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以自己庞大的商业帝国、卓越的经营智慧,以及多姿多彩的人生,赢得了“世纪超人”的盛誉,他的创业经历成为各大学院校工商管理的范例,他自己也成为青年人奋斗的偶像。
以自己雄厚的财力、庞大的商业帝国、卓越的经营智慧,以及多姿多彩的人生。赢得了“世纪超人”的盛誉,名哚天下。他的创业经历成为各大学院校工商管理的范例,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他自己也已成为青年人奋斗的偶像。
上官中元编著的《李嘉诚财富笔记》探求其纵横商场常胜不败的秘密,要听李嘉诚自己怎么说,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大商人的机智周密,军事统帅的指挥若定。
上官中元编著的《李嘉诚财富笔记》是一部具有深厚内涵的经商哲学。
李嘉诚大成的“秘密”何在呢?到底应该向他学什么呢?
李嘉诚作为成功的商人,不仅创造了大量的金钱和财富,而且还身体力行地树立和实践了一套具有深厚内涵的经商哲学。这些经验来自于他几十年的商海沉浮。在无数个挫折面前,社会这个大熔炉已把他磨砺成一把锋锐无比的剑,使他能在这个充满虎狼相争、你死我活的商海中游刃有余。
《李嘉诚财富笔记》辑录了李嘉诚谈商论道的精彩言论,结合李嘉诚奋斗成功的实战经验,加以阐释和解析。其中汇聚了李嘉诚一生中最闪光的智慧精华,将给你带来深刻的启示。
他的成功经验,最适合中国人学习和借鉴;他白手起家的历史。最适合普通人研究和模仿。
机遇无大小,看你怎么用
李嘉诚说:“我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备然后才去做。一向以来,做生意处理事情都是如此。例如天文台说天气很好,但我常常问我自己,如5分钟后宣布有台风,我会怎样。在香港做生意,亦要保持这种心理准备。”在李嘉诚的经商生涯中,有很多次就是因为抓住了机遇获得了大丰收。
1950年夏,22岁的李嘉诚创立了长江塑料厂。他之所以要创建这个工厂,是因为他事先对国外的这个行业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调查,并进行了仔细思考和观察。他预感全世界会兴起一场塑料革命,而当时的香港,塑料业是一片空白。
当长江塑料厂经营到第七年的时候,李嘉诚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商机。一天,他翻阅英文版《塑料杂志》,读到了一则简短的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已开发出利用塑料原料制成的塑料花,并即将投入生产,向欧美市场发动进攻。他立即想到另一个消息,那个消息说欧美人生活节奏加快,许多家庭主妇正逐渐成为职业妇女,家务社会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他于是推想,欧美家庭都喜爱在室内外装饰花卉,但是快节奏使人们无暇种植娇贵的植物花卉。塑料插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他由此判断,塑料花的市场将是很大的。因此,必须抢先占领这个市场,不然就会失去这个机遇。
正当李嘉诚全力拓展欧美市场的时候,一个重大的机遇出现了。一位欧洲的大批发商在看到李嘉诚公司的产品样品后,对长江塑料厂产生了兴趣。李嘉诚把握住了这个机会,长江公司很快占领了大量的欧美市场。仅1958年一年,长江公司的营业额就达一千多万港元,纯利润达一百多万港元。塑料花使长江实业迅速崛起,李嘉诚也得以成为世界“塑料花大王”。
但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李嘉诚开始做事业的时候,并不是靠机遇,他靠的是努力。吃苦、求知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积累,机遇才会降临。李嘉诚说:“机遇有了,最要紧的就是你要充实,多了解外面的情况,无论政治、经济,最新的行情你都要尽量知道。这样,机遇来的时候才能有能力去抓住它。”对于机遇,要有判断力。有人说:“机遇是魔鬼,它把住天堂的入口和地狱的大门。”因为有些机遇,它是伪善的“狼外婆”,是一个巨大的陷阱,等着你跳下去。所以我们自己应该多学习知识,知识、能力一高,判断力也就高了。机遇无论大与小,只要来了,即使是普通的机遇,你也要抓住它,好好地运用它。一个中等的机会可以发挥变成一个大机遇,就看你怎么运用了。
