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力的建设问题,是一个关系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宏大工程。从思维方式到文化形态,从人才生长到设施建设,从精神世界到物质投入,从对内方面到对外方面,从指导方针到事业部署,涉及多领域、多层次的一系列复杂问题。相信我们一定能够逐步前进,取得应有的成绩。张胜友、粟博莉主编的《文化的力量(中国现当代卷)》精选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那些对于人类精神、思想、文明以至历史的变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的文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化的力量(中国现当代卷)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张胜友//粟博莉 |
出版社 | 红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文化力的建设问题,是一个关系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宏大工程。从思维方式到文化形态,从人才生长到设施建设,从精神世界到物质投入,从对内方面到对外方面,从指导方针到事业部署,涉及多领域、多层次的一系列复杂问题。相信我们一定能够逐步前进,取得应有的成绩。张胜友、粟博莉主编的《文化的力量(中国现当代卷)》精选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那些对于人类精神、思想、文明以至历史的变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的文章。 内容推荐 《文化的力量(中国现当代卷)》精选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那些对于人类精神、思想、文明以至历史的变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的文章,奉献给追求美好精神家园的读者。 张胜友、粟博莉主编的《文化的力量(中国现当代卷)》是“力量”与“美”的结合,他将让今天的读者在阅读时被力量震动,被美感动,获得透彻的心灵洗礼。 目录 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林觉民·与妻书 严复·读经当积极提倡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节选) 罗家伦许德珩·五四宣言(白话版及文言版) 陈独秀·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 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高君宇·自题诗 丰子恺-渐 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 鲁迅·范爱农 傅斯年·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 老舍·济南的冬天 沈从文·街 陶行知·中国的人命 朱光潜·慢慢走,欣赏啊! 何其芳·雨前 闻一多·五四断想 巴金·我的幼年(节选) 李叔同·南闽十年之梦影(节选) 林语堂·人生的乐趣 梁实秋·旅行 张恨水·五月的北平 夏丐尊·幽默的叫卖声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丁玲·风雨中忆萧红 臧克家·伟大与渺小 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毛泽东·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邓拓·废弃“庸人政治” 郭路生·相信未来 恽逸群·平凡的道理——略谈个人崇拜 秦牧·社稷坛抒情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节选) 北岛·回答 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徐迟·黄山记(节选) 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 林斤澜·隧道 张中行·汪大娘 杨绛·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节选) 周涛·巩乃斯的马 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林贤治·看灵魂 季羡林·学习吐火罗文 汪曾祺·我是一个中国人——散步随想(节选) 李敬泽·春秋的老实人和天真汉 易中天·中庸的原则(节选) 朱鸿·玉华山:玄奘的圆寂之地 史铁生·想念地坛 范曾·炎黄赋 陈忠实·敲响城门的远方乡党 贾平凹·秦腔 刘成章·安塞腰鼓 余秋雨·莫高窟 素素·隐匿的激情(节选) 张胜友·石壁记 谢冕·消失的故乡 苇岸·大地上的事情(节选) 韩少功·土地 宗璞·紫藤萝瀑布 赵丽宏·躲进书里 潘旭澜·走出梦话(《太平杂说》节选) 梁晓声·人性似水(节选) 于丹·论语心得(节选) 冯骥才·细雨探花瑶 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柏杨·丑陋的中国人(节选) 罗兰·中国人的山与水 三毛·沙漠中的饭店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席慕蓉·初遇 张晓风·初雪 陈丹青·笑谈大先生(节选) 周国平·论东西方文化 试读章节 陈独秀·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 爱国!爱国!这种声浪,近年以来几乎吹满了我们中国的各种社会。就是腐败官僚蛮横军人,口头上也常常挂着爱国的字样。就是卖国党也不敢公然说出不必爱国的话。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不容讨论的了。 感情和理性,都是人类心灵重要的部分,而且有时两相冲突。爱国大部分是感情的产物,理性不过占一小部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德国和日本的军人,就是如此)。人类行为,自然是感情;中动的结果。我以为若是用理性做感情冲动的基础,那感情才能够始终热烈坚固不可摇动。当社会上人人感情热烈的时候,他们自以为天经地义的盲动,往往失了理性,做出自己不能认识的罪恶(欧战时法国、英国市民打杀非战派,就是如此)。这是因为群众心理不用理性做感情的基础,所以群众的盲动,有时为善,有时也可为恶。因此我要在大家热心盲从的天经地义之“爱国”声中,提出理性的论,问问大家,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若不加以理性的讨论,社会上盲从欢呼的爱国,做官的用强力禁止我们爱国,或是下命令劝我们爱国,都不能做我们始终坚持有信仰的行为之动机。 要问我们应当不应当爱国,先要问国家是什么。