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观与唯识互不相违的第一宝典!
《中观庄严论释》为佛学五部大论之中观学,具有重要价值。《中观庄严论释(上下)》(作者全知麦彭仁波切)由索达吉堪布经多年精心翻译而成,并细致讲解。
开显一切法无自性,犹如影像。
欲具备智慧者必不可少的殊胜宝典。揭示了中观与唯识互不相违的密意,并指明“在名言中唯识最胜,在胜义中中观为尊”的观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观庄严论释(上下)/藏传佛教五部大论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全知麦彭仁波切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揭秘中观与唯识互不相违的第一宝典! 《中观庄严论释》为佛学五部大论之中观学,具有重要价值。《中观庄严论释(上下)》(作者全知麦彭仁波切)由索达吉堪布经多年精心翻译而成,并细致讲解。 开显一切法无自性,犹如影像。 欲具备智慧者必不可少的殊胜宝典。揭示了中观与唯识互不相违的密意,并指明“在名言中唯识最胜,在胜义中中观为尊”的观点。 内容推荐 《中观庄严论释(上下)》(作者全知麦彭仁波切)综合了中观和唯识思想,是中观自续派和中观应成派之庄严论典。书中细致、系统地剖析大乘要义,开显一切法无自性,犹如影像,令后学者可轻而易举对整个大乘获得定解。 尤其《中观庄严论释(上下)》中揭示了中观与唯识互不相违的密意,指明了“在名言中唯识最胜,在胜义中中观为尊”的观点,是欲具备智慧者必不可少的殊胜宝典。 目录 中观庄严论释 第一所说支分 Chapter1 Chapter2 Chapter3 Chapter4 Chapter5 Chapter6 Chapter7 Chapter8 Chapter9 Chapter10 Chapter11 Chapter12 Chapter13 Chapter14 Chapter15 Chapter16 Chapter17 Chapter18 Chapter19 Chapter20 Chapter21 Chapter22 Chapter23 Chapter24 Chapter25 Chapter26 Chapter27 Chapter28。 Chapter29 Chapter30 Chapter31 Chapter32 Chapter33 第二所说论义 Chapter34 Chapter35 Chapter36 Chapter37 Chapter38 Chapter39 Chapter40 Chapter41 Chapter42 Chapter43 Chapter44 Chapter45 Chapter46 Chapter47 Chapter48 Chapter49 Chapter50 Chapter51 Chapter52 Chapter53 Chapter54 Chapter55 Chapter56 Chapter57 Chapter58 Chapter59 Chapter60 Chapter61 Chapter62 Chapter63 Chapter64 Chapter65 Chapter66 Chapter67 Chapter68 Chapter69 Chapter70 Chapter71 Chapter72 Chapter73 Chapter74 Chapter75 Chapter76 Chapter77 Chapter78 Chapter79 Chapter80 Chapter81 Chapter82 Chapter83 Chapter84 Chapter85 Chapter86 Chapter87 Chapter88 Chapter89 Chapter90 Chapter91 Chapter92。 Chapter93 Chapter94 Chapter95 Chapter96 Chapter97 Chapter98 Chapter99 Chapter100 Chapter101 Chapter102 Chapter103 Chapter104 Chapter105 Chapter106 Chapter107 Chapter108 Chapter109 Chapter110 Chapter111 Chapter112 Chapter113 Chapter114 Chapter115 Chapter116 Chapter117 Chapter118 Chapter119 Chapter120 Chapter121 Chapter122 Chapter123 Chapter124 Chapter125 Chapter126 Chapter127 Chapter128 试读章节 这里的“庄严”,有自性庄严、装饰庄严、开显庄严几种。中观远离一切戏论的本来意义,就是自性庄严;对此本来意义,通过各种推理进行严饰,叫做装饰庄严;中观原有的、隐藏的意义,通过不同的教证、理证开发出来,叫做开显庄严。就像一个人的身相非常美观却开显不出来,可以依靠明镜照出他本来的庄严面目一样。中观自性庄严的本来含义,通过这部论典,在世人面前完全可以开显出来,让无数的智者生起欢喜之心,因此,也可以将其称为庄严。 庄严的意思即是装饰、严饰。它为什么会成为中观的严饰呢?因为这部论典已经解释了中观自续派的一切观点,又解释了中观应成派的一切观点。总的来讲,它已经成为所有中观的开显者,所有中观的庄严。比如,珊瑚等装饰品系带在人的身上时,会使此人显得更加庄严,这就是所谓的美观庄严;有了明镜或者望远镜,原来看不到的东西,通过这种仪器完全能看得出来,叫做开显庄严。也就是说,依靠这部论典,完全能通达释迦牟尼佛所讲第二转般若法门的究竟意义。