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作品超过500万字,有的获过奖,有的被评为优秀畅销书,有的被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七部委推荐为爱国主义教育图书。注重科学方法与文学方法有机结合,语言简洁、信息量大,知识密集,是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本书收录的是作者的寓言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动物们。这里有关它们的所有故事都是虚构的,但涉及的动物特点、习性及其防卫本领,那可都是真实的,都是从许许多多的有关动物的书本中学习来的。因此,阅读此书,你不仅可以享受阅读故事所带来的乐趣,而且还能增长不少动物方面的知识。
本书以寓言故事的形式,通过对动物世界的生存与竞争状态的描写,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折射出整个生物界,包括人类社会各集团、各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博弈。
各个寓言故事相对独立,贯穿的是扬善惩恶,呼唤和平正义,反对侵略战争的主题,并配以多幅国际政治漫画插图。书中所涉及的动物特点、习性及其防卫本领,并非虚构,皆有据可查。知识性、趣味性与文学性相结合,是作者长久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
很久以前,非洲大沙漠撒哈拉曾是一片水草丰美的和谐富饶之地。
这里曾经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有百花争艳的广袤草原,还有美丽的湖泊和潺潺的溪流。高大的阿拉伯胶树、椰枣树把荒野装饰得一片翠绿。还有随处可见的三芒草、仙人掌等耐干旱耐热的植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丽的绒花树,树干挺拔,树姿优美,每逢夏季,绒花满树,有色有香。
在蓝天碧草之间,美丽的羚羊静静地吃着嫩草;憨态的大象在林中悠闲地踱着方步;黑白分明的斑马在草地上追逐;珍贵的黑犀牛在沼泽地里懒洋洋地洗澡蹭痒;全身披着红毛的髯猴成群结队地出现在树林中间……
在数以万计的食草动物盘踞的大草原、大森林里,偶尔也有狮子、猎豹、鳄鱼、秃鹫等猛兽猛禽出没。它们的造访,往往给平静、清幽的大地带来一种躁动、惊骇和风声鹤唳的恐怖气氛。
猛兽猛禽走了以后,大地又恢复了原先的静谧。无以数计的食草动物又开始了平静的幸福生活。
可是,随着地球的逐年变暖,河流、湖泊和绿洲面积的逐步缩小,世代生息繁衍在撒哈拉上的食草动物的日子变得越来越艰难。
有一天,撒哈拉突然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这一群不速之客便是似狼又似狗的豺狗。为首的是一条又矮又肥的雄豺。它头宽、额扁平而低,吻部短,耳短而圆,额骨中部隆起,从侧面看去整个面部像一个货郎鼓。豺狗的到来,给成千上万的食草动物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大家怨声载道,提心吊胆。
狡猾的豺狗经常利用凌晨和黄昏时刻向正在熟睡或刚刚就寝的食草动物进行围攻偷袭,吓得孩子哭老婆叫,搞得许多食草动物家破人(兽)亡,惨不忍睹。
撒哈拉的绿洲面积一天天在缩小,当时世道又是豺狗当道。在走投无路的境况下,有不少食草动物只得含泪流落他乡,在生疏的异乡流浪。
坚持留守家园的羚羊和大象决定联合起来与豺狗决一死战。
羚羊的头领是一只雄性跳羚,体长1.5米,身体上部为肉桂棕色,下部为白色,沿腰窝有一条巧克力棕色的宽条纹,面部和口鼻部都为白色,有一红棕色的条纹从眼部延伸到嘴角,头上长有角,角上有棱,臀部为白色。
羚羊长期生活在崇山峻岭中,练就了一身奔跑跳跃的过硬本领。它们在陡峭的山崖上飞奔时,连最好的猎狗也追不上。它们既可以在陡峭的山崖上飞奔,又可以跳下几十米深的峭壁。它们后腿肌肉发达,四蹄矫健有力,蹄尖坚硬,着地面积小,身体灵活,落地后不易受伤。
大象的头领是一头雌性非洲象,身体庞大,身高达3.5米,体长7.5米,牙齿长达3米多,质地坚硬,可以撬开树皮,挖出树根,饭量很大,一天可进食200多千克食物。鼻子很长,肌肉发达,嗅觉和听觉都非常灵敏。
大象是吃草的动物,它在吃东西时,能用灵巧的鼻子把食物卷起,送到口中,它还能用长长的鼻子捡地上的杂草吃。大象有着墙壁似的躯干,柱子似的腿,蒲扇似的大耳朵,白云似的长牙齿,圆筒似的大鼻子。大象是珍贵的动物,它性格憨厚、老实善良、任劳任怨、力大无比。
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为了防范豺狗的偷袭,羚羊头领与大象头领多次进行了会晤,制订了作战预案,组建了警戒值班分队,规定了联络信号。一旦遭遇豺狗的偷袭,便坚决予以反击,让这一帮窃贼占不了半点便宜。
一天凌晨,豺狗头领带领一群豺狗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地向羚羊的宿营地包抄而来。羚羊的警戒值班分队早早就发现了豺狗的企图,并及时向自己的头领和大象的头领发出了警报。
羚羊头领接到警报以后,胸有成竹地指挥羚羊按照作战预案有条不紊地进入阵地。担负外围一线作战任务的是清一色的成年雄性羚羊,雌性羚羊和未成年羚羊集合在一起,隐藏在离外围作战一线约200米的中心地带的草丛之中。 大象头领率领雄性大象组成的支援分队火速赶到作战现场,并将豺狗包围了起来。豺狗腹背受敌,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双方对骂了起来。
豺狗头领理直气壮地大叫大嚷:
“龟儿子羚羊,你们听好了:爷爷是奉苍天、大地之命来吃你们的。你们赶忙撅起你们的肥臀,让爷爷我美餐一顿吧!”
