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读章节 烟波浩淼的太湖,坐落在吴越富庶之地,江南鱼米之乡。她宛如一个椭圆形的白玉盘,北抵湖州,南及无锡,西达宜兴,东连苏州。 有道是“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且不说那三万六干顷碧波,五百里帆影,七十二秀峰山色,令人留连忘返。如今只说这湖中西南方向有两个天然的小岛,分别称为洞庭西山和洞庭东山。西山为孤岛,四面环水,东山为半岛,一岸相连。两岛隔水相望,匀称地并列湖心,犹如一条金龙的双目熠熠生辉。 两个岛屿生得奇巧倒也罢了,而岛上特产“东山枇杷西山茶” (此处茶指碧螺春)则被世人称为“太湖双绝”。尤其是这东山,那可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不仅物产丰富,古迹众多,其紫金庵和雕花楼为江南名胜,而且此地能人辈出,群雄并起。小小弹丸之地竟出现了一大批叱咤商界的风云人物。金融巨子,商界大亨层出不穷,形成了以“翁席刘严”为代表的四大名门望族。在上海,在苏州,东山帮势力显赫,占据业界半壁江山。他们在苏、沪置业办厂开银行,一个个拥有千顷良田,万贯家财。富甲一方的东山帮在上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乃至沪上流传一句俚语:“东山帮的钱,黄浦江的水。” 东山人有经商传统,更有经商天赋,一代又一代东山人将上海这个大码头视为自己奋斗打拼的阵地,发家致富的通途,英雄竞技的赛场,演绎人生的舞台,创业圆梦的天堂。 接下来,本书的两位主角就要相继登场了。 自古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料,这话却在沈绥之身上得到应验。 沈绥之何许人也?此人乃当年大名鼎鼎上海汇丰银行高级职员,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白领精英。沈绥之祖籍吴江东山半岛,出身商贾之家,自幼读诗书,习商贸,菩经营,懂金融,那是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如鱼得水,是个不可多得的复合型人才。早年投身同乡汇丰银行大买办席正甫麾下,深得老板的赏识和器重,也是汇丰银行重要的业务骨干。 沈绥之在外谋得美差肥缺,在家拥有娇妻爱子。妻沈翁氏过门后为他连生二子,即:长子沈汝舟,次子沈莱舟。在外人看来,沈绥之事业有成,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前程未可限量。 可惜世事难料,好景不长。在沈绥之30岁那年,一场飞来横祸突降沈家,使这个原本人人羡慕的幸福之家,瞬间土崩瓦解,陷入痛苦的深渊。也正是这场变故,造就了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一个奇才,铸成了上海滩一个大红大紫的商业品牌。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还是先从沈翁氏说起吧! 上海,苏州河畔。 一辆黄包车停在河边的码头上,从车上走下来一个年轻的女子,但见她一身素白,肩背一个蓝花包袱,她左手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右手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幼童,孩子的头上各戴一顶孝帽——那是丧父的标志。 女子拖着两个孩子,艰难地朝河边走来,她的眼中泪光闪闪,脸上布满了悲伤之情。 船家搭上跳板,伸出一支长篙给她当扶手,招呼道:“大姐,走好哉!” 女子踩着跳板走上船头,她转过身子回望着高楼林立的大上海,哽咽着对两个儿子说:“这是你阿爸……奋斗过的地方,将来你们长大了……一定要重返大上海,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这样才能对得起你阿爸!” 