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成吉思汗(原著为蒙古人入侵三部曲第1部)/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苏联)瓦西里·扬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在两百名骑着精壮烈马的剽悍骑手的陪同下,花剌子模摩柯末苏丹之子——钦定继位者扎兰丁·蒙布尔尼正在广袤的卡拉库姆大沙原上狩猎。这些骑手都肩负着一项秘密指令——密切护视扎兰丁,千万不要让他越出花剌子模的国界。他们呈半圆阵型向前推进,黄羊和野驴被驱赶进了一片沙丘。仆人们早已在沙丘里搭起白顶黑围的小型帐篷,他们正忙得热火朝天,为狩猎者们准备着丰盛的晚宴。

随着春天的到来,温暖的阳光融化了残存的积雪,第一批稀疏的花儿正含苞待放。不料,在年轻的汗狩猎的第三天,天气却突然阴沉了起来。一阵来自北方钦察草原的寒风呼啸而过,漫天的风雪随之而来。

扎兰丁骑着一匹暴烈的良驹,兴奋地追逐着一只受伤的雌黄羊,浑然不知自己已脱离大部队。那只黄羊一瘸一拐地逃窜着,不时回头看一眼身后的猎手。眼看猎物已近在咫尺,那只黄羊突然一个急转弯,向着草原飞速逃去。扎兰丁怒不可遏,奋力催促早已大汗淋漓的骏马,同时拉开手中的良弓,瞄准了那只黄羊黑色的尾巴。

黄羊终于在扎兰丁的箭下一命呜呼,随后被挂在马鞍上。与此同时,大地已被积雪覆盖,怒风在扎兰丁的耳边肆意呼啸。这时他才发现,自己迷失了方向。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自己坚持不了几天就会被冻成冰块。无奈之下,他只能牵着马在狂风暴雪中艰难前进。无边的黑色吞噬了大地,扎兰丁好不容易才给爱马盖上了马被,自己则原地坐下,在刺骨的寒冷中熬过了一夜。

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的时候,暴风雪才渐渐平息。沙原的积雪慢慢融化,在沙丘间汇成了一条条细流。这时,扎兰丁看到了不远处立着的路标。在这座由树枝和骨头堆成的路标旁,他看到一条宽广的道路——或许是这浩瀚沙原中唯一的一条。扎兰丁欣喜不已,立即起身上马。在沙丘间的一道泥土谷地中,他终于看到了四个破破烂烂、冒着炊烟的帐篷。

听到犬吠声,一位年事已高的突厥游牧民从帐篷中走了出来。他从容不迫地走到扎兰丁面前,一手抓紧披在身后的羊皮上衣,一手礼貌而殷勤地拉了拉马缰。

“尊贵的骑士老爷,如果不嫌小人家中简陋,不妨进去坐坐!”老人热情地说道。看到扎兰丁光鲜的衣着,老人惊叹不已:无论是剪裁考究的上衣,还是大红厚绸子缝成的灯笼裤,肯定都是出自名家之手。那匹宝马更是万中无一的良驹,只有高贵的苏丹才能乘骑。

“萨里亚姆!你这儿有没有燕麦?我愿意付双倍价钱。”

“穷山恶水的地方,粮草比金币更珍贵。不过对于您的要求,我将一一照办。宝马也不必吃燕麦了,我有精磨的小麦……”

旁边的帐篷里传来妇女们磨小麦的声音。  “喂。快出来把老爷的马牵走!”

帐篷里跑出两个妇女。她们罩着半透明头巾,脸部被头巾的一角遮挡,身着及地长袍,胸前挂着的银饰和银币叮当作响。她们分别走到马头的两侧,抓住缰绳将马牵走。扎兰丁走进温暖的帐篷以后,看到了地面中央生起的篝火,燃烧的树枝冒着油脂。在帐壁下的毡子上,直挺挺地躺着一个人。此人蓄着长须,面色苍白,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看上去虚弱极了。听着他一紧一慢的呼吸,扎兰丁猜测,这个病人似乎正在与死神进行最后的抗争。

垂死之人的脚边坐着一位蓄着长须的苦修者。他头戴高高的尖顶帽,帽上围了一圈白布带——这是哈吉的标志。他上身穿着宽大的长袍,上面打满了五颜六色的补丁。

“萨里亚姆一阿来科姆!”扎兰丁打了声招呼,然后挨着病人坐在了毡子上。一个额头被面纱遮住的女奴爬起来,替他脱下脚上湿漉漉的靴子。扎兰丁自己又解下挂着腰刀的皮带,放在身旁。

“你是什么人?”扎兰丁问苦修者,“从装束来看,你一定去过很遥远的地方吧?”

“我云游四海,只为在谬论的潮水中泛起真理之舟……”

“你叫什么名字,接下来又要去哪里?”

