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周恩来的故事(修订版)/伟人传奇故事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石仲泉//陈登才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石仲泉、陈登才主编的这本《周恩来的故事(修订版)》为“伟人传奇故事丛书”中的一本。书中以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生动细腻地叙述了周恩来同志为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实现中国的统一、独立、富强,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内容推荐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矗立起一座巍巍丰碑,永远铭刻在各族人民的心里。

《周恩来的故事(修订版)》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周恩来波澜壮阔又多姿多彩的一生,全面反映了周恩来的业绩、思想和风范。

《周恩来的故事(修订版)》由石仲泉、陈登才主编。

目录

为了中华之崛起

 三位母亲

 沈阳求学

 南开学子

 才华初露

 东渡日本

 寻求真理

 五四狂飚

 新的觉悟

 旅欧岁月

 旅欧建党

洪流激荡

 旅欧归来

 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统一广东建奇功

 恋爱与结婚

 中山舰事件

 上海工人起义的总指挥

 在“四一二”事变中

面壁十年图破壁

 八一的枪声

 出席中共六大

 特殊的战斗

 奔赴中央苏区

 在瑞金的日子里

 保卫中央苏区

 支持毛泽东

 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旗插到陕北

一轮红日已东升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在山西前线

 抗战的喉舌

 重庆抗战文化军

 智胜“西北王”

 重庆谈判前夜

山河百战归民主

 和平民主使者的智慧

 指挥中原突围

 梅园新村

 南京,我们一定要回来

 保卫延安

 转战陕北

 到西柏坡

 开国元勋

人民公仆

 心系人民

 博大的爱心

 回延安

 相交贵相知

 真诚相待肝胆相照

 艺术家的朋友

 我们应该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

 总理的行李箱

 严守党中央规定,拒收任何馈赠礼物

 不允许亲属有任何特殊

海内存知己

 日内瓦初露锋芒

 “求同存异”在万隆

 “小老弟”对“老大哥”

 平等换来睦邻情

 “小球”转动了“大球”

 改变世界的一周

 “星条”过后是“太阳”

鞠躬尽瘁

 编制“一五”计划

 三反急躁冒进倾向

 制定和贯彻“八字方针”

 抓粮食的总指挥

 蘑菇云升起的前后

 较量与抗争

友谊与情怀

 伟人之间

 诚挚深切夫妻情

 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忙里偷闲的文娱活动

春蚕到老丝方尽

 办公室的故事

 部长们最“怕”的人

 蜡炬成灰泪始干

 “最后一次”的故事

 英名长存天地问

试读章节

三位母亲

在我国江苏省的北部地区,缓缓东流的淮河与纵横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交汇的地方,有一片水草丰茂的平原。平原上,静卧着一座悠悠古城——淮安。

淮安,清朝时叫淮安府山阴县,1914年改为淮安县。县城西北部偏僻而杂乱的巷道中,有一条名叫驸马巷的小巷。小巷中段,生出一条与它成“丁”字形的局巷。“丁”字的连接处,是一所由两个院落连成的三进宅院,宅院共有十八间房子。

1898年3月5日这一天,东宅院的一间小屋里异常地忙碌。在一位产妇痛苦不断的喊叫声中,一个男婴出生了。

这个男婴便是周恩来。

周恩来的祖父叫周殿魁,字攀龙,这时已不在人世。周攀龙原是浙江绍兴人。绍兴以产黄酒和师爷著称(师爷指旧时官府中从事幕僚、秘书等职业的人),他从绍兴携家到淮安当师爷,晚年捞到了个知县的职位。但前任知县有后台,一直拒不交印,等到他正式走马上任时,已经病体难支,不久就去世了。

周家本是名门旺族,从此便日趋衰落。周攀龙撒手尘寰时,未给四个儿子(依次是贻庚、贻能、贻奎、贻淦)留下什么田产,只有上面提到的那所大宅院。

周恩来降临人世时,他的生父周贻能还很年轻,二十四岁左右。周贻能为人忠厚老实,长期在外省做小职员,薪水不多,经常失业,因此全家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他得知自己得了个儿子,十分难得地笑了。有了儿子,生活也就多了一份希望。

在周恩来出生时,传来了不幸的消息:他的外祖父在淮阴病危。

周贻能得悉此事,考虑再三,没有把它告诉妻子万冬儿——也就是周恩来的生母。万家是淮安西北面的另一个县治淮阴(清朝时叫淮安府清河县,1913年改为淮阴县)的大户,门庭鼎盛,家境丰裕。主人万青选曾任淮阴县知事,有十八个子女,平时最疼爱的就是冬儿。冬儿不仅容貌出众,而且善理家财。周贻能1897年娶她为妻,两口子恩恩爱爱。眼下冬儿刚生小孩子,身体极为虚弱,怎能让她承受这份刺激呢?

