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五千年历史,扑朔迷离的众多未解之谜。每个未解之谜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震动古今的重大历史悬案而这些悬案也使得更多的人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与体验,也让更多的痴迷者体验到了探索历史真相之后的美妙感觉。还原历史真相,让后人了解一个真实的历史。
《历史其实不是那回事》选取了历史上悬而未决的谜案,综合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从女性、文化、帝王、军事等方面以全新的视角进行解读、审视,力图为读者朋友拨开历史重重迷雾,解析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还原那些历史背后不为人知的深层真相,为读者揭开一段段尘封的往事和谜题,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历史演进的轨迹。本书由东篱子编著。
被世人认定为风流成性的唐伯虎为何悲情一生?被传为千古佳话的杨门女将为何纯属虚构?被认定为只有女人的女儿国为何却有男人的存在?梁代开国皇帝萧衍痴心向佛,宁愿当和尚也不愿做皇帝,他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一直以来被后人冠以“宽厚仁慈”表率的刘备而今为何成为一个阴谋家?一直被认为是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为何没有摆过空城计?戎马一生的李广将军为何一生未被封侯?自古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誓言为何会被打破?为何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美好爱情却成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
历史迷雾的背后究竟会给世人呈现出一个怎样的真相呢?
时光飞逝,沧海桑田,那些曾经让人们口耳相传的人物与故事,在当今,我们又给予了它们一个全新的定位、全新的解读。为了还原历史真相,为了让后人了解一个真实的历史,我们特此编撰出版《历史其实不是那回事》一书,本书选取了历史上悬而未决的谜案,综合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从女性、文化、帝王、军事等方面以全新的视角进行解读、审视,力图为读者朋友拨开历史重重迷雾,解析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还原那些历史背后不为人知的深层真相。
《历史其实不是那回事》为读者揭开一段段尘封的往事和谜题,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历史演进的轨迹。本书由东篱子编著。
第一章 千古佳话纯属虚构
1.嫦娥奔月的故事真相
2.春申君何来君子之称
3.孟姜女哭长城是真的吗
4.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爱情佳话的破灭
5.刘关张并未“桃园三结义”
6.秦少游娶苏小妹是子虚乌有
7.杨门女将纯属虚构
8.唐伯虎是风流才子还是悲情才子
9.女儿国也有男人
第二章 一世骂名难成定论
1.秦始皇在历史上是有功的
2.王莽未必是个不得了的坏人
3.曹操是奸贼还是英雄
4.“暴君”杨广对历史的客观贡献
5.唐高宗不是窝囊废
6.张献忠——七杀碑背后的争议
第三章 红颜祸水是真实还是谎言
1.妲己误国谁之责
2.烽火戏诸侯,褒姒无责
3.西施亡吴,不足为据
4.三国第一奇女子貂蝉
5.唯一的女皇——武则天
6.杨玉环和亡国祸水
7.冲冠一怒是否为红颜
8.顺治帝不爱江山爱美人
第四章 追寻文化迷踪 叩问悠久渊源
1.玉帝和王母的关系
2.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3.蒙汗药的由来
4.驸马与帝王女婿
5.乌纱帽不是官位的专称
6.皇帝下诏书未必都用“奉天承运”
7.“汗血宝马”并非流汗如血