发展时应多找几人合作
追风跟潮,是香港产业界的看家本领。李嘉诚敢于开风气之先,使塑胶花从塑胶制品家族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长江塑胶厂在李嘉诚的领导下,大发特发。很快,香港业界就冒出许多专门生产塑胶花的专业厂家。塑胶花很快就席卷了整个香港市场。
引领了消费新潮的李嘉诚,并没有陶醉在初战告捷的喜悦中,他开始居安思危。
李嘉诚知道,长江厂只是先行一步,等待它的将是与同行业残酷而无情的竞争。大家都在抢占市场,而以长江厂现有的规模和实力,很难保证在同行业的领先地位。
所以,李嘉诚又做出了另一项重大决定:扩大工厂的规模,增添设备,改进原有的生产条件。
但要扩大规模,增添设备,需要大量资金。这对李嘉诚来说,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他这才真正地体会到个体业主式企业的实力是多么的弱小。
李嘉诚又开始苦苦思索,寻找新的突破。
他赴意大利考察塑胶花时,深深体会到了西方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更对欧洲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觉得股份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这种企业组织方式不仅不用承担无限责任,而且能较快地筹集到大批资金。对于想扩大规模,而又缺少资金的企业更为有利。
于是,李嘉诚决定将长江塑胶厂改成股份制企业。他的头脑依然很冷静,仔细分析了自身优劣,决定分两步走。第一步,组建合伙性的有限公司;第二步,发展到相当规模时,再申请上市,成为公众性的股份有限公司。
此时的李嘉诚已初步具备了现代管理意识和资本运营意识,这为他后来的股市搏击打下了基础。
李嘉诚牢牢地将一句话铭记心中,那是他在失败之中得来的深刻教训:“稳健中寻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
他首先在亲友中集资招股,将筹集到的资金用于租赁厂房,添置设备。
1957年年末,长江塑胶厂正式改名为长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总部由新莆岗迁到北角,由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自此李嘉诚开始着手引进西方的管理经验。他认为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企业内部保持高水平管理,都是很重要的。
李嘉诚将厂房分为两处,一处仍旧生产塑胶花,而另一处则生产塑胶玩具。李嘉诚把塑胶花作为公司生产的重点来抓。
要衡量一个商人的前途,不能只看他在一个小天地里的作为如何,而要看他有没有开拓市场的胆识,有没有长远的眼光、超前的智慧。
这时的李嘉诚,经过数年的艰苦磨炼,积累了许多经验,眼界更开阔。他越来越觉得做生意是十分有趣味的事情,他满脑子想的是,如何继续把事业进一步做大。而且,他越来越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在商海中拓展出更大的基业。
李嘉诚的确有理由自信,因为他不仅能用自己的资本赚钱,还能调动别人的资金来经营事业。
商界有这样一种略失偏颇却又不无道理的说法:衡量一位商人的能耐有多大,不仅仅要看他拥有多少资本和钞票,更重要的是要看他能否调动他人的钱,来办自己的事情。他有多大实力,有多大的号召力,要看他能调动的资本量有多大。
这是因为,商场如战场,单枪匹马的勇士,总不如一支军队强大。
P16-19
李嘉诚是香港的传奇,中国人的传奇。从白手起家到富可敌国,成为亚洲首富、全球华人首富、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前10名;从塑胶花大王到房地产大亨、股市大腕、石油巨擎、电信先锋,他的业务遍及56个国家;他经营的长江集团,历经两次石油危机、亚洲金融风暴,在近60年的经营史中,从未有过亏损。
