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穴位治百病速查全书》以家庭常见病症为主线,列举了五官、消化、呼吸、心血管、泌尿、神经等科的常见疾病40多种,每种病症首先给出病症概述,包括病因、表现以及中西医疗法;然后针对每种疾病都介绍了数个对治的特效穴位,并对取穴方法、按摩手法进行了详细的图解,每个特效穴位从主治功效、腧穴定位、简易取穴、按摩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介绍,简单直观,为你去掉了学习穴位按摩的最后一道专业门槛,助你轻松掌握穴位按摩的要点,为自己,也为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随时随地、一按就灵的特效穴位,帮助身体释放压力、缓解疼病、调理脏腑、祛除疾病,小穴位带来大健康。本书由杨克新编著。
人体内共有360余个经穴,不同的穴位对症有不同的奇效。每个穴位都与脏器相互对应,如果脏器发生病变,就可以通过按摩与之对应的穴位来进行调理,如治疗腹泻,可以按摩的特效穴位就是长强穴、隐白穴;治疗哮喘,可以按摩廉泉穴、神封穴。对于一些常见病,如鼻炎、头痛等,按摩特效穴位几乎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对于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有很好的调理保健功效,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而且经穴按摩几乎不产生任何副作用。
《特效穴位治百病速查全书》以家庭常见病症为主线,列举了五官、消化、呼吸、心血管、泌尿、神经等科的常见疾病40多种,每种病症首先给出病症概述,包括病因、表现以及中西疗法的推荐;然后针对每种疾病都介绍了数个对治的特效穴位,并对取穴方法、按摩手法进行了详细的图解,每个特效穴位从主治功效、腧穴定位、简易取穴、按摩方法四个方面简单直观呈现,为你去掉了学习穴位按摩的最后一道专业门槛,《特效穴位治百病速查全书》助你轻松掌握穴位按摩的要点,为自己,也为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本书由杨克新编著。
腹痛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腹痛的特点是发病突然,发展迅速,由于大部分患此病者需尽快手术治疗,所以被称为“急腹症”。
急性腹痛是多种疾病的共同症状,由于病因不同,腹痛的部位、性质及体征等均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上,要透过腹痛的现象看清疾病的实质。因此要问清病史,仔细检查,再结合必要的化验检查,做深入的分析研究,才能得出早期的正确诊断。
(一)问清病史
1.腹痛部位:首先要明确腹痛开始和现在的部位。要求病人用手指头指出腹痛最剧烈的部位和范围。一般说来,腹痛的固定部位,大多是病变的部位。比如:上腹部疼痛多为胃的疾患;右上腹部疼痛多为肝和胆道的疾患;右下腹部疼痛多为回盲部的疾患(如阑尾炎、肠结核等);左下腹部疼痛多为结肠的疾患(如菌痢等);脐周围疼痛多为小肠的疾患(如肠梗阻、蛔虫痛等)。如先有局部疼痛而后向全腹发展,多为阑尾、胃、肠、胆囊穿孔而并发弥漫性腹膜炎。
2.腹痛时间:突然发生的腹痛,常见有胃溃疡穿孔、肠梗阻、胆道蛔虫病等;逐渐加剧的腹痛,常见的则为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等。
3.腹痛性质:阵发性腹痛多见于梗阻;持续性腹痛多见于炎症以及内出血;持续性腹痛伴阵发性加剧者,则为炎症伴有梗阻,如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绞窄性肠梗阻等。绞痛则多为梗阻;钝痛和胀痛多见于炎症;放射痛为腹内脏器病变之一,如急性胆囊炎放射到右侧肩胛部,肾绞痛放射到大腿内侧和外生殖器。在肺炎、胸膜炎时也可有放射痛到达腹部。
要注意腹痛性质的改变,如若突然减轻甚至不痛或阵发性绞痛变为持续性疼痛,则病变有坏死、穿孔可能,如急性阑尾炎、胃溃疡病穿孔等。
4.消化道症状:先有腹痛而后有恶心、呕吐,多为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呕吐发生在腹痛之前,常为急性胃肠炎。阵发性腹痛后发生腹泻多见于急性肠炎。腹痛后无大便、不放屁,则多为肠梗阻。
5.饮食:溃疡病穿孔常发生于饱食之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常发生在多吃油腻食物之后。
6.寒热:先有发冷、发热而后有腹痛者,多见于内科疾病,如急性胃肠炎、肺炎等。先有腹痛而后有发冷、发热、黄疸者则为胆总管结石。胆道蛔虫病、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等,发病初期均无发热。急性阑尾炎早期体温不高。
(二)细致体检