8.杜康并不是酿酒的鼻祖
9.“五马分尸”不等同于“车裂”
10.《长恨歌》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
11.臣子见皇帝都要下跪吗
第五章 戳穿弥天大谎探索被掩埋的真相
1.退避三舍是一场高明的大陷阱
2.是谁烧了阿房宫
3.李广难封有原因
4.诸葛亮没有摆过空城计
5.徐庶进曹营,一言未发是妄言
6.“少林十三棍僧助唐王”的故事是真的吗
7.李唐王朝真是李重耳的后裔吗
8.宋高宗赵构才是杀岳飞的真凶
9.狸猫换太子之谜
10.明朝真是亡于人祸吗
第六章 解析悬疑人物洞悉历史深处
1.孔子其实文武双全
2.刘备是个阴谋家
3.宋江是投降派
4.王导真是晋朝忠臣吗
5.西天取经第一人不是唐玄奘
6.脸不黑的包青天
7.李自成兵败后的生死之谜
8.李秀成是不是叛徒
9.蒙哥到底是怎么死的
10.徐达真是吃蒸鹅死的吗
11.曾国藩为何没有称帝
第七章 开启绝密档案解读帝王之谜
1.越王勾践到底有没有卧薪尝胆
2.赢政是否有纯正的秦王血统
3.汉高祖刘邦的身世之谜
4.汉献帝真是无能之君吗
5.晋武帝传位于傻太子之谜
6.“和尚皇帝”梁武帝的死因之谜
7.朱元璋父母坟地的传说和真相
8.雍正帝嗣位之谜
9.同治帝死因之谜
10.光绪皇帝死因之谜
第八章 拨开重重迷雾探究军事内幕
1.牧野大战的发生地点解析
2.孙武到底有没有著《孙子兵法》
3.罗马皇帝有没有派使节访问汉朝
4.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吗
5.杨家将战辽是真是假
6.岳家军为何没能直捣黄龙府
7.谁埋葬了北洋水师
8.石达开在生命垂亡之际并没有写神秘信函
9.清政府为何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
10.杨虎城死因真相
参考书目
随着《唐伯虎点秋香》、《风流才子唐伯虎》等影视剧的热播,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唐伯虎给人留下的就是一位才华卓著、风流倜傥、纵情山水的潇洒公子哥儿形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世的人们似乎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了唐伯虎风流成性的评价之中。然而,真实的唐伯虎却并不是像影视剧中所描述的那般,也不是像人们所津津乐道传颂的那般是一个妻妾成群、腰缠万贯、荒唐风流的富豪。实际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歪曲了唐伯虎的本来面目,也可以说是杜撰,或者说是给名人制造绯闻,真实的唐伯虎的确很有才华,但他却并不风流,而是一个悲情才子。他仕途受挫,穷困潦倒半生,妻子弃他而去,红颜知己又先于他香消玉殒,最终他在孤独与贫困中终老一生。
历史追踪
唐伯虎,名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公元1470年3月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公元1524年1月7日)。出身商人家庭,父亲为唐广德;母亲是邱氏,自幼聪明伶俐,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16岁参加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他的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而家境也从此衰败下去,后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苦读诗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心态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对仕途心灰意冷,后期以卖画为生。正德年间曾应宁王朱宸濠的邀请赴南昌为其效力,但后来却发现宁王有不轨之心,于是装疯卖傻,而后离开了。唐伯虎晚年生活十分穷困,有时甚至依靠朋友的接济生活,54岁即病逝。
解读真相
那么,我们为什么说唐伯虎的一生充满悲情呢?
