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明白要趁早(3周年纪念版)》是潇洒姐(王潇)成名作:畅销书《女人明白要趁早》的三周年纪念版,新增上万字独家内容,回馈读者。
好读又实用,轻松愉快的职场、情场指南,被“奔三的女性”们奉为“宝典”。
查可欣倾情作序,赵赵、李艾、秋微、吴淡如、周忆、陶思璇联袂推荐!
作者是央视前播音员,美女CEO王潇,因热帖《写在三十岁到来这一天》在网络爆红而受到广泛关注。
潇洒姐受邀录制《天天向上》《非你莫属》《夜问》等各电视台王牌节目,节目反应热烈,潇洒姐人气暴增。
本书真诚、犀利、接地气儿,潇洒姐对自身的经历做了深入的思考与总结,倡导一种独立女性应该具备的态度,是迷茫期年轻女性的人生导航书。
《女人明白要趁早(3周年纪念版)》:人生是可控的,你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热帖《写在三十岁到来这一天》在网上被转发三百多万次,受到广泛关注,进而扩展成书。在书中,潇洒姐(王潇)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和朋友们的生活经历,并对自己求学、恋爱和工作各个时期的挣扎与困惑做了分析与总结。探讨了成熟女性应该具备的思考方式。
三年过去了,潇洒姐和故事主人公们的人生已经翻篇。那些曾经处在人生米字路口的主人公们作出了最适合各自的人生选择。正如潇洒姐所言“能够得到与体会的究竟如何,全在于自己埋下的伏笔,无法怨天尤人,只有扪心自问”。《女人明白要趁早(3周年纪念版)》让你早一步看清自己面临的问题,早一天规划自己的人生,就能够早一天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再柔软的内心,也架不住折腾,女青年的期待和时间,都是被无情的现实活活耗干的。从懵懂到大学,再从大学到工作,女青年们在情路上披荆斩棘。一场场恋爱谈下来,却每次都悱恻缠绵地开始,意兴阑珊地结束。
这个局面的形成,女青年自己是有责任的。
豆蔻年华刚过。先是受影视文学作品影响,对黄嘴小男生盲目心动。三两下就算谈起了恋爱,之后难免发觉该男生青涩幼稚、呆头果脑,与幻想中落差很大,事事不如愿,算是心碎了第一回。
终于等到淡扫蛾眉、初出江湖,觉得这回世界广阔总有得挑拣了吧,又自恃高等教育、中上之姿,鼻孔不免略微有些朝天,心头早就放好了一把尺子,见来人先暗地里丈量。
女青年的标准不可谓不细:要身材高大、五官俊朗、眼神清澈,举手投足还要有过人气质,以上可总结为有型;要饱览群书,不是行业精英也得是预备役精英,要诙谐幽默、收放自如,最好还能懂点儿哲学,以上可总结为有料;要衣着得体、质地优良、车房兼备、有些积蓄,最好还能品红酒名茶,以上可总结为有款。现在想来,不知错杀了多少本来如意的郎君。
但女青年最想要的,终究还是另外两个字:有情。正因为首选“有情”,才终于有一两个不怕死的误打误撞、过关斩将了——也不见得品质真的异于常人,但是凭着没有根据的执著和热情,还有寸劲儿,打动了女青年的芳心。
恋情业已开始,女青年算正式找到一个演对手戏的,一起演绎内心排练了无数遍的桥段。为了表现女主角的知书达理,女青年只好强忍着内心的兴奋,保持一个星期见面两次。每次见面,女青年都主动谈人生、谈理想,好几次差点给对方朗诵诗歌——倒也不是故意的,女青年选理想男友本来就冲着琴瑟和鸣去的。
路遥知马力,时间一长,讨喜的招数用尽,女青年发觉男方好像不过如此,细节上毛毛糙糙,聊天也再无新意。其实男方为了能匹配心中的女神,一直战战兢兢,晚饭不敢吃多,怕打嗝串味儿,冬天也不敢穿秋裤,怕露边儿,人前硬要秀出一个华丽的自己。最后,男的不堪重负,觉得弦儿老这么绷着不是长久之计,觉得跟这个女的怎么这么累,谈个恋爱回回都跟500强面试一样。女的发现真相也震惊失望,好像发现了皮袍下的虱子,觉得男的是存心诳了自己。本来挺美好的初衷,闹得不欢而散。等两人都回过神儿来,两年已经过去。
