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的突然失踪让夫差十分意外。尽管他警告宫女不要把这件事张扬出去,但是像这样一个为天下瞩目的美人突然失踪的事终究还是被不少人知道了。于是,关于西施的一些流言便开始传到了夫差的耳朵里。有人告诉夫差,就在越国的军队攻入吴都之前,范蠡派人到后宫里密会过西施。估计就是那一次他们商议了逃跑的方案。也有人说,范蠡之所以带兵来攻打吴国,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西施,甚至有人说,他看到西施乔装打扮像一个普通百姓,混出城后就往越国方向去了。
夫差不相信这些流言。如果西施要离开他,或者和范蠡一起私奔,在范蠡带兵进城的时候她就可以走了,何必等到现在。何况凭他对西施的了解他知道西施决不是这样的人。
关于西施的种种流言,打自她被勾践献过来起就没有断过。直到伍子胥被杀,这种流言才基本上消失了。现在流言又来了,这都是因为伍子胥说过的话似乎应验了。
因为西施的失踪和那些流言,夫差开始变得异常烦闷,并且 有些天没有去理朝政。因为越国人的入侵,朝野同时也开始了有关对越政策的议论。并且不少大臣们婉转地提出了对越政策的调整。当然这些说法是吴王不在的时候谈及的。对吴王,没有人敢当面说什么。他们希望伯嚭能够把这层意思转告给夫差。因为在群臣里,自从伍子胥死后就一直是他领头了。
其实,对于伯豁,朝野对他的议论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的人甚至说他是越国的奸细。伯嚭没有因此而申辩过。
现在朝臣们把这样一件艰难的事情交给他,他在朝堂之上没有推脱,只是说,这段时间,因为西施的失踪使大王心情不好,不便打扰。如果大臣们真的是要为国家和社稷考虑,不如想办法替大王去找人。
果然就有一个人去向夫差建议找人,这个人就是专储的儿子毅,这个时候的毅的官职是上卿,在朝庭里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因为他是专储的儿子,所以连伯豁——他的上司对他都分外客气。但是,毅不是帮吴王去找西施,而是建议他去找那个已经失踪了若干年的军事家孙武。他是以一种奇怪的方式闯到吴王的内宫里去的。
那天上午,心情郁闷的吴王夫差在内宫里听到有人大哭不止。并且不停地喊着,父亲,你死得好冤枉啊,你为什么要去做这样的蠢事啊,你不仅害了自己的性命,还要把你的子孙后代搭讲去了。
p27-p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