1.视诊:腹部呼吸运动受限制,多见于弥漫性腹膜炎。腹部膨隆则为腹腔内有积气、积液。有肠蠕动波出现,可能为肠梗阻。
2.听诊:肠梗阻时,肠呜音亢进,并可听到气过水声或金属音。腹膜炎时,肠鸣音可减退或消失。
3.触诊:根据不同部位出现的压痛、肌紧张、反跳痛、肿块等,结合腹内脏器的解剖位置,说明所在脏器有病变。
4.叩诊:移动性浊音出现表示腹腔内有积液(血、水);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表明有胃、肠穿孔。
(三)化验与X线检查
检验血、尿、粪,进行X线透视、造影或摄片,虽是良好的辅助诊断方法,但只能作为诊断时的参考,而决不能单凭这类资料作为肯定的最后诊断。
中西疗法
严密观察病员的全身情况如体温、脉搏、血压等;局部体征的变化如腹痛、压痛、肌紧张的程度和范围等。要早期预防和治疗休克。采取禁食、输液、半卧位、抗感染等基本治疗措施。止痛可用阿托品0.5毫克肌内注射;或针刺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合谷等穴;但必须禁用吗啡类药物。对腹胀病员应放胃管,用注射器不断抽出胃肠内的气体和液体。
虽经一定时期的严密观察而病情仍未好转,或反而加剧者,应及时考虑送医院做剖腹探查。
经穴疗法
特效穴位 大横穴 归来穴
大横穴:正坐或仰卧。用两手中指的指尖垂直下压穴位,此时吸气、缩腹效果更好,揉按穴位,有胀痛的感觉。每天早晚各按揉1次,每次揉按1~3分钟。
归来穴:仰卧或正坐,举起双手,用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垂直按下腹部两侧穴位处,中指稍微用力,由内向外揉按,有微微的刺痛和胀的感觉。每天早晚各揉按1次,每次揉按1~3分钟。
追加穴位 府舍穴 阴陵泉穴 鱼际穴
府舍穴:正坐或仰卧,右手五指并拢,将拇指放在肚脐处,找到肚脐正下方小指边缘处,以此为基点,再将右手手指向下,拇指放在此点,则小指边缘之处即是此穴。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左边穴位,示指和中指伸直并拢,其余手指弯曲,用指腹揉按穴位。每天早晚各按压1次,每次按压1~3分钟。
阴陵泉穴:正坐,将一只脚跷起,放在另外一只脚的膝腿上,一只手轻轻握住膝下,大拇指弯曲,用拇指的指尖从下往上用力揉按,会有刺痛和微酸的感觉。每天早晚各揉按1次,每次揉按1~3分钟。
鱼际穴:用一只手的手掌轻握着另一只手的手背,大拇指弯曲,用指甲尖垂直方向轻轻掐按第一掌骨侧中点处,会有痛感及强烈的酸胀感。分别掐按左右两手的同一穴位,每次1~3分钟。P94-97
按摩人体的穴位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调节人体机能,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延年益寿之功效。人体内共有360余个经穴,不同的穴位对症有不同的奇效。每个穴位都与脏器相互对应,如果脏器发生病变,就可以通过按摩与之对应的穴位来进行调理,如治疗腹泻,可以按摩的特效穴位就是长强穴、隐白穴;治疗哮喘,可以按摩廉泉穴、神封穴。对于一些常见病,如鼻炎、头痛等,按摩特效穴位几乎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对于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有很好的调理保健功效,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而且经穴按摩几乎不产生任何副作用。
虽然按摩不同的穴位可以收获不同的功效,但是如果患者找不准穴位的具体位置,按摩力度不够或过重,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为了帮助读者找准穴位,快速取穴,我们编写了《特效穴位治百病速查全书》,本书旨在帮助你快速、准确地对症找到穴位,彻底解决动作不到位,穴位找不准的问题,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书以家庭常见病症为主线,列举了五官、消化、呼吸、心血管、泌尿、神经等科的常见疾病40多种,每种病症首先给出病症概述,包括病因、表现以及中西医疗法;然后针对每种疾病都介绍了数个对治的特效穴位,并对取穴方法、按摩手法进行了详细的图解,每个特效穴位从主治功效、腧穴定位、简易取穴、按摩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介绍,简单直观,为你去掉了学习穴位按摩的最后一道专业门槛,助你轻松掌握穴位按摩的要点,为自己,也为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随时随地、一按就灵的特效穴位,帮助身体释放压力、缓解疼病、调理脏腑、祛除疾病,小穴位带来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