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分为刑事责任的人权基础,司法公正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的法治本质,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四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举证责任分配与刑事审判模式改革,构建我国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立论基础,法治兴衰与社会主义命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法治的关联,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价值理念,对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人民内部矛盾的再认识等。
一、刑事责任的人权基础
刑事被告人人权的法律保障
举证责任分配与刑事审判模式改革
刑事被告人举证责任范围
刑事责任若干问题探析
死刑评价的几个基本问题
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立法与执法中的问题及对策
二、司法公正的制度保障
实现司法公正的几个基本问题
司法公正的实质及其价值评价
西方司法公正现实化的历史考察
实现司法公正的条件选择
实现司法公正的战略选择
论实现司法公正
构建我国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立论基础
上诉不加刑异议
论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
三、社会主义的法治本质
法治兴衰与社会主义命运
从观念的结合到现实的统一——法治与社会主义的关联
人治社会主义的终结与启示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法治的关联
儒家德治理念与当代中国法治的命运
依法治国与实现“三个代表”
用法律手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价值理念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
论毛泽东思想的和谐理念
公平与效率并重: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兼谈新时期发展、改革、稳定的价值基础
对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人民内部矛盾的再认识
构建和谐社会应处理好四种基本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