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海告诉你(下我爱和谐海洋)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陆儒德
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爱护海洋,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未来。

《大海告诉你》是本类似海洋科普的读物,由我国“航海贡献奖”得主、著名海洋问题专家、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陆儒德编著。《大海告诉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 “神奇的蓝色水球”、下篇是“美丽的蓝色家园”,共计44章、40余万字。

《大海告诉你(下我爱和谐海洋)》为下册。

内容推荐

陆儒德先生的《大海告诉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 “神奇的蓝色水球”、下篇是“美丽的蓝色家园”,共计44章、40余万字。

《大海告诉你(下我爱和谐海洋)》为下册。

《大海告诉你(下我爱和谐海洋)》分为郑和航海告诉我们;孙文的蓝色梦想;角逐海洋的现代军舰等数章内容。

目录

第一章 郑和航海告诉我们

国家富强靠海洋

和平外交靠实力

国史之光“航海日”

第二章 悲壮的近代海军

惨烈的甲申沉戟

悲壮的甲午海战

无奈的丁丑自戕

邓公足壮海军威

第三章 严复境遇说明什么

留学西方求变革

文化差异两境地

愤懑弃军呼民众

第四章 孙文的蓝色梦想

国势强弱看海权

振兴中华需海军

蓝色梦想惜破碎

第五章 毛泽东的海洋大业

深谋远虑港台路

旅顺回归维主权

大国思维建海军

慎重决策定领海

眼望世界走大洋

指挥海战卫海防

第六章 角逐海洋的现代军舰

“海上卫士”驱逐舰

“海上武库”巡洋舰

“隐秘杀手”核潜艇

“海上巨霸”核航母

立体投送两栖舰

第七章 丰富多彩的海军外交

海上开放通世界

“海圻”远航塑海魂

环球航行展新貌

打击海盗显国威

海上阅兵建和谐

第八章 卫星升空造福人类

年轻的海洋科学

海洋科研国际化

海洋卫星显神威

中国“天眼”查海忙

“北斗”服务全人类

第九章 深潜“龙宫”探宝藏

深潜设备用途大

“蛟龙”号创奇迹

“大洋一号”建功勋

“电视抓斗”显神威

981平台呈“霸气”

第十章 “远望”大洋控‘神舟”

“远望”驰骋三大洋

南太平洋露锋芒

遥控“神舟”立新功

第十一章 匹夫有责爱海洋

海洋不是垃圾场

海洋失衡人遭灾

遏制灾害靠大家

全球行动保护海洋

第十二章 保卫神圣蓝色国土

利益冲突的海区

屡遭侵犯的海域

坚定保卫国土

第十三章 呵护祖国珍贵岛礁

祖国岛礁星罗棋布

岛屿诉说历史屈辱

各国为何疯抢岛礁

爱护岛礁千秋大业

第十四章 维护海上“生命线”

苦涩的“银河”号事件

不安全的海上“生命线”

第十五章 上海繁荣靠“上海”

发展的根基在于海

繁荣的动力在开放

持久的发展靠创新

第十六章 迪拜海上建“明珠”

忧患造就“异想天开”

面向大海走上繁荣之路

创新构建“波斯明珠”

第十七章 珍爱海洋管好海洋

海洋属于全人类

国际海域大家管

第十八章 再创中华海洋辉煌

古代的海上辉煌

今人的历史使命

试读章节

郑和幼年时,便在昆明滇池习水玩船,聆听祖父和父亲讲述横渡大洋朝圣麦加的故事,知晓海上航行的艰险。郑和是内宫太监,也是明皇朱棣的亲信,长期经历国事,具有战略视野,懂得海洋对国家的重要性。

郑和是明朝少有的经历了长期海上航行“下东洋”和“下西洋”的朝廷高官,他在对外交往中,深深体会到国家必须建立强大的海上威慑力量,以“扬威异域”,营造“四夷顺,中国宁”的周边安全环境。

郑和明白,他所执行的“赍赐航海”,实行“厚往薄来”,做的是“赔本买卖”,这种朝贡贸易非长久之计。虽然“下西洋”并非商业活动,但郑和力主在舰队保护下,开展平等交易的“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郑和从官商贸易和货物交换中,敏锐地发现了巨大的贸易商机。