1.科场舞弊。绝望仕途
上文中,我们说唐伯虎在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解元”是中国唐代对乡试第一名的称谓),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可谓是人生得意。然而,在他得意之时,人生的挫折也相对伴随而来。
在唐伯虎参加乡试时,文章写得非常出众,当时的主考官梁储对其十分欣赏。后来,梁储拿着唐伯虎的文章给礼部侍郎、学士程敏政欣赏。程敏政读完后也觉得文章写得十分精彩。而赶巧的是,在朝廷举行的会试中担任主考官的官员也正是程敏政。唐伯虎与江阴富商的公子徐经一同赴京赶考,两人多次前往程敏政家去拜访。然而,徐经却趁此机会收买程敏政府上的家童,考试之前就得到了会试的考卷。然而,巧合的是,那一年会试的题目出得极为冷僻,除了唐伯虎与徐经两人之外,考生们都难以答出考题。据说,程敏政拿到这两份出色的答卷时,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这必是唐寅与徐经的。”结果,这句话被一些平时忌恨程敏政的人们听到,于是纷纷启奏皇上,均称程敏政受贿泄题,若不严加追查,将有失天下读书人之心。皇帝听后大怒,将程敏政、徐经和唐伯虎打人大牢。徐经入狱后经不起严刑拷打,招认买通程敏政的家童泄题一事,并说将窃取试题泄露给了唐伯虎。后刑部、吏部会审,徐经又推翻自己的供词,说那是屈打成招。皇帝下旨“平反”,将程敏政和唐伯虎释放出狱。唐伯虎出狱后,被谪往浙江为小吏。然而,唐伯虎感到十分不耻,于是没有上任。而在此时,本以为可以飞黄腾达成为官太太的妻子一听说此事,希望落空,与唐伯虎大吵一场,拂袖而去。
不利的事情总算是过去了,但这件事在唐伯虎心中留下了长久的印记,他对仕途感到十分绝望,遂决定将自己的后半生寄情山水,游历名山大川,决心以作诗文书画终其一生。
2.半生癫狂
正德九年,明宗室宁王朱宸濠以高薪聘请唐伯虎到南昌为其效力,宁王的此举唤起了唐伯虎进取的一点政治理想,于是唐伯虎前去为其效力。然而,令他想象不到的是,宁王之所以以优厚的俸禄聘请他,并不是因为他不可多得的才华,而是为自己以后的谋反网罗人才。此时,唐伯虎意识到,自己无论怎样也不能卷人这场政治斗争中,弄不好会成为殉葬品,于是,在别无他法之下,唐伯虎开始装疯卖傻,露其丑秽,宁王不能忍受自己招来的人才竞如此粗俗不堪,于是,便将他解雇了。终于,唐伯虎逃脱了这场斗争的旋涡。
优厚的俸禄不能拿,唐伯虎没有其他谋生之路,最终还是做起了自己的老本行,靠卖字画为生。依靠自己的才子之名,字画也能卖得好价钱,小有积蓄的唐伯虎此时在一个山水秀丽的地方盖起了一座简陋的栖身之所——桃花坞。P29-32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沉淀着无数的奥秘。它犹如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记载着数不清的历史悬案与迷踪,吸引了无数的探索者和研究者。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部浩大的中国史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难以解开的历史之谜,使得后人对于一些谜案至今依然是众说纷纭,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为中国历史增添了无限的魅力,不断地吸引着人们去探索一个个被后世掩盖的真相,也能让我们从中悟出历史留给我们的许多启示。
爱因斯坦说过:“探索奥妙对于人类而言,是最为美妙的事情。”的确,5000年历史源远流长,众多未解之谜扑朔迷离。可以说,每个未解之谜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震动古今的重大历史悬案,而这些悬案也使得更多人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与体验,也让更多的痴迷者体验到了探索历史真相之后的美妙感觉。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历史学家的潜心研究与探索,使得很多千古悬案得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才发现真实的历史要比人们口耳相传的历史要有趣很多、复杂很多。
被世人认定为风流成性的唐伯虎为何悲情一生?被传为千古佳话的杨门女将为何纯属虚构?被认定为只有女人的女儿国为何却有男人的存在?梁代开国皇帝萧衍痴心向佛,宁愿当和尚也不愿做皇帝,他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一直以来被后人冠以“宽厚仁慈”表率的刘备而今为何成为一个阴谋家?一直被认为是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为何没有摆过空城计?戎马一生的李广将军为何一生未被封侯?自古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誓言为何会被打破?为何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美好爱情却成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
历史迷雾的背后究竟会给世人呈现出一个怎样的真相呢?
时光飞逝,沧海桑田,那些曾经让人们口耳相传的人物与故事,在当今,我们又给予了它们一个全新的定位、全新的解读。为了还原历史真相,为了让后人了解一个真实的历史,我们特此编撰出版《历史其实不是那回事》一书,本书选取了历史上悬而未决的谜案,综合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从女性、文化、帝王、军事等方面以全新的视角进行解读、审视,力图为读者朋友拨开历史重重迷雾,解析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还原那些历史背后不为人知的深层真相,为读者揭开一段段尘封的往事和谜题,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历史演进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