而具足断除人们相续中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以及从轮回中获得救护两种作用的善说,则被称之为“论”。这就是所谓的“中观庄严论”的含义。 “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文殊上师是指麦彭仁波切的金刚上师——蒋扬钦则旺波。后面结文的小字也明显讲到,当时蒋扬钦则旺波拿出了印度和藏地的很多讲义,让麦彭仁波切一定要给《中观庄严论》写一部注释。麦彭仁波切根据金刚上师的教言,按照金刚上师的吩咐写下这部注释。后来,交给他老人家的时候,蒋扬钦则旺波非常欢喜。正因为使金刚上师生起极大的欢喜心,并且宣说了中观方面的殊胜教言,由此才称之为“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 这部《中观庄严论释》写完以后,麦彭仁波切特意给蒋扬钦则旺波的侍者捎去一封信。这在麦彭仁波切著作中是没有的。去年,一位道友找到了这么一封信。在这封信中,对于麦彭仁波切如何依上师吩咐,把《中观庄严论释》自始至终全部圆满的道理讲得非常清楚。以后方便的话,我们可以把这封信翻译出来。从这封信里面可以了知,麦彭仁波切撰写这部论典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使他的上师欢喜。最后确实是,蒋扬钦则旺波显现上的确非常欢喜。 蒋扬钦则旺波认为,唯独麦彭仁波切具有这种智慧。当时,这部《中观庄严论》,不要说汉地和别的地方根本没有弘扬开来,在藏地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未能得到弘扬。麦彭仁波切写了这个注释以后,尤其是现在,宁玛巴大大小小的寺院里面,凡是有讲经说法的道场,都要讲《中观庄严论》。 麦彭仁波切的这部论典中,宣讲了很多显宗、密宗以及中观、因明的教言。真正想闻思的人,首先一定要好好地闻思《中观庄严论》,打开自己的思路,然后才能真正趋入佛教的教理大海之中。 从你们个人的角度来讲,应该请求上师三宝加持,在听闻过程中一定要听受圆满。学习《中观根本慧论》时,开始很多人比较精进,但是到了中间,个别业力比较深重的道友已经半途而废了,希望你们千万不要发生这种情况。 有关作者全知麦彭仁波切的生平,因为时间关系不在这里介绍。以前翻译的法王如意宝所写的《全知麦彭仁波切略传》中观庄严论释当中,麦彭仁波切对整个佛教的贡献,他无比的智慧、德学,有关这方面讲得非常清楚,希望你们认认真真地看。 下面讲顶礼句和立誓句。顶礼句中,第一个是对释迦牟尼佛的顶礼句;第二个是对文殊菩萨的顶礼句;第三个是对作者静命论师的顶礼句。 首先是对释迦牟尼佛的顶礼句。 宣说稀有缘起道,无与伦比殊胜者, 令解三有之束缚,佛陀释迦狮前礼。 这个顶礼句是谁作的呢?这不是静命论师作的顶礼句,应该是麦彭仁波切写《中观庄严论释》之前,先给释迦牟尼佛作的顶礼。因为《中观庄严论释》的讲义是麦彭仁波切作的,颂词则是静命论师造的。 第一个是对释迦牟尼佛的顶礼句——“宣说稀有缘起道,无与伦比殊胜者,令解三有之束缚”。讲《中论》的时候,我也三番五次地给大家提过,释迦牟尼佛说法的不共特点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宣说缘起道。 “缘起道”,胜义当中,将万法全部抉择为远离一切戏论;世俗当中,如梦如幻的业因果、前世后世、现在的一切所作所为等完全合理。这种万法的真理,也就是说,胜义当中不成立一切,世俗当中如梦如幻的现象完全成立,这就是所谓的缘起道。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有许多学者、智者,但在宣说缘起方面,释迦牟尼佛是无与伦比的,就像群星中皎洁的月亮一样,任何人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P3-5 序言 许多人常把”藏传佛教”与”密宗”混为一谈,殊不知后者只是前者的一部分。除了密宗,实际上,藏传佛教中还有显宗庞大的修学体系,其核心即是闻名遐迩的五部大论:戒律、俱舍、中观、因明、般若。 戒律,简单地说,就是怎样做个好人。所有”善”的教育,乃至起心动念、一言一行,无不包含其中。 俱舍,涵摄了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等丰富知识。 因明,又称佛教逻辑学。它通过严谨、透彻的推理,开启智慧、明辨是非,有助于生起理证的智慧。 中观和般若,是对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本质加以探索,前者研究的是宏观世界,后者则是微观世界。 藏地不管是哪个教派的寺院,只要稍具规模、比较正规,都会长年如一日地教授这种佛法教育。几乎每位藏族僧侣,一生中均需对此反复学习。 精通五部大论,大约要10~20年的时间。完成学业后,即可对佛法通达无碍,生起不随他转的信心。然而,遗憾的是,如此珍贵传统在其他地方极为罕见。为使汉地佛子深入了解佛法,1998年起,我发愿将五部大论翻译成汉文,并用汉语逐一讲解。 在此过程中,有人将我传讲的内容,根据录音做了整理。我本人十分感激,但由于事情繁多,无法抽出时间仔细校对,书中或有不严谨之处,在此向大家致以诚挚的歉意。 历史上,藏文版五部大论的讲解、注疏,不胜枚举,而汉文版的可谓前所未有。这套系列丛书,也许对你学习显宗教法能提供一点帮助。有了这个基础,再修密法就比较方便了。索达吉于柬埔寨吴哥窟 2013年11月15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