当得悉朝廷要终止下西洋活动时,郑和向明皇谏言:“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而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

然而,封建朝廷对这些重要的海洋观念“听不懂”,便束之高阁,“下西洋”被当做“弊政”。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郑和伟业在中国航海史上成为昙花一现,“郑和之后竞没有第二个郑和”。中国迈进了大海,有了海权理论,有强大的海上实力,却不能成为海洋国家,这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15世纪初,在封建禁锢的王国里,突然驶出了一支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航行距离最远、持续时间最长的舰队,这是中国人在海洋上创造的惊世杰作。这一奇迹的出现,是明朝利用良好的和平环境和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契机,积极发展造船、港口、航海事业,努力提高综合国力的结果,是“永乐盛世”的体现。据《成祖实录》统计:永乐年间,共改、造海船2 860艘,其中计划下西洋用的新船2 228艘。孙中山先生感叹:“郑和竞能于14个月之中,而造成64艘之大舶,载运28 000人,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

郑和奉旨“下西洋”,将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心中十分清楚,欲实现明皇“耀威海外”的宗旨,必须依靠强大的海上实力,保证远航安全进行。所以,郑和亲自组织了一支举世无双的强大舰队,以应对各种复杂局面。一路上,郑和船队开辟航区、扫清航路、剿灭海盗、礼行天下,与沿途各国进行友好交往、和平贸易,是郑和海权思想的成功实践,为大航海时代绝无仅有的历史记录。

中国是“礼仪之邦”,奉行“以仁为本”的战争观。尽管郑和舰队“所向无敌”,具有“为所欲为”的实力,但郑和出使西洋,忠实地执行明皇“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的和平外交政策,从没有侵略过一个国家,没有建立一块殖民地,纯系友好的“和平之旅”,受到沿途各国的热情欢迎。

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可以发现,郑和航海的和平性质,彰显了人类的良知与理性。对比殖民者所走过的血腥掠夺、侵略和扩张道路,郑和的和平航海闪耀出灿烂的光芒。

中国走向海洋是历史的必然,建设强大海军是时代使然,但中国将会秉持郑和航海展示的“强不执弱”、“富不侮贫”、“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军事外交精神,在处理周边关系时,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务实外交政策,彰显中国政府“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中国致力于“和平利用海洋”,同世界人民共享海洋福祉。

航海先驱郑和是世界大航海运动的先驱者,他率领舰队七下西洋,致力于建立友好睦邻关系,保障周边和平环境;发展对外贸易,繁荣亚非经济;开展文化交流,促进友好往来;扶正祛邪,平息匪患内乱,发展远洋航海,促进世界交流,实现了国家间和平共处、民族间互谅团结、宗教间共尊和谐的大好局面。

郑和航海的起航时间,要比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早87年,比首先绕过好望角的达·伽马早92年,比进行环球航行的麦哲伦早114年。

郑和航海的宝船,是以上三位航海家无法比拟的。哥伦布的旗舰同郑和高耸人云的九桅十二帆的宝船并靠在一起,如同宝船上的一只舢板。

郑和下西洋的编队,多达208艘;哥伦布的最多17艘,达·伽马的最多20艘。

郑和宝船的吨位,约几千吨;哥伦布船233吨,达·伽马船400吨。

以上说明:备受世界推崇的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航海英雄,尽管为“世界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作出了杰出贡献,但他们的航迹只是在郑和开辟的航道上继续延伸。

历史贡献郑和开创的中国海上优势一直持续了5个多世纪,在世界海洋史上,郑和下西洋是光彩夺目的一枝奇葩,对催化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在中国和世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著名学者梁启超在百年前发表了《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感叹郑和“运用如此庞硕之艨艟,凌越方里,叹我大国民之气魄,询非他族所能几也”,“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中国历史上“前有司马迁,后有郑和,皆国史之光也”。

韩国学者崔在洙写道:“在15世纪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航海史之前,先有以东方为中心的灿烂的航海文明,欧洲的航海是在继承了东方的航海文明之后才得以发展起来的。这些装点古代及中世纪灿烂的东方航海文明的群星之中,郑和将军是最后一颗璀璨的明星。”P2-5

