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乌托邦(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编著者弗雷德·特纳。
本书正是探索这次非同寻常,且颇具讽刺意味的变革的第一本书。作者挖掘出那些在旧金山湾区的先驱者——斯图尔特·布兰德和他的“全球网络”鲜为人知的故事。1968年到1998年期间,通过《全球概览》、“全球电子链接(WELL)”和最终取得巨大成功的《连线》杂志,布兰德和他的伙伴们长期扮演着旧金山嬉皮士运动和新兴科技聚集区硅谷的中间人的角色。正由于他们富有远见的努力,反主流文化分子和科技人士一同重新定义了计算机的形象:计算机是解放自我的武器,计算机建筑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虚拟社区,计算机还让人们能更大胆地拓展社会的新疆界。
《数字乌托邦(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编著者弗雷德·特纳。
20世纪60年代早期,在美国大众眼中,计算机只是冷战中冰冷的机器,然而到了90年代互联网到来之时,计算机却呈现出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它们模拟出了一个数字乌托邦般的协同体,而这正是曾经最反对冷战的嬉皮士们的共同愿景。
《数字乌托邦(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正是探索这次非同寻常,且颇具讽刺意味的变革的第一本书。作者挖掘出那些在旧金山湾区的先驱者——斯图尔特·布兰德和他的“全球网络”鲜为人知的故事。1968年到1998年期间,通过《全球概览》、“全球电子链接(WELL)”和最终取得巨大成功的《连线》杂志,布兰德和他的伙伴们长期扮演着旧金山嬉皮士运动和新兴科技聚集区硅谷的中间人的角色。正由于他们富有远见的努力,反主流文化分子和科技人士一同重新定义了计算机的形象:计算机是解放自我的武器,计算机建筑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虚拟社区,计算机还让人们能更大胆地拓展社会的新疆界。
引言 V
第一章 计算机隐喻的政治变迁 001
封闭世界:被遗忘的开放性 008
科技与意识的反主流文化信仰 020
第二章 当布兰德与反主流文化和控制论相遇 033
生态学,另一种政治 037
控制论在艺术领域 039
综合设计师:马歇尔麦克卢汉与巴克敏斯特富勒 045
印第安人,嬉皮士和垮掉的一代 053
第三章《全球概览》中的信息技术 065
意识群体 071
《全球概览》作为一种网络化论坛 076
变革的工具 089
《全球概览》中所没有的 096
第四章 让“全球”数字化 105
让计算机“个人化” 108
自给自足的终结和共同进化的崛起 122
软件,黑客,以及反主流文化的回归 133
第五章 全球电子链接(WELL)的虚拟性与社区性 147
WELL是什么? 149
新的科技与经济网络 156
WELL—经济上的异质分层结构 160
虚拟社区框架的输出 167
变赛博空间为电子边疆 170
第六章 网络化的新经济 185
MIT——回到未来 187
创建全球商业网络 192
作为联网创业家的凯文凯利 206
原子代表过去,网络代表未来 212
第七章 《连线》 221
创办《连线》 224
新技术,新经济,新权利 228
《连线》中的“全球” 232
当新公社主义者遇上新右派 239
互联网即新千年 250
第八章 网络模式的胜利 257
未曾发生的反主流文化运动 261
联网模式下的文化创业精神 270
乌托邦的暗面 277
历史终结的终结 283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