“我叫哈吉·拉希姆,因为曾在巴格达求学的缘故,也有人叫我巴格达迪。那些教授过我的老师,无一不是人格崇高、胸怀宽广、学识渊博的人。我的研究方向广泛,曾阅读过大量阿拉伯文、突厥文、波斯文和古老的巴列维文写成的史书。不过这些都是我成年以后的事了,童年留给我的只有悔恨……”

扎兰丁不禁皱了皱眉:

“你到底要去哪里?此行又有何目的?”

“我要走遍被海洋环绕的广袤大陆,我要让我的足迹遍布每一座城市、每一片沙漠和绿洲,我要寻找那些胸怀伟大抱负、义无反顾的勇士。我要目睹那些足以载入史册的伟大事件,我要拜访那些真正的英雄与信徒。我的下一个目的地是玉龙杰赤。听说,那里是花刺子模,乃至整个世界上最美丽和富饶的城市。人们告诉我,在那里不仅能结识很多学识渊博的贤者,更有机会见到建造这座梦幻之都的能工巧匠……”

“你想不想结识那些在沙场上骁勇善战的英雄?”扎兰丁问道。他略作沉思,又补充道:“你能否用热情的诗歌描绘他们的丰功伟绩?你能否写出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你的诗歌能否同时让那些征战沙场的骑士和行将就木的老人备受鼓舞?”苦修者吟诗作答:

鲁杰吉固是诗中之仙。

我同样不是等闲之辈。

他双目失明,用一支笔留名青史,

我云游四方,用一首诗催人泪下。

这时,主人拖着扎兰丁捕获的那只黄羊走进帐篷。黄羊被剥了皮,内脏也已掏干净。

“我想割下些肉,让女人们为骑士先生准备晚餐,您看怎么样?”

“一起吃!统统吃掉!”扎兰丁回答道,“我可不是伯克手下的猎人。我是伯克的儿子,无需向伯克进贡猎物……”说完这话,他拔出短剑,从黄羊背上割下几条嫩肉,用铁条插好,放在篝火上烤了起来。

主人吩咐女人们把黄羊拿走后,便在客人们身旁就坐。他轻抚胡须,随口问了些客套话:身体怎么样了?精力恢复了吗?身上冷不冷?双亲还在不在?

扎兰丁依照习俗,也同样回问了对方,然后才试探性地询问:

“恕我冒昧,请问这是谁家的帐篷,这儿又是哪里?”

“这是我的帐篷,一个昼夜的路程就能抵达通往涅萨城的商道。我是这大漠里的普通游牧民,人们都叫我科尔库德一却班。”P5-7

目录

第一章 牵着毛驴的苦修者

第二章 在游牧民的帐篷中

第三章 悍匪

第四章 铜币变金币

第五章 回忆中的小院门

第六章 昔日恩师

第七章 噩梦之晨

第八章 向伊斯坎德致敬的“努巴”

第九章 凶神

第十章 缝在斗篷上的影子

第十一章 慷慨的商人

第十二章 王后的阴谋

第十三章 后宫的囚徒

第十四章 噩耗

第十五章 在扎兰丁的花园里

第十六章 讨伐钦察草原

第十七章 来历不明的敌人

第十八章 蒙古人准备进攻

第十九章 远道而来的东方使团

第二十章 夜谈

第二十一章 使臣口中的大汗

第二十二章 向大汗汇报

第二十三章 大汗的不安之夜

第二十四章 帐篷里的忽兰哈敦

第二十五章 屈指计时

第二十六章 失踪的驼队

第二十七章 不斩来使

第二十八章 逆鳞

第二十九章 战术的写法

第三十章 以守为攻

第三十一章 库尔班-吉兹克当上了骑兵

第三十二章 战斗打响

第三十三章 利剑是战士的护身符

第三十四章 不羁的帖木儿-灭里

第三十五章 蒙古人穿越大漠

第三十六章 不花儿被围

第三十七章 不花儿不战而降

第三十八章 美好的怯绿连河

第三十九章 投降可耻

第四十章 权贵出卖撒麻耳干

第四十一章 摩柯末四处溃逃

第四十二章 在宽田吉思海的海岛上

第四十三章 库尔班的归乡之旅

第四十四章 库尔班寻亲

第四十五章 秃儿罕哈敦出逃

第四十六章 扎兰丁宣战

第四十七章 申河之役

第四十八章 当上录事的苦修者

第四十九章 “黑骑士”

第五十章 听苦修者讲故事

第五十一章 成吉思汗诸子不和

第五十二章 哈拉-孔恰尔为故事写上结尾

第五十三章 玉龙杰赤之围

第五十四章 哈拉-孔恰尔在“长忘塔”