李嘉诚以自己雄厚的财力、庞大的商业帝国、卓越的经营智慧,以及多姿多彩的人生,赢得了“世纪超人”的盛誉,名扬天下6他的创业经历成为各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范例,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他自己也已成为青年人奋斗的偶像。
时至今日,李嘉诚对外界来说仍然是一个谜。围绕着他的名字,各种传记重复杜撰了无数个传说。他通常被描绘为一个天才,依靠天生的生意头脑,不停地积累自己的财富。与其说人们因此熟悉了李嘉诚,不如说李嘉诚被人们神化了。
其实,李嘉诚的崛起,是香港近几十年来工商业发展的产物。李嘉诚并非、出身于豪门巨富,他的事业发达,是靠一步步奋斗得来的。也是他自小胸怀大志、不断进取的结果。
股神沃伦·巴菲特说:“李先生是商业界的领袖,所有想赚钱的人都想效仿他。按照李先生所说的话做人、做生意,即使不能成为富豪,也绝不会是个穷人。”
如果你想要像李嘉诚一样成功,你想要超越李嘉诚,就需要先学习、研究其成功的“秘密”。问题是,到底应该向李嘉诚学什么呢?如果你只是学了李嘉诚的一些表面的东西,而没有学到本质的东西,那么你就可能走偏、甚至走火入魔;如果你只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你可能一无所获。
很多人看到李嘉诚青年时期经常跳槽,以为跳槽就可以成功,而没有搞明白。跳槽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跳槽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更多一点的钱、更高一点的职位。而李嘉诚跳槽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自己想要的机会,为了掌控自己的命运。
很多人学李嘉诚去创业,以为只有创业才有前途,而没有搞明白,前途到底在哪里?很多人创业,往往挖墙角求生存,抢走原来公司的客户,带走原来公司的员工。而李嘉诚出来创业,不但没有给原来打工的公司造成任何伤害,还给原来打工的公司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更在这些公司危难的时候,知恩图报,出手相救。
很多人也在学习李嘉诚的勤奋。李嘉诚每天都在6点起床,一直工作到次日3点;如果你比李嘉诚还要勤奋,你在早上4点就起床,并一直工作到次日4点,你24小时不休息,你就能超过李嘉诚?
那么,李嘉诚大成的“秘密”何在呢?到底应该向李嘉诚学什么呢?
李嘉诚作为成功的商人,不仅创造了大量的金钱和财富,而且还身体力行地树立和实践了一套具有深厚内涵的经商哲学。这些经验来自于他几十年的商海沉浮。在无数挫折面前,社会这个大熔炉已把他磨砺成一把锋锐无比的剑。使他能在这个充满虎狼相争、你死我活的商海中游刃有余。李嘉诚虽然没有受过很高的教育,没有很好的社会和家庭背景,但他总能看得比别人远,做得比别人好,想得比别人全。这无一不是得益于他过人的远见、智慧和洞察力。
晚年的李嘉诚开始总结自己的经商生涯,向世人道出了自己成功的秘密。他在许多场合发表的有关经商做人的言论,常常令人如饮醇醪,茅塞顿开;使人如梦初醒,耳目一新。本书辑录了李嘉诚谈商论道的精彩言论,结合李嘉诚奋斗成功的实战经验,加以阐释和解析。其中汇聚了李嘉诚一生中最闪光的智慧精华,将给你带来深刻的启示。
李嘉诚从一个贫穷的少年成为世界级超级巨富,他的成就的取得可以说是必然的。这种成功的必然,在于他一直拥有的锐利而长远的眼光,他开朗豁达的性格,义字当头的气概,待人以诚、执事以信的品德;在于对问题深思熟虑,迅速作出果断决定,并锲而不舍地实施计划。李嘉诚把儒家的情义与西方的进取精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外圆内方,刚柔相济。他把中国文化中的立身之道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成功经验,最适合中国人学习和借鉴;他白手起家的历史,最适合普通人研究和模仿。
不管你是已经功成名就的老板,还是正准备创业起家的年轻人,无论你的人生事业处在什么阶段,都应该花一点时间好好读一读这本书,因为它有可能会改变你一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