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禄编著的《颠倒看世界(史上最牛最酷的成功学)》运用一个个恰如其分的故事以及幽默、生动的分析,从颠倒看世界、颠倒看人品、颠倒看理想、颠倒看心态、颠倒看方法、颠倒看社交、颠倒看知识、颠倒看健康、颠倒看金钱等九个方面阐述了成功必备的九大思维要素——世界观、价值观、理想、心态、工作方法、社交能力、读书观、健康观、财富观,让你打破思维定式,从颠倒的角度看问题,从而以更理智的方式去获得成功。简单来说,《颠倒看世界(史上最牛最酷的成功学)》是一本颠覆你以往所有认知的书,你学到了精髓,颠倒了,你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苏木禄编著的《颠倒看世界(史上最牛最酷的成功学)》讲述了:人在幼年时期都会被长辈灌输一些比较正统的思想,比如:好好学习以后可以挣大钱,努力了就会取得成功,好心一定能够有好报,等等。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们会逐渐发现一些“颠倒”的现象——那些不好好学习的人做生意倒是有模有样发了财,当年考试全班第一的书呆子大学毕业后并没有找到工作,很多刚直不阿的“大英雄”最终败倒在“坏人”脚下……之所以有这种“颠覆”感,是因为幼年时期被灌输的理论本身就有问题,经不住推敲。如果我们运用逻辑方法论证推理,就能得出更加正确的结论,解释心中的疑团。
一句“出名要趁早”让无数青少年竞折腰。于是,很多人耐不住寂寞,心潮澎湃,还没练好基本功就急着扎进社会大潮中游泳,最后不但没能成为游泳冠军,还险些赔掉小命。究其原因,就是为这句话所毒害。只有天才才能早出名,其他的人只能靠勤学苦练。而且,更残酷的现实是——你勤学苦练也未必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所以,在仰头张望未来之路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脚下的路是否走得正确。很多时候,在错误的方向上停下来,就是进步。
有的人做事事半功倍,有的人做事事倍功半,说来说去就是一个方法问题。例如,一些人被传统观念蛊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却不懂得如何在老板面前表现自己,不懂得如何借助别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事业,最终除了一个“老黄牛”的美名,什么都得不到。这种比窦娥还冤的角色,还是留给别人演吧。新时代的人,要懂得如何颠倒过来看老一辈的成功观念,要用新的方法解决新时代的新问题,做事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颠倒看世界(史上最牛最酷的成功学)》帮你推翻这些最容易扰乱视线、束缚思路的伪命题,开拓一个新天地。
前言 要想知道,打个颠倒
第一章 颠倒看世界——假如世界是太平的,还要警察做什么
人在幼年时期,都会被大人灌输一些比较正统的思想,比如:好好学习以后可以挣大钱,努力了就会取得成功,好心一定能够有好报,等等。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们逐渐发现一些“颠倒”的现象。
为什么那些“不如你”的人反倒成功了
虽不以成败论英雄,事实还是成王败寇
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交换
你就是你,谁的成功你也复制不了
说自己笨的人最聪明
朽木不可雕,或许可以“镂”
知足常乐却乐不长
得寸进尺才能步步高升
事情要做“对”,更要做“顺”
第二章 颠倒看人品——他们卖了你,还让你数钱
面对人品问题,你应该颠倒过来思考:对待诚实的人就要诚实,对待欺骗的人不妨虚晃一枪;对待老实的人你就老实,对待奸诈的人,你也无需做圣人君子状。人固然要有自尊,但是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
道德包袱背太多,你是“剩”人而非“圣人”
诚实是美德,但说谎的结果有时更美
无私不一定对,自私不一定错
要想有头有脸,就先拉下面子
与人为善,有时更要伪善
言出亦可不必行
做个有野心、有缺点、有手腕、有争议的“四有新人”
第三章 颠倒看理想——别跟我谈理想,戒了
每个人都有过若干不靠谱的理想,幼年时要当科学家、教授和大老板,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中途放弃了。一方面是因为想得多,一方面是因为想得少——假大空的东西想得多,切实可行的东西想得少。
理想就得理性地想,胡思乱想是幻想
过早的人生目标就像早恋,很少有圆满的结局
用理想忽悠你的人,意在让你替他的理想卖命
用青春赌来的明天更精彩
兴趣有时不是最好的老师
可以说“事在人为”,不要说“人定胜天”
失败或因想象太多,或因缺乏想象
不在其位,亦谋其政