原来国家不过是人民集合对外抵抗别人压迫的组织,对内调和人民纷争的机关。善人利用他可以抵抗异族压迫,调和国内纷争。恶人利用他可以外而压迫异族,内而压迫人民。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闭关,独霸东洋,和欧美日本通商立约以前,只有天下观念,没有国家观念。所以爱国思想,在我们普遍的国民根性上,印象十分浅薄。要想把爱国思想,造成永久的非一时的,和自古列国并立的欧洲民族一样,恐十白不大容易。 欧洲民族,自古列国并立,国家观念很深,所以爱国思想成了永久的国民性。近来有一部分思想高远的人,或是相信个人主义,或是相信世界主义,不但窥破国家是人为的不是自然的没有价值,并且眼见耳闻许多对内对外的黑暗罪恶,都是在国家名义之下做出来的。他们既然反对国家,自然不主张爱国的了。在他们眼里看起来,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所以他们把爱国杀身的志士,都当做迷妄疯狂。 我们中国人无教育无知识无团结力,我们不爱国,和那班思想高远的人不爱国,决不是一样见解。官场阻止国民爱国运动,不用说更和那班思想高远的人用意不同。我现在虽不能希望我们无教育无知识无团结力的同胞都有高远思想,我却不情愿我们同胞长此无教育无知识无团结力。即是相信我们同胞从此有教育有知识有团结力,然后才有资格和各国思想高远的人共同组织大同世界。 我们中国是贫弱受人压迫的国家,对内固然造了许多罪恶,“爱国,二字往往可以用做搜刮民财压迫个人的利器,然后对外一时万没有压迫别人的资格。若防备政府利用国家主义和国民的爱国心,去压迫别国人,简直是说梦话。 思想高远的人反对爱国,乃是可恶野心家利用他压迫别人。我们中国现在不但不能压迫别人,已经被别人压迫得几乎没有生存的余地了。并非压迫别人,以为抵抗压迫自谋生存而爱国,无论什么思想高远的人,也未必反对。个人自爱心无论如何发达,只要不伤害他人生存,没有什么罪恶。民族自爱心无论如何发达,只要不伤害他族生存,也没有什么罪恶。 据以上的讨论,若有人问: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我们便大声答道: 我们爱的是人民拿出爱国心抵抗被人压迫的国家,不是政府利用人民爱国心压迫别人的国家。 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 ·文章之外 陈独秀(1879~1942年),原名庆同,字仲甫,号实庵。1915年9月创办《新青年》,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916年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陈独秀与李大钊共同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俗称“南陈北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0年,陈独秀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于上海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1921年在广东建党,在中共一大至五大期间,陈独秀一直是党的最高领袖。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后长期居住于四川江津…… P18-20 序言 文化力也是重要国力 讲到文化,我们现在时时感到文化力量的不足。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样伟大的事业,如果缺少文化力量的强有力的支持和鼓舞,是非常危险的。联系到世界情况,联系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头十年的世界情况,文化问题就显得更加紧迫。这不仅是个历史经验教训的问题,而且是直接关系到未来世界我们能否立足的问题。你看国际格局多极化,中国不管怎么说也算一极。中国这一极经济相对薄弱,如果文化力量更加薄弱,那就很难应付世界范围综合国力的竞争,很难应付欧亚大陆成为世界角逐重点这一局面。 现在世界范围改革与调整的潮流正在兴起,各国都在力争把“综合国力”搞上去。而文化力量就是一种重要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个观念,似乎我们还很淡薄。我认为,现在应该是开始作出有系统的持久努力,逐步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这里包含众多方面的关系问题,比如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关系等等,今天我都不来讨论,这里只想提出一个问题,就是经济与文化“两张皮”,没有贯通。 举一个例子,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什么关系?“义”与“利”是什么关系?如果以为商品经济只讲“利”不讲“义”,“义”与“利”是不相干的东西,那就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两张皮”,以致完全无视“义”对“利”的作用,完全无视文化力量的作用。 怎样才能贯通呢?我在这里别的不论,只提一个带根本性的观念问题,就是要在商品经济活动中有意识地发扬尊重劳动,尊重一切为社会为人民的劳动的精神。我们搞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从文化意义来说,实质上就是要经过市场,经过等量劳动相交换,这样来承认和尊重一切为社会的劳动,发展一切为社会的劳动。这本身无疑包含了“利”(等价交换),但同时又正是体现了“义”(尊重劳动)。并且归根到底,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最大的“义”!事情就是这样:在尊重一切为社会为人民的劳动的基础上,义和利相统一。我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之所以能够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贯通,根本原因就在这里。还应当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伟大文明作用,归根到底也就在这里。推而广之,如果“义”与“利”贯通了,并且展开和落实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两张皮的问题也就可能更好地解决了。由此而来的,那就不仅是思想观念的变化,而且是思维方式的变化,而且是文化力量的增强,而且归根到底也正是“综合国力”的增强。这难道不是多年经验教训提示的一个很深刻很重大的问题吗? 总之,文化力的建设问题,是一个关系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宏大工程。从思维方式到文化形态,从人才生长到设施建设,从精神世界到物质投入,从对内方面到对外方面,从指导方针到事业部署,涉及多领域、多层次的一系列复杂问题。相信我们一定能够逐步前进,取得应有的成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