那幼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而怀里的婴儿却“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桨声歙乃,船在苏州河上缓缓滑行,两岸高楼流云般地朝后退去。 河上的风越来越大了。 “大姐,进舱吧,上面不安全!” 那女子似未听见一般,仍雕塑般地立在船头,任河风吹拂着缕缕长发而纹丝不动。望着渐行渐远的楼影,她喃喃自语念道:“别了,大上海!总有一天,我会让两个儿子重新回来的!” 沈绥之食物中毒英年早逝,撇下孤儿寡母,亡者死不瞑目,未亡人痛不欲生。沈翁氏其时二十有五,长子沈汝舟方才六岁,次子沈莱舟仅九个月,尚在襁褓之中…… 之后,恒源祥的创始人沈莱舟每当提起这段伤心往事,就悲从心来,泣不成声。 当家的一走,天塌地陷。茫茫大上海,何处是归宿?一个弱女子带两个少不更事的孩子,这日子怎么过?沈翁氏前思后想,万念俱灰,要不是为了两个可怜的孩子,她真想随丈夫一走了之。 孝幡飘飘,哭声悲切,母子仨无助的眼神,连铁石人儿也要为之落泪。 有道是天无绝人之路,危难之时,大老板席正甫念及同乡之谊,怜其母子落难,慷慨解囊,一次性补偿800块银元,作为抚恤金,供其母子度日。 为了孩子,为了生计,沈翁氏决定离开这个伤心之地,带着两个幼子回归东山故里。对着丈夫灵牌,沈翁氏暗下决心:再苦再难也要熬下去,挺过去,把两个儿子拉扯大并培养成人,以慰丈夫的在天之灵。P15-17 后记 2008年10月底,忽接到袁乃中先生电话,约我为上海恒源祥公司写一部文学作品。 袁乃中曾任铜陵市委宣传部新闻文化科科长,在铜时是我的“顶头上司”兼文友,他凭着自己的新闻才华和实力,后调任《中国妇女报》驻上海记者站站长,再后来“弃宫从商”投奔到刘瑞旗麾下,当上了恒源祥公司品牌顾问(或日“谋士”)。 在业界,恒源祥是“老江湖”了,事业如日中天,名字如雷贯耳,时不时擦出一些耀眼的火花,搞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动静,常弄得新闻界一惊一乍。在网络上,恒源祥也是大热门,嘻笑怒骂,褒贬不一,炒得热火朝天,有关恒源祥的评论就占了80多个网页。那个“恒源祥,羊,羊,羊!”的广告曾风靡一时,成为广告史上的经典,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几十年涛声依旧,伴着一代人茁壮成长。 在外人看来,这个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吉祥如意的恒源祥总有几分与众不同。只知道她原是一家做羊毛的“沪上老字号”,现已发展成国内外知名的超级大公司。我对恒源祥的了解,仅此而已。此番稿约,让我有了一个机会——揭开恒源祥神秘的面纱。 原以为是写企业的发展史之类,纪实文学是我的强项,故不假思索地接了订单。及至到了上海,才发现这活儿并不轻松。之前,他们已出了一本“店史”,书名叫《羊行天下》,给我的任务则是从恒源祥80年的历史中提炼出若干个“品牌故事”,再将这些故事改写成话本,供评书大师单田芳先生在“电视书场”里演义。 这意味着很多素材将被合弃,使我产生了“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忧虑。 袁乃中倾其所有,为我找来了一大堆材料,计有《羊行天下》等4本书;80集广播书场《老店风云》光盘;20集电视连续剧《与羊共舞》录像带,恒源祥自编的《创导》杂志数十本,此外,他还把自己的随笔《与羊打交道的日子》一并无私奉献。 书刊、光盘、录像带,打印材料一应俱全,看着小山也似的材料,一时竟不知从何处下手。 据悉,恒源祥老总刘瑞旗是个追求卓越之人,什么事都要讲究极致,而单田芳老师又是大家,拙作是否得到刘总认可,是否符合单老师口胃,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 随后几天,公司刘}我与北京报业集团记者采访团先后采访了公司总部和无锡、江阴、张家港等地的工业园和生产基地。一路走马观花,一路风光无限。