第四章 颠倒看心态——失败不是你的错,执迷不悟就是你不对
一句“要出名趁早”,让无数青少年竞折腰。其实,只有天才才能早出名,其他的人只能靠勤学苦练。而且,你勤学苦练未必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所以,在仰头张望未来之路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脚下的路是否走得正确。
出名要趁早,但成就别越来越小
1%的灵感比99%的汗水更重要
失败乃成功的后妈
坚持未必到底,一样取得胜利
绝人之路是存在的
在错误的方向上停下来就是进步
好马也要吃回头草,只要草足够好
第五章 颠倒看方法——你工作做得再好,也不过是台廉价的机器
一些人被传统观念蛊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干工作,却不懂得如何表现自己,最终除了一个“老黄牛”的美名,什么都得不到。新时代的人,要懂得如何颠倒过来看老一辈的成功观念,要用新的方法解决新时代的新问题,做事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不适时亮出绝技,绝技就可能成绝迹
没有功劳,苦劳等于零
多劳不一定就多得
别信老板说的“骂你是为你好”
你为老板打工,也让老板成就你的事业
巧干胜于蛮干,聪明胜于拼命
机会抓不住马上就是别人的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一大误区
第六章 颠倒看社交——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看着中国古典名著长大的人,都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兄弟情结和英雄情结,忠和义是中国人信奉了多少年的做人信条、处事原则,但是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大多数“兄弟”是靠不住的,大多数“组织”是靠不住的,那些用大道理忽悠你的人,不过是想让你为他们的理想服务罢了。
别相信“大哥”,他只是个传说
成功不光靠努力,还得靠借力
自以为了不起的人一定起不了
有时付出与回报成反比
“老好人”就是活到老也得不到好处的人
你越妥协,就陷入越多的妥协
“欢迎多提宝贵意见”未必是真欢迎
第七章 颠倒看知识——不想当裁缝的厨子不是好司机
知识用来做什么?指导行动。行动为什么?为了得到财富和地位。如果你读的书不能引领你走向财富和地位,那就是白读了。所以,读书不是硬道理,知识才是;死知识不是硬道理,活知识才是。用知识指导你的人生,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知识是进步的阶梯,但你必须有个落脚地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知识改变不了命运
尽信书的人只能成为打工仔
三分方案,七分执行
活到老学到老,还得用到老
第八章 颠倒看健康——脑袋跟身体总是很拧巴
有句话说,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话经不住推敲。正确的说法是,健康的身体可以带来革命的本钱,却不是唯一的本钱。如果为了保持健康就放慢革命步伐,你就落在别人后面了。只有玩命工作的人,才能享受最后的成功。如果你舍不得玩命,那最后只能被命给玩了。
身体不是革命的本钱
你必须焦虑,但是不能恐惧
把烦人的压力变成积极的动力
累就停止做事,你将很难做成这件事
安逸使人落后,逆境教人成长
现在不玩命,以后命玩你
忙里偷闲才快乐,一直都闲难快乐
第九章 颠倒看金钱——视金钱如粪土,可是粪土就是命
我们要颠倒过来审视那些陈旧的金钱观,建立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钱不是牛鬼蛇神,它是购买东西的重要工具,没有钱什么事都做不成。
钱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却是重要标准
金钱买不到快乐,但快乐生活需要金钱
别动不动就谈感情,太伤钱
“财迷”不一定是坏事
有些声讨“拜金主义”者却是拜金人
你不主动伸手,没人硬塞给你钱
如果没有远大志向,就踏踏实实赚钱
按照你的观点,他没考上大学就是不如你,我看未必。他当年为什么没有考上大学呢,是一时考场失利,还是他原本就成绩差?你说他念了个专科学校,他学的是什么专业?这个专业是不是实用性很强?要知道,现在有专业特长的人才是非常吃香的,很多人还没毕业就已经被企业提前预定了,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当他们进入工作单位之后,如果表现出色,单位会酌情进行培训,通过了相关的资格认证之后,他们就是高级技师,这种人是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想臭在窝里都难!
