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家长、大学生和决策者而言,《全球拍卖》是一本必读书。它对一个最为重要的矛盾提出了讨论。我们反复向我们的孩子们传递这个信息:‘学习,拿到大学学位,找份好工作,然后你就会过上好日子。’而且,决策者增强了其旁敲侧击的鼓声,坚持告诫民众,要想立足于我们经济竞争对手的前面,(我们的人民)就有必要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但是这样的声言对于许多个人来说已经变成了陈腔滥调,它们已经与收入的停滞和暗淡的工作前景产生了严重的格格不入。本书作者(菲利普·布朗)解释了在虚辞与现实之间是如何发生了这种戏剧性的破裂,以及我们有可能如何重新构建另一个别样的未来,在那样一个未来的社会,教育将会变得富有意义,且能够凭其本身的权利履行其应尽的职责。”
《全球拍卖》探讨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对工作和收入的“破碎承诺”(brokenpromise)问题。接受更多更好教育就能带来好工作和高收入,这是教育曾经给人的“承诺”,但在大学生越来越多的今天,这样的“承诺”已没有了往日的价值,也可能无法兑现。按照作者的观察,劳动市场正在上演两极化的“拍卖”。在顶尖大学受教育的精英继续留在市场顶端,企业为争取他们,愿意支付高价薪水,就犹如增价拍卖。相反的,一般大学的毕业生没那么受市场青睐,在劳动市场上不得不压低薪水来换取就业机会,这就像是一场价格越标越低的荷兰式拍卖(DutchAuction)。当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他们期待毕业后从事专业、管理阶层的工作,但一个国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当白领。这也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它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法,如何迎战这个挑战值得关注。
《全球拍卖》由菲利普·布朗等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