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中国也未能幸免,连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也相继出现了“工厂倒闭潮”、“民工失业潮”,企业“裁员潮”和公司“减薪潮”,阴云笼罩下的中国企业哀鸿遍野,惨不忍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恒源祥联合体却呈现出一派“风景这边独好”的欣欣向荣景象。工厂机器日夜轰鸣,商场柜台人流如织。在如此恶劣环境下,2008年恒源祥仍以逆势增长20%的佳绩而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 金融危机下,恒源祥何以能独菩其身?暴风骤雨中,这艘战舰何以能破浪远航?一家陈旧的老字号,何以能枯木逢春,在新世纪大放异彩? 带着种种疑问,我踏上了恒源祥发展轨迹的探究之旅。 随着材料阅读量的增加和采访的深入,一个原先模糊的恒源祥正在我面前变得逐渐清晰、亲切起来。在与她交流、互动中,我似乎已看到了她亮丽容颜,触到了她那跳动的脉搏。我感觉一堆积雪正在慢慢消融,化为滔滔的春水流进我的心田。 吸引我的是恒源祥人的胆识?勇气?还是那无穷的智慧?很多异想天开的事情,在“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中一一变为现实: 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奇思妙想,新招叠出: 请大师代言产品。 聘明星坐堂走秀。 海陆空有奖销售…… 恒源祥接棒人刘瑞旗秉承沈莱舟风格,在品牌策划上比之沈莱舟有过之而无不及。 澳洲大草原上的“万羊图”气势磅礴。 南京路上的绒线拍卖一鸣惊人! “恒源祥”字牌在天安门广场傲然矗立。 “羊年寻羊娃”的策划出奇制胜。 “打造奥运装”的过程惊心动魄。 在钓鱼台国宾馆启动作文赛。 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群英会。 不生产一根毛线,也不卖一根毛线的恒源祥成了全球最大的羊毛企业,一块无形的品牌价值百亿之巨…… 智勇双全的恒源祥人就这样创造了一个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神话和奇迹。 如果说,恒源祥人的创新精神让我震撼的话,那么,恒源祥人的奉献精神则令我为之深深感动: 绒绣伟人像,表达赤子情; 扶植“好小囡”,传承龙文化; 赞助奥运会,赛场扬国威; 关爱藏羚羊,保护原生态; “生肖广告”使民俗文化大放异彩。 “恒爱行动”让53万孤残儿童感受社会温暖…… 恒源祥之所以能够成为绒线业的一棵“长青树”历经80年风雨仍枝繁叶茂,生机勃勃,这完全得益于两个园丁的辛勤浇灌:沈莱舟创建了“沪上老字号”;刘瑞旗打造了“世纪大品牌”。 刘瑞旗的品牌经营之道,在中国经济界掀起了一场场“恒源祥风暴”,刘瑞旗被业界称为“品牌大师”,联合体被专家称为“恒源祥现象”,在品牌经营上,恒源祥成了公认的“领头羊”。 注重文化的儒雅,标新立异的策划,扶危济贫的善举,让人们认识了一个别样的恒源祥。 儒商乎?智商乎?义商乎? 恒源祥的丰富内涵,岂是吾一支秃笔所能囊括? 在写作上,我历来“喜新厌旧”,乐于尝试,就冲着“中国第一品牌专著”的诱惑,我无论如何也要试举一把,体验一回。 在写作过程中,我突然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恒源祥的两代掌门人沈莱舟与刘瑞旗素昧平生,几番擦肩而过终未见面,但两人一脉相承,性格、思维、胆略何其相似,冥冥中似乎有一条红线将两人贯穿其中。刘瑞旗常常凝视着置放在公司大厅里的那尊沈莱舟铜像,惊鸿一瞥中仿佛就获取了不竭的源泉和力量。这或许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 是睿智的恒源祥人给了我灵感和力量,使我在文字漂流的过程中闯过急流险滩,阅尽两岸秀色,历时一年又三个月,终于用“手工劳动”完成了25余万字书稿的写作任务。 《羊神》一书终于问世,我殷切期待着专家和读者们的不吝赐教。 感谢恒源祥给了我一个“与羊共舞”的机会。 感谢为本书从选题策划到审读出版付出大量心血的袁乃中先生。 感谢为本书成稿付出辛勤汗水的黄淼莹女士。 就此打住! 