周恩来出生后的第二天,万青选病情加重,不省人事。守候在他身边的家人告诉说冬儿刚生下一个男孩,老人吃力地睁开了眼睛。他会算命,问过生辰八字后,很高兴地慢慢说:“这孩子有出息!叫冬儿好好抚养他!”  就在这一天,老人离开了人世。

周恩来成了父母的宝贝,他们给他取的幼名是“大鸾”。鸾是一种与凤凰齐名的神鸟。

幼小的周恩来在温暖的襁褓中一天天长大。

1899年年初,周家又发生了一桩不幸的事:他最小的叔父周贻淦一病不起。

贻淦那时才二十一岁,新婚不到一年,没有子女。按封建习俗来讲,不孝有三,无后最大。贻淦此时最难过的事情,也许不是置他于死地的肺结核病的折磨,而是膝下无子。新婚的妻子陈氏还未来得及品味小家庭生活的快乐,就不得不四处求医。她太痛苦了,如果丈夫很快死去,她就会成为没有子嗣的寡妇,成为被人们最看不起的女人。

周恩来是周家长孙,也是周家当时唯一的孙子。周恩来的父母深明“人伦大义”,为使四弟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心有所慰,也使弟媳将来的生活有所依托,决定把自己不满周岁的头生儿子抱给他们“冲喜”。两个月后,贻淦辞世。

陈氏成了周恩来的养母。这一年周恩来的大弟恩溥也出生了。

陈氏那年二十二岁。她娘家在苏北宝应县,父亲陈源是清朝的秀才,兼通医道,她可以说是出生于“书香门第”了。她自幼喜欢书画,熟读古文、唐诗、宋词,很有才学,而且性格温和,待人诚恳,心地善良。她对周恩来的成长影响很大且十分有益。

陈氏寡居后,养子周恩来成了她唯一的希望与寄托。她从不外出,谨守妇道,把母性最炽热的爱无私地献给了幼年的周恩来。她还为周恩来请了一位很好的乳母——蒋江氏(封建社会妇女无地位,出家从夫姓,蒋江氏原本姓江,蒋是夫姓),共同精心培养这位被外祖父认定“有出息”的孩子。

 周恩来于是有了三位母亲:生母万冬儿,养母陈氏,乳母蒋江氏。他从三位母亲那里学到了三类不同的学识。

养母是他的文化启蒙教师。

从四岁起,周恩来就每天跟陈氏读书、写字。五岁以后,又跟陈氏学儿歌和简单的唐诗宋词。那时虽说他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些诗词的含义,但已经能够背诵了。

有一次,弟弟恩溥玩刀子,差点伤了周恩来的眼睛,这使陈氏十分后怕。她必须按自己的方式将养子抚养成人,可不能有意外呀!从这以后,她干脆把周恩来整天关在自己的房间里,教他黎明时刻就起来读书识字,等他感到厌倦时,就给他讲《窦娥冤》、《西厢记》和太平天国、义和团的传说,讲得最多的是南宋女英雄梁红玉的故事。

周恩来在陈氏的膝下度过了童年。在陈氏去世前,母子俩几乎一天也没有分开过。这段时间,正是周恩来人生的初始阶段,养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周恩来性格的形成、教养的提高影响极大。他对养母的亲情甚至超过生母,叫陈氏为“娘”,而称生母为“干妈”。养母死后,他专门写过一篇《念娘文》。他后来满怀深情地说:“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这里说的“母亲”、“嗣母”,都是指养母陈氏。

周恩来从乳母那里学到了农事。

比起养母来,乳母蒋江氏即蒋妈妈是个“粗人”,但她讲的话周恩来十分喜欢听。她将周围的农事一一告诉周恩来,让他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比如:从播稻种到舂大米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瓜是怎么用瓜子种出来的?为什么有的人不走路,总是让人用黄包车拉着走?P2-4

序言

北京天安门广场正中,高高耸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时刻提醒着人们: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昌盛而奋斗了一生。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已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她有过辉煌,也遭受过屈辱。当历史进入十九世纪之后,我们的祖国陷入了重重危机。她外受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与凌辱,内有封建腐朽势力的压榨与叛卖,大片领土被割让,巨额财富被掠夺,无数民众被屠杀,亡国灭种已不是吓唬小孩子的神怪故事,而是每一个中国人都面临着的实实在在的威胁。

面对祖国的危亡,中华好儿女们奋起了。他们前赴后继、发动了几百次反帝反封建的暴动和起义,掀起了三次革命高潮。但是,所有这些努力,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三座大山”仍然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看到了自由解放的曙光;苏联工农大众翻天覆地的壮举,为中国的革命者提供了借鉴。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并与革命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东方文明古国,终于踏上了复兴之路。

虽然方向业已明确,道路逐步找到,但每一个革命者都知道,通向这神圣目标的并非坦途。聚集在镰刀斧头旗下的中华儿女们藐视一切困难,更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携起手来,毅然踏上了艰苦征程。为了救祖国出苦海。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许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中共领袖开国元勋故事》丛书要讲述的,便是这些中华优秀儿女中佼佼者的故事。

本系列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物中的出类拔萃者。他们的道德文章堪为师表,文韬武略出众超群,革命精神足称楷模。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虽然书中所讲述的人物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留下的精神遗产,则成为我们民族用之不竭的财富。

今天,全国人民正在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树立科学发展观,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发工作,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蒸蒸日上。老一辈革命家们留下的珍贵精神遗产,无疑是我们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相信,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一定能够从这套书中感受到革命先辈崇高的精神境界,领悟到革命先辈创业的艰难,从而更加珍惜今天安定幸福的生活,也一定能够把革命先辈们为之奋斗的事业继续下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