你说你上的是名牌大学,而且是研究生学历,那么你的专业能够让你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吗?你有什么特别出类拔萃的技能让招聘方一下子就相中你吗?你说你懂英语,我不问你四级还是六级,我要问你听说读写的能力,你是否能够流利地跟外国人交谈?你是否能够准确地理解英文文件的意思?你的英语水平有没有专业性,如果让你到外企工作你能够很快地掌握专业英语吗?你能够畅通无阻地听懂外国朋友、外国同事、外国老板的话吗?如果身边的人不懂英文,你能充当他们的翻译吗?
你说你懂计算机,是不是把计算机当作打字机使用?是不是聊QQ多过搜集信息?是不是忙着偷菜、停车、打魔兽?是不是患有网络依存症,离开电脑离开互联网就无所适从、大脑一片空白?反过来,我让你用电脑查看股票行情,你知道去哪个网站查吗?如果我想得到某一方面的信息,你能够用最快地检索到我需要的数据吗?谷歌和百度的区别是什么?
如果看到这些问题你的头脑一阵阵发晕,那么我告诉你,你的同学并非“不如你”,而是你“不如人”。你那位同学之所以比你成功,是因为他掌握了正确的生存之道,他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科学地打理自己的钱财。相反,你不但不具备这些“成功”的基本要素,还把评判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弄错了。你的标准是:学历、英语、计算机,以及相貌。
不错,在常规的观点中,这几项确实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标准,但是这些绝对不是社会评判人才的标准。你说他“不如你”,是用死标准来评判鲜活的世界,本身就是错误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硬性规定谁比谁好、谁比谁好,只有谁比谁更适应。也许你肤如凝脂,可是到了非洲黑人那里,你就是最丑的;也许你是英语高手,可是面对一群不懂英语的日本人,你还是有口难言。同理,你的同学在这几个方面都不如你,但是在某些方面你不如他,而这些方面恰恰导致了你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P3-4
中国的很多家长吓唬不好好读书的孩子时,总爱说:“不好好学习,以后去拉板车。”有些孩子被吓住了,一门心思背书考试;还有一些孩子照样不喜欢读书,小小年纪就到社会上闯荡。多年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很多没有好好学习的孩子并没有去拉板车,而是靠做生意发财、靠炒股赚钱;而那些好好读书的孩子,虽然没有拉板车,却也未必过得很好。
于是,有人感慨:造化弄人;有人愤怒:读书无用;甚至有些人哀号:这个世界不公平。其实,这个讽刺的事实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颠倒过来思考。蒙牛老总牛根生曾经公开表示,有两句话让他终生难忘,第一句是“吃亏是福,占便宜是祸”,第二句是“要想知道,打个颠倒”。
有个经典故事可谓妇孺皆知,但不少人还是免不了重蹈覆辙。一位青年画家请教大画家门采尔:“我作一幅画只用一天的时间就够了,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用上一年的时间?”门采尔反问道:“你为什么不倒过来试试?”
曾国藩所率湘军与太平天国军作战,连吃败仗。幕僚草拟奏章,中有“屡战屡败”字样。曾国藩大为不悦,提笔改为“屡败屡战”。同样两词,顺序一换,战无不败的颓唐之师就变成了百折不挠的威武之师。
两个故事,一个道理:要想知道,打个颠倒。不管螺丝怎么设计,正向拧不开的时候,反向必定拧得开。山重水复,此路不通的时候,换换位,换换心,换换向,往往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有人说世界是平的,是吗?山不是凸在那里吗,峡谷不是凹在那里吗,谁能在原始森林或者大沙漠中如履平地?世界从来都不是平的,就算陆地平了,海洋也不答应。
有人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是吗?北极和南极之间根本就没法画条直线,“直达”的航班航线也都是弯的。你必须学会推翻最初灌输给你的那些理念,否则你只能钻进死胡同。
这本书就是要告诉你这个道理,世界不是平的,世界是颠倒的,是花里胡哨的,是光怪陆离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臭皮匠与诸葛亮之间有什么区别?一提到箭,臭皮匠想到的是砌多少铺子,砍多少竹子,铸多少模子;诸葛亮想到的是“草船借箭”。这就是颠倒的力量,打破思维定势,换角度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抛弃那些“想当然”。看似山穷水尽的地方,转过身去就是世外桃源;看似风平浪静的海面,也许藏着暗涌潜流。《颠倒看世界——史上最牛最酷的成功学》帮你推翻这些最容易扰乱视线、束缚思路的伪命题,开拓一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