凌世学于2009年夏日 目录 序 引子 第一章 福地降神羊 第一回 遭横祸幸良母教子 闯码头惜少年飘零 第二回 小伙计仗义救同事 大先生报恩授洋文 第三回 断后路自砸金饭碗 选字号创立恒源祥 第四回 “八大号”封杀恒源祥 沈莱舟开办裕民厂 第五回 聘大师坐堂传编艺 借明星走秀巧促销 第六回 上海滩商界出奇闻 “海陆空销售”第一人 第二章 风雨牧羊路 第七回 小经理使出大手笔 老字号展示新风采 第八回 踩红线突破封锁线 好主意带来好生意 第九回 小机灵从小赚小钱 新经理创新走新路 第十回 年轻人钟情老字号 刘瑞旗注册恒源祥 第十一回 品牌战出师不利 牧羊人风雨兼程 第三章 携手发羊财 第十二回 同甘苦并肩创伟业 共命运携手发羊财 第十三回 讲诚信精选加盟厂 反欺诈断绝负心郎 第十四回 流浪羊找到领头羊 “四天王”归属恒源祥 第十五回 刘瑞旗卷土重来 恒源祥失而复得 第十六回 铁三角结构抗风浪 恒源祥模式显神威 第四章 羊名天下知 第十七回 恒源祥巧挂羊招牌 刘瑞旗妙语做广告 第十八回 出奇招再打生肖牌 借网络传播羊文化 第十九回 掷重金征集吉祥物 造声势命名发财羊 第二十回 恒源祥羊年寻羊娃 黄金羊幸运落羊家 第二十一回 上海滩惊天大策划 羊毛线超过黄金价 第二十二回 联合体召开群英会 吉祥羊走进大会堂 第五章 风范领头羊 第二十三回 恒源祥跻身赞助商 刘瑞旗终圆奥运梦 第二十四回 中国队亮相开幕式 恒源祥打造奥运装 第二十五回 恒源祥赞助对抗赛 绒线王牵手足球王 第二十六回 聚人才传承羊文化 献爱心绒绣伟人像 第二十七回 恒源祥举办幼儿操 天安门竖起广告牌 第二十八回 护国粹扶植“好小囡” 中国戏倾倒外国人 第二十九回 羊局长发出呼救令 牧羊人关爱藏羚羊 第三十回 助孤残“恒动”传真情 送温暖爱心一线牵 第三十一回 恒源祥钟情作文赛 中学生妙笔比文采 第六章 羊道连四海 第三十二回 梅博士青睐恒源祥 羊毛局颁发通行证 第三十三回 出国门空前大制作 赴澳洲航拍万羊图 第三十四回 美丽羊震撼全世界 中国人摘取“金羊毛” 第三十五回 刘瑞旗出访南美洲 乌拉圭总统迎贵客 第三十六回 比编技老少总动员 织毛衣申报奥运赛 第七章 与羊共舞时 第三十七回 牵手奥运倾心世博 参与盛会两度辉煌 第三十八回 品牌经营推陈出新 “五感研究”横空出世 第三十九回 “左撇子事件”风波起 恒源祥招聘出怪招 第四十回 企业文化日新月异 重组画院翰墨飘香 后记 序言 在我国林林总总的企业中,恒源祥是别具一格,有独特个性的一家企业:因其将绒线这个“夕阳产业”打造成“朝阳产业”而被称之为“恒源祥现象”;因其独创的组织形式恒源祥联合体而被称之为“恒源祥模式”;因其注重文化的研究和建设被称之为独树一帜的“恒源祥文化”;因其惊世骇俗,敢为人先而富有创意的品牌经营之道而被称之为“恒源祥风暴”。 读罢《羊神——揭秘恒源祥生财之道》一书,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书品所展示的恒源祥深厚的文化内涵,全新的经营理念,睿智的宣传策划无不蛉人振聋发聩,拍案叫绝。 这是一本很奇特,或者说是很另类的书,说它奇特,是因为这是第一次尝试用小说形式描写品牌经营的内容,用古典的章回体来表现现代经济生活的要素。 沈莱舟先生80年前创立的恒源祥,历史上曾几度兴衰,几番枯荣。60年后的老字号已金粉褪尽,风光不再,只剩下南京路上两间小门面房和三十几个员工。 如果墨守成规,如果甘于守摊,不思进取,那么,今天的恒源祥也许会像沪上那些已经消失的老字号一样,湮没在历史的废墟里成为一种永久回忆。 但无论怎样时光荏苒,历史变迁,好在有一种东西始终存在,那就是宝贵的“恒源祥文化”,我们把它称之为“不可为而为之”的一种企业文化。 当年,恒源祥能够从众多商号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家老字号,靠的是这种文化:今天,恒源祥日新月异,蒸蒸日上,成为同行业中的“领先者”,靠的也是这种文化。 正是在这种文化的氛围中,几代恒源祥人前赴后继,以超前的聪明才智,策动了一场又一场商界神话。