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云台山
话说当年湘西有一云台山,此山名为云台,意为屹立在云彩之间。但事实并不是如此,云台山地势险峻,山脚下就是平州城。
平州城本是一座富城,适逢咸丰年间,清政府无能,战乱四起,夷人入侵,捻军、粤寇为患。地处湘西的平州城就成了一座死城,静悄悄的,死气沉沉。
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个传奇又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上演了。这故事起因在一落魄之人。当晚,平州城一如既往的死气沉沉,大街上没有一个人影,只能从很远处听见打更人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不知道的人进城以后还以为是鬼在叫呢。
抬头一看,天空中的毛月亮闪着微光,这样的月光映衬了今晚的不平凡。怎么不平凡了?既然是天狗吃月了,那想必贪官早就把钱吃光了,要不然这打开平州城富裕的“钥匙”怎么没了呢?
“抢劫。”这一声打破了寂静的夜晚,也吵醒了正在一处破宅子里睡觉的一个人。
“谁他娘的在乱叫啊,连个觉都让人睡不安宁,亏着四爷没睡着,要不然就被你吵醒了。”那人骂骂咧咧地说道。
还没等那人躺下,两个官兵闯了进来。
“刚才是不是你抢劫?”官兵质问道。
“官爷,小人一直在睡觉,都没离开过这儿,怎么分身去抢劫啊?”那人回道。
“还敢狡辩,刚才孙寡妇说有人抢了她十两银子,肯定是你干的,快把银子拿出来。”官兵怒道。
那人心想,孙寡妇的脸皮可够厚的啊,就凭她还拿得出十两银子,真是吹牛不用交税,她什么都敢说了。得,这两个官爷也是为了那十两银子来的。“官”字两个口,看来四爷我是怎么都说不清楚了。
这人趁官兵不备,抽身就跑,既然说不过你,那干脆跑吧,免得一会儿逼我出手,跟你们打起来,打伤官兵这罪名可不小啊!
“一定是他抢了银子,把他抓回来。”两个官兵说着立刻追了上来。
这人是谁啊,此人名叫陈四,祖上是京城高官,说他祖上是“四世三公”,男疆真是一点都不为过。这要是搁到三国时期,那他就是一代枭雄袁绍。按理说,陈四也是名门之后,总应该有个大名,但是他在这平州城里一向以四爷自居,因此就没人记住他的大名了,都叫他陈四。
陈四的祖父官至兵部尚书。后来夷人入侵,为了巩固海防,朝廷派其下来协助林则徐镇守广东,后来林公被贬,夷人攻陷海防,陈尚书自杀报国。陈尚书死后,陈家家道中落,传至陈四这一代,家中香火便只剩下陈四这一棵独苗。
陈母无力养活陈家后人,便带着陈四辗转来到了湘西。恰巧那年天下名算宋九一正好在湘西。陈母听闻宋九一的大名,便苦苦哀求宋九一,想将陈家唯一的后人过继给他,陈四跟随宋九一总比跟随她一个妇道人家有出息。宋九一行走江湖并无子嗣,便将陈四收为义子。陈母将陈四过继给宋九一时,只求为陈家保留香火,恳求宋九一保留陈姓。宋九一乃是天下名算,又见陈家满门忠义,便答应了陈母的这一要求,之后宋九一便带着陈四云游四海去了,。
陈四爷自幼聪慧过人,跟随宋九一学了满身的本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仅如此,陈四跟随宋九一遍访名师,还学得了_身的功夫。
前些年陈四跟着宋九一过了些安稳日子。可惜好景不长,就在陈四爷而立之年,宋九一撒手离去。临死的时候,宋九一留下了一块玉牌送与陈四,并告诉陈四这块玉牌有大用,让他收好。
陈四遵照宋九一的遗言,将玉牌收好了。后来天下大乱,失去宋九一这个靠山的陈四成了孤儿,陈四爷无处安身,便辗转回到了湘西宋家老宅。但是宋家宅院被官府强行霸占,陈四便只好以一处破宅为家。有几次饥肠辘辘时,陈四都想当掉这块玉牌,但想起宋九一之言,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一咬牙扛了过来。这宋九一乃是天下名算,又怎会欺骗陈四,况且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所以饥肠辘辘的陈四没有当掉玉牌,而是将它小心收好了。
官兵追出来后,陈四跑到破宅子后面躲了起来。官兵没看见陈四,便傻乎乎地追了出去。经过这么一闹,陈四也睡不着了,点起火坐了起来。这对陈四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平州城里的官兵都是见钱眼开的家伙。再说了,眼下兵荒马乱,有银子就是大爷!
坐在火堆旁,陈四想起了宋九一送给他的玉牌,便从怀里掏出来,借着火光看了起来。陈四爷左看右看,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什么名堂,脾气一急,不禁破口大骂起来。
“这宋老头,临死前也不说清楚这东西有何用,只说有大用,什么大用啊,这不是要伤透四爷的脑子吗。”陈四爷本跟着宋九一学了满身的本事,照现在来说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这时候,饭都吃不上了,还哪里顾得上这些啊,因此四爷嘴里的不雅之言也就出来了。
撒完泼之后,陈四又将玉牌收好,这时候陈四爷恨不得自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刘伯温,能够掐指算出这块玉牌有何用。
陈四喜欢听说书。有时候饿得没饭吃了,就跑到茶馆去听人说书。他最喜欢的是朱元璋的故事,陈四爷也老是将自己比做朱元璋。说书人把朱元璋讲得是风生水起,陈四爷尤其喜欢朱元璋身边的大将和谋士,刘伯温是陈四爷最欣赏的人,他出谋划策,为朱元璋指点江山。
陈四欣赏朱元璋的魄力,地痞流氓打江山,平民草寇定四方。想他朱元璋不过是一介布衣,当过和尚要过饭,都能成就帝王霸业,我陈四乃是名门之后,又追随宋九一学了满身的本事,难道还不如一个布衣?再说了,当年朱元璋也是穷困潦倒,同我现在如出二辙,但四爷我好歹还有一块玉牌傍身,比他朱元璋强多了。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