,你都不会说是从地里刨的。难道在你跟随我的十年里,真的没发现我做错过一件事么?你善于恭维逢迎,这可是将帅身边人的大忌啊。”这番话说完,终于解开了大家多年来的不解,也让曹秘书愧疚不已。P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