无论是历史上的“明星走秀”或“海陆空销售”,还是新时期“航拍万羊图”或“摘取金羊毛”乃至“进军奥运会”,无不在中国品牌营销的历史上书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顾80年风雨牧羊路,其间几多坎坷,几多曲折,几多悲壮,几多欢欣,恒源祥人一路走来。从不犹豫,从不退缩。 “恒源祥现象”和恒源祥品牌经营策略不仅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经济界、新闻界、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同样, “恒源祥现象”还引起了一些外国机构,国际企业的目光,他们慕名而来,与恒源祥进行了广泛友好的交流。他们对恒源祥的品牌经营之道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我和刘瑞旗也有多次交往,他热情好客,思维敏捷,谈锋极健,常常一起煮酒畅叙,每每收益颇丰。 《羊神》一书的出版,对恒源祥自己是一次深情的回眸和智慧的总结,对于读者和同行则是一次经验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 恒源祥的故事,至少在以下几方面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一、它告诉我们品牌有多么重要,品牌有多大的力量。 二、它告诉了我们品牌不是大企业的专利,而正是企业从小到大顺利发展的强有力的助推器,也是众多的中小企业团结起来在市场海洋里同舟共济的舰船。 三、它告诉我们品牌是文化,是诚信、创新、责任为基石的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结晶和载体。 四、它告诉我们品牌是一种专业,不是靠一般的企业管理知识就可以搞好的,必须在懂得品牌规律和品牌理论的基础上,凝聚智慧、营造特色,持之以恒,才能成功。 五、它告诉我们品牌的成功需要专门的人才,可以说,没有刘瑞旗也就没有恒源祥。这种人才至少要有三个基本条件:把品牌作为自己从事的一种社会事业,而不只是单纯的赚钱工具;不仅懂得和善于运用品牌专业知识和技巧,而且深谙社会文化;具有信心、决心和耐心。 我曾经说过,打造品牌是企业家最高的业绩。只会赚钱的企业家至多是优秀的企业家,而能够打造出一个品牌的企业家才是伟大的企业家。从横向看,品牌的意义远远超出一个企业的兴衰,而是对整个国家的贡献;从纵向看,即使有一天创造这个品牌的企业家不在世了,他所创造的品牌仍然会继续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拓展文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但从世界的角度看,我们仍然还是一个“制造大国,品牌小国”。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恒源祥出现,希望有更多的国际化的中国自主品牌兴起。 品牌,让中国更受尊敬! 我们要给予创造中国自主品牌的人和企业以更多的尊敬! 内容推荐 在我国林林总总的企业中,恒源祥是别具一格,有独特个性的一家企业:因其将绒线这个“夕阳产业”打造成“朝阳产业”而被称之为“恒源祥现象”;因其独创的组织形式恒源祥联合体而被称之为“恒源祥模式”;因其注重文化的研究和建设被称之为独树一帜的“恒源祥文化”;因其惊世骇俗,敢为人先而富有创意的品牌经营之道而被称之为“恒源祥风暴”。 凌世学的这本《羊神》是通过恒源祥的发展展现中国品牌的发展轨迹。 《羊神》在中国评书史上具有突破性的价值,它是在纪实性的基础上,进行真实的艺术再现。 编辑推荐 在《羊神》一书中,作者凌世学用细腻生动的笔,讲述了恒源祥创造者们悲惋的命运,同时对在中国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大环境下,一个企业的生存、资本的运作积累、品牌的研究拓展等进行了深刻阐述。他的文字如泣如诉,充满了人文关怀,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好书,能给人许多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