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刘历兵编著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比较优势动因分析--基于新李嘉图模型的开发与应用》旨在进一步推进新李嘉图模型拓展构造的同时,推动测度贸易流动的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框架的持续改进和完善,增强刻画贸易流动的理论框架自身的解释现实能力,研究比较优势动因载体(分工与贸易模式)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从而有效指导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流量分析广泛应用的实证研究。
刘历兵编著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比较优势动因分析--基于新李嘉图模型的开发与应用》在充分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拓展新李嘉图模型深入挖掘比较优势动因,并以此为实证基础分析了决定我国产业层次贸易流动的若干动因,随后定量测算了承载比较优势动因的国际分工模式、贸易方式及其对应的产业链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比较优势动因分析--基于新李嘉图模型的开发与应用》进而在定性与定量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后危机时代中国平衡增长方向。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难点和创新
1.3.1 研究难点
1.3.2 创新之处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
2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轨迹
2.1 完全竞争条件下外生比较优势理论评述
2.1.1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2.1.2 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及其发展
2.1.3 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2.2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比较优势理论评述
2.2.1 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
2.2.2 外生技术差异与比较优势
2.2.3 内生技术进步与比较优势
2.2.4 需求偏好与比较优势
2.2.5 运输成本的影响
2.2.6 新贸易理论不足之处
2.3 新李嘉图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2.3.1 可应用于实证的理论的出现
2.3.2 深入刻画至产业层次分工结构
2.3.3 整合技术、要素禀赋及制度动因
2.4 本章小结:历史脉络与研究起点
3 新李嘉图模型开发
3.1 模型基本原理
3.1.1 比较优势本质
3.1.2 模型蕴涵的基本逻辑
3.2 比较优势动因剖析
3.2.1 全要素生产率
3.2.2 有效要素禀赋
3.2.3 制度因素
3.2.4 广义地理
3.2.5 差异化需求
3.2.6 动态化考量
3.3 抽象假设
3.3.1 不同学派的模型假设对比
3.3.2 模型的基本假设
3.4 理论模型推导
3.5 理论意义
3.5.1 整合经典李嘉图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
3.5.2 比较优势理论和需求理论的新结合
3.5.3 引入新贸易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思想
3.5.4 为实证检验提供科学的数理模型
4 我国比较优势及其动因演化轨迹
4.1 对外贸易发展轨迹
5 我国比较优势动因定量分析
6 比较优势动因载体的经济拉动作用测算
7 中国经济平衡增长的演进方向
8 发挥比较优势推动贸易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