男的痛定思痛,觉得下回一定找个简单柔弱的姑娘,重点要可人儿疼,一起待着轻松;女的也想明白了,今后必须得擦亮眼,找男人要去粗求精,强调高度、平台、仰视感,对自己穷追猛打没用,关键这男人面子里子要有猛料,得镇得住。
好酒不怕巷子深,女青年终于遇到了一名中青年才俊。几个回合下来。让女青年心服口服:女青年知道的,才俊都知道;女青年不知道的,才俊还知道。女青年马上露出久违的温婉娇媚,不敢再造次,认定找到了自己的灵魂导师,从此灵魂肉体一并奉上。
女青年的温良美德一旦被激发,竟然有点一发不可收拾。看着才俊微秃的后脑勺,都能莫名感动,联想到几年之后祥和的三口之家,粉嫩的小胖孩儿在绕膝奔跑,鼻子像我,嘴巴像他……心想我投之以桃,付出总有回报,再往前走一走,应该就都能实现了吧?于是女青年越发倾力付出,心无旁骛,发展成熨衣做饭项项全能,直到悲愤地从各种蛛丝马迹中发现,中青年才俊又把另一个女青年整得心服口服。
中青年才俊,可不是大风刮来的,他能征服一个,就能征服三四五六七。女青年人格信心大崩溃,诊断出中度抑郁,绝望离去。泪痕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恍然发现又是两年。
以上.是我了解到的大多数寻常剧情,还有其他的戏剧性故事也曾经在真实生活中发生过,比如男友被女青年最要好的女友无情抢走的,或者是恋爱到死去活来才发现对方是有妇之夫的。虽有发生,都太嫌极端,不在此列。但就各类寻常剧情,已经是纷纷扰扰;一言难尽,甚至可以写出一本《论单身大龄女青年的形成》。
无论如何。女青年是蹉跎了。
再想扬起风帆的时候,人却已经有些疲沓了。
能不疲沓吗,江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江湖。现在白天得出门挣钱赔笑脸,晚上还得紧着锻炼敷脸,为的是在第二天睡醒之前把疲态抹去,可不比二十出头了。好歹有个周末,还要用来恶补行业知识。虽然论脸蛋仍算拿得出手,论武艺也能办公室里叱咤一阵子,但就怕中途掉链子啊。再想分出时间来约会新对象,想起过往仍然心有余悸,尤其是不知道一旦把有限的宝贵时间用来约会,是不是真有那么值当的投入产出比呢?
天要下雨,人要长大,长大变精明了,总归是好的。少不更事的时候。凭直觉做事对人.虽然错误百出,痛苦倒也来得直接利索。现在经验教训一大把。反倒彷徨犹豫,胆小如鼠。老鼠自从怕了老鼠夹子,就再也尝不到奶酪的滋味儿了。
当年一穷二白,有的是容颜、时间和勇气,尚且条件多多。现在房间里挂了一柜子衣服,手机里存了两百个电话,张嘴能不重样儿地说出三十个人生哲理来,想要的一切就更加水涨船高了。都明白金字塔越往上,量越小,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那堆儿里还剩下多少落单儿的男人,更不知道别处还有多少像自己一样自认才貌双全的大龄单身女青年,也正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呢。这个战场,早已经是狼多肉少,硝烟弥漫。
混到这个份儿上,真不能说对不起自己,就是因为太对得起自己,不能放弃自己的气节、尊严和追求,才大龄单身到今天。P3-5
当我再次仔细翻看这本《女人明白要趁早》,三年已经过去了。
那些故事和故事里的人已经熟悉又陌生。三年,足够让每一个人改变自己的外貌、气质和思想,成长为另外一个人。