序言

我们国家海陆兼备,黄土地和蓝海洋共同滋养了中华民族,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中叶,中国航海事业始终雄踞世界前列,在海洋上创造了蓝色辉煌,并为世界航海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然而,中国长期处于“陆主海从”、“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自诩“天朝上国,富甲天下”,囿于高度集权的王朝统治,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根深蒂固的大陆文化体系、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窒息了民族的海洋意识与开拓精神,使中国无法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在明代,罢黜郑和航海是中国海洋史上的一道分水岭,中国的航海事业由顶峰跌落至谷底,沉沦了500多年,使中国坐失了走向海洋、引领世界的历史机遇,这是中华民族最为沉痛的遗憾与创伤。

海洋是一个连接世界的桥梁,任何沿海国家均以水为邻,逐水而达。世界各国无不遵循“走向海洋而繁荣,依靠海权而强盛”的发展规律。几乎所有大国的历史,均兴盛于海洋,又衰败于海洋。

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首举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他作为共和国首任元首,以新的视野来观察世界,剖析海洋、国家、海军间的关系,鲜明地指出:“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胜。”他力主“兴海权,振中华”,以适应靠海发展的历史潮流,建立海权保障,走向海洋。

然而,孙中山面临的是一个封建帝国遗留下的烂摊子,他根本无法整肃政府,推行海洋政策,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只落个“伤心问东亚海权”的结果,他的《国防十年计划纲要》只能是一个“蓝色梦想”。

中国历史上不乏具有“兴海权,振中华”理想的思想家、军事家,但受“陆主海从”国策束缚,加上疲于应付侵略战争和国内战争,国家根本无暇顾及海洋,也就失去了建设海军的基础。所以,尽管海军发展起伏跌宕,也曾经建立过相当不错的海军舰队,结果却悲壮地发生了马尾“甲申沉戟”、威海“甲午海葬”、江阴“丁丑自戕”的惨剧,中国舰队未能出海御敌决战大海,却消失在自己家园内。

新中国成立,开国领袖毛泽东放眼海洋,从历史教训、国际形势和未来发展出发,以灵活的策略粉碎了西方的封锁,搭建了通往世界的桥梁;他亲自调研、确定了领海宽度,捍卫了国家海洋主权;他以大国的思维建设海军,发展海上威慑力量,保卫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他重视发展造船工业和远洋航运,提出了建立“海上长城”和“海上铁路”的海洋战略思想,既要捍卫国家海洋安全,又要实现从海洋走向世界。毛泽东的海军战略思想,指引中国稳步发展海洋产业,为建设海洋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中国正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

当今世界尽管矛盾重重,战乱不断,但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处理国际海洋问题的基本法律文件,它解决了世界性的两大问题:

其一,将占世界海洋面积近65%的海域及其海底资源定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它属于全人类,任何国家和个人均不得占有其任何部分,不承认其主权和主权权利的主张或行使。这就避免了为争夺海洋资源而引发战争,即可以实现“今后公海无大战”。它要求各国承诺“和平使用海洋”,让人类共同维护海洋和平,共享海洋资源。

其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出:各国承诺“用和平方法解决争端”,“不对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进行任何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提倡“促进为和平目的进行海洋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制定了一整套强制执行的法律程序,对防止争端升级为战争,维护世界的和平、正义和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前海洋划界争端尖锐难解,是诲上战争的“导火索”,海洋划界争议中的“零和博弈”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人类会以理性和智慧解决海洋争端,海上“边界”可能逐渐被更现代化的、动态的、现实的、面向管理的“共同开发区”或“联合管理区”等新概念所取代,海洋管理朝向多元的(国家、国际组织、跨国企业)、共同参与的、功能式的新概念演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超越主权的“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新概念下,提供了最具建设性的解决办法,向海洋“全球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人类历史告诫人们,战争屠杀生灵,结怨滋生仇恨,制造历史悲剧。只有回归理性,遵照国际公约,和平解决争端,才能达到共赢目的。人类共处一个地球,同拥一个海洋,海洋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人类最后的美好家园。和平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和谐是和平的最高境界。让我们同世界人民一起,共同来营造一个求同存异、博大开放、共存同进的“和谐海洋”。

陆儒德

2011年8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3: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