第五十五章 少年拔都汗

第五十六章 大汗之旨

第五十七章 向“唯一主宰”报告

第五十八章 最后的海洋

第五十九章 在阿兰国和钦察草原

第六十章 鞑靼营地

第六十一章 流浪汉普洛斯吉尼亚

第六十二章 基辅惴惴不安

第六十三章 速不台的计划

第六十四章 涅卜儿河畔

第六十五章 同仇敌忾

第六十六章 哲别的阴谋

第六十七章 速不台准备迎战

第六十八章 战斗打响

第六十九章 恶仗

第七十章 尸骨上的宴饮

第七十一章 班师回朝

第七十二章 长春真人

第七十三章 长生之术

第七十四章 蒙古人归乡

第七十五章 成吉思汗执意出征

第七十六章 蒙古人的足迹

第七十七章 又见撒麻耳干

第七十八章 重逢苦修者

第七十九章 终章

声明

序言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是东方出版社精心选编、外国人所著的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丛书。为使广大读者全面了解本套丛书,我们对丛书的价值、选篇的意旨及其他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一、为什么选外国人的著作

1.不一样的观察视角,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同时也能让读者看到不一样的历史人物形象。本套丛书作者均为外国人,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底蕴,决定了他们会有不同于中国人的思维逻辑,以及价值观、历史观和世界观。每种人选图书均视角独特,论据丰富,论点独到,与中国人写的本国历史名人传记相比,自是独具匠心、别具一格。例如,内藤湖南在《诸葛亮》一书中,提出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新观点:曹操不是败给了刘备和孙权,而是败给了孙、刘集团的少壮派诸葛亮、周瑜和鲁肃等人;麦美德在《费起鹤及孔祥熙》一书中,揭示了义和团运动非理性并值得反思的一面;等等。

2.很多作者都与传主有时间或空间上的交集,因而使得叙述内容更有历史真实感。这些外国人对传主的实际情况或亲眼所见,或亲耳所闻,他们是一些重大事件的参与者、见证人;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读者可以了解到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情形。例如,在《康熙大帝》一书中,白晋、张诚等人披露了大量皇室信息,这些资料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历史价值。

二、关于“中国人”的说明

本丛书认定“中国人”的标准是以“中华民族”为前提,是按照民族与历史兼顾的原则,只要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中属于中华民族、华夏民族的人,都认定为“中国人”。因此,丛书所涉及的人物如成吉思汗、拔都汗等,都在中国人之列。

三、关于语种及版本的选取

本套丛书涉及的作者国别多、语种多,例如《成吉思汗》、《拔都汗》等根据俄语翻译而成,《鲁迅》、《袁世凯》、《诸葛亮》等根据日语翻译而成,而《康熙大帝》根据法语翻译而成,《李鸿章》、《慈禧》、《曾国藩》、《孙中山》等根据英语翻译而成。毋庸置疑,诸多语种给我们的编译工作增添了不少难度,但是我们集中各语种专业人员,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力争将原著的风貌完整地呈现给读者。

四、关于原著的观点问题

显而易见,由于受原著作者的历史观、立场和个人好恶的影响,作者对传主及相关历史事件的评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观点或许与现在普遍流行的观点有出入,本着多角度还原历史与多方面观察历史的原则,我们认为这些不一致是难能可贵的。为了尽量尊重原著,对于作者的观点我们一般不进行任何修改,相信读者诸君自能分辨真伪对错。

峥嵘岁月,欣然飞过,我们力争奉献一份最好的精神食粮,以飨读者;但是,由于学识和专业水平有限,书稿无疑会存在一些缺陷、瑕疵,我们期待着读者诸君一一指正。

编译者

2014年6月

内容推荐

《成吉思汗(原著为蒙古人入侵三部曲第1部)》是作者瓦西里·扬,花费数年时间,经过对蒙古大军入侵过的中亚与伏尔加河流域的人文、地理的实地调查,然后在精研历史的基础上呕心沥血而成的巨作,是《蒙古人入侵三部曲》的第一部,主要讲述了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大军西征的种种事迹,再现了弯弓射下的帝国——蒙古帝国的崛起、创建和发展的全过程。

编辑推荐

历史上的成吉思汗嗜血凶残,蒙古铁蹄曾遍踏中亚和东欧,杀戮过亿,成吉思汗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影响深远,13世纪的蒙古西征事件是当时历史上最为震撼世界的一段传奇,从中亚到东欧、到俄罗斯、到阿拉伯半岛,蒙古铁骑战无不胜、所向披靡,曾令许多民族与国家闻风丧胆,留下长久挥抹不去的记忆。瓦西里·扬编著的《成吉思汗(原著为蒙古人入侵三部曲第1部)》为其中第一部,主要记述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大军第一次西征的事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7: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