我看见三年前的我,看见一个30岁的、刚刚晃过神儿来的姑娘如何慢慢地叙述着24个故事,那份天真与耐性正像整个成长过程中无法逾越的恳钝——只有跌倒过才会知道的痛,只有撞过南墙才能明白的行不通。这其实是一本我和我们这一代姑娘的青春纪念册。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并未结束,而是各自沿袭着独有的脉络延续着,在这三周年纪念版里,我简要地整理了书中主人公们的现状。当大家对比这些现状时,才会觉得那些年的纠结和伤怀是无谓却又是必然的。一切总会过去,一切总会到来。
生活本身的精彩永远胜过书中的故事。以文字励志是苍白的,真正励志的,是每一个人实实在在的人生。
故事的主人公们都还在我身边,但是几乎每个人的人生都已经翻篇儿了,包括我自己的。我特别喜欢人生翻篇儿这类的事,诸如擦亮眼.痛定思痛.转身别过,门“哐当”一声在身后关上,双手深深地插入乱发后猛一抬头——然后大踏步地向未来走去。
对,大踏步地向未来走去,头也不回。
这本书出版之后,又过了三年。
这三年和第一版《女人明白要趁早>成书之前的日子比较起来,过得密集却恬静,于是我再也没能写出2008年《写在三十岁到来这一天》里那样语气冰冷又决绝的句子。就像一个人初人肃杀之地,恨不得每一次出门都披上大衣抵御寒冷。但他只是见识了冷,认清了冷,又横下一条心面对了冷,却还没进化出厚重的皮下脂肪。当他真正适应和安顿下来,从中体验出经验和妙处,再让他来描述冷,他也许不只会说冷的程度和冷的危害,还能微笑道出那坚冰的形状,以及那雪花如何飘落。对他来说,冷已经不是冷,冷只是常温了。
我的读者总是盼望我补充更新的内涵又锋利的文字,毕竟三年中应该会有新的体验。
然而经验教训的获得并不与时间成正比,而是与困难的数量成正比,痛苦往往是一个机会,让人不得不悄悄升华。30岁之后,也许是之前的播种终于开始有了收成,我生活中的各扇门纷纷向我开启,许多愿望渐渐达成,于是笑了又笑.忙于喜悦地收割。中途至多暗暗印证曾经的沉淀,却很少累积下新的教训,那些逆境的宾知。
减肥,比如说在我21岁以后就放手让我过我自己的人生。
感谢我的缪斯——“灭绝组”的主要成员塔塔,感谢她在写作全程都不遗余力地给予我灵感与鼓励。
感谢书中提到的各位姑娘,坚强而坦荡,允许我把她们血淋淋的人生素材写进书里。普度众姐妹。
感谢Motionpost团队,感谢三年来大家与我并肩作战,那些为理想流下的汗水,正在开出美丽的花朵。
感谢叶先生,谢谢他给了我这本书一个完美结局。
现在是2009年10月26日,我在北京乐成豪丽公寓写下本书的后记,此时此刻小曼正在山东直播全运会,塔塔距离预产期还有60天。相信当读者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塔塔已经升级当了妈妈,小曼正在如火如荼地实践她的第二个事业五年计划,而我已同本书第八个故事中的2先生注册结婚,正在筹备2010年春天的婚礼了。
人生只有“变”字不会变,她敢于追求变化而获得人生体悟,写成书想与别人分享,女人要明白什么,也许就在其中了。
——台湾第一畅销书女作家 吴淡如
好读实用的书,裹挟着血汗笑泪,轻松愉快的两场(职场情场)指南,快把好心态,好日子迎头赶上。
——著名作家 赵赵
这不是一本关于“术”的书,而更像一个闺蜜的耳语。女人需要更多闺蜜,男人需要知道闺蜜间的对白。
——资深唱片企划、作家、主持人 秋微
看完后特想申请加入“灭绝组”!有一帮姐妹真诚地、幽默地、贴心地、不着边际地疏解着心中的大事小情……
——超级名模、著名主持人 李艾
希望你喜欢王潇的书。我看到了坚强、自信、洒脱而不甘寂寞的作者以及她的女友们向我走来。
——IBM大中华区品牌与传播部副总裁 周忆
怎样从夹缝中展蕊怒放成为一朵独立盎然的馥郁玫瑰,怎样让青春留驻同时又绽放着成熟的甜美,王潇这个美女CEO现身说法。
——中国单身女性网CEO、心理咨询师 陶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