羚羊头领气得顿足捶胸地大骂道:
“你真是踩住肩头往头上拉屎——硬欺负人。你这个鼠窃狗盗的小人(兽),还美其名日是奉苍天、大地之命!自从你们这一帮瘪三窃贼来到撒哈拉以后,我们这些食草动物就没有过上一天安稳日子。你们恬不知耻地偷鸡摸狗,你们丧心病狂地做出许多伤天害理的勾当来,搅得整个撒哈拉不得安宁,逼得许多食草动物生离死别,颠沛流离,落难他乡。”
豺狗头领闻听此言火冒三丈,气急败坏地骂道:
“你们这一堆臭狗屎,好好睁开你们的狗眼看清楚,一个美丽的撒哈拉让你们这一帮子大饭桶糟蹋得不成样子,很快就要全部沙化了。
你们好吃懒做,贪嘴好色,早婚早育,一生一窝。你们快把撒哈拉的绿色植物都啃光了。撒哈拉的绿洲早已名不副实了。大自然的神圣法则责成我们来控制你们这一帮食草动物的数量,以维持生态平衡。”
P2-5
按照《圣经》上的说法,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的时候,伊甸园里有一条河,清澈见底,有鱼有虾有水草,蜿蜒曲折,滋润着园里的生物。
伊甸园中还有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可是都没有名字,上帝叫它们统统到亚当面前听令。各种飞禽走兽一个个乖乖地走过来,亚当开口叫它什么,它以后就叫什么名字。鸽子、喜鹊、老虎、大象、狮子、豺、狼、豹等就这样命名了。
亚当与夏娃吃着树上的果子,身强体健,或漫步在林间草地上,或依偎在河边岩石上,有时天使从高高的蓝天上飞下来,扑打着洁白的翅膀,站在他们面前说话儿,又跳舞又唱歌,天上人间其乐融融。鸟儿飞,昆虫鸣,狮子横卧在亚当和夏娃膝前,懒洋洋地酣然入睡,清新透明的空气中,飘溢着野花的芳香。
那时,人都听上帝的话,人与人之间充满爱,根本不存在强者欺负弱者的行为;那时,鸟兽虫鱼都听人的话,人与动物是朋友,动物与动物之间也非常和谐。后来,世界逐渐变坏了。
首先,人不听上帝的话。人与人之间充满嫉妒和仇恨,强者经常欺负弱者,恃强凌弱,狐假虎威,倚官欺人,倚财欺人,仗势欺人,有恃无恐,欺人太甚。
其次,动物不听人的话。动物伤害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人捕杀动物的现象也司空见惯。动物与动物之问弱肉强食,狼贪鼠窃,蛇欲吞象,相互争夺,欲壑难填,闹得天下很不太平。
在长期的、残酷的生存竞争中,有的弱势群体被淘汰出局,而有的弱势群体则学会了自我保护的技能和策略,使自己的种群得以延续。
蚂蚁在强大的老虎面前,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但是,蚂蚁却能令人难以置信地将老虎置于死地。蚂蚁是靠什么战胜强大的老虎的呢?它们一靠钢铁般的团结,二靠军队般的纪律。
羚羊是非常温驯的动物,它从来不去主动进攻别的动物,但它有善于奔跑的修长的四肢,有高度发达的听觉和嗅觉器官,身上还有很好的伪装色,所以它能轻而易举地逃避穷凶极恶的猎豹的进攻。
黄鼠狼在凶恶贪婪的狼面前,也是一个弱者,但它有一种特殊的防身武器。它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向自己的天敌施放臭屁,这种含有化学成分的臭屁可以把敌人搞得晕头转向,稀里糊涂地败下阵来。
大熊猫与凶残狡猾的豺狗相比较,行动迟缓,憨态可掬,但人见人爱的大熊猫能从古代很久远的年代繁衍生息下来,与它有一种特别的战胜自己的天敌——豺狗的本领是分不开的。
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中,强者有进攻的技巧,弱者也有防御的措施,各有各的绝招和杀手锏。它们的这些“看家本领”,都是赖以生存、维系种族繁衍的“祖传秘方”。正因为如此,动物世界中并没有真正的一个王,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天敌和克星。
毫无疑问,动物世界许许多多弱势群体战胜强大天敌的技能和策略是值得人类社会、尤其是弱国、小国学习的。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弱国、小国都具备必要的自我防卫能力和战胜强大侵略者的特有的绝招和杀手锏,那么,再强大的侵略者在发动侵略战争之前都得三思而行,有所顾忌。因为在它贸然发动侵略战争之后,也是损失惨重,占不了多少便宜。只有这样,我们这个星球才会多一些和平,多一些安宁。
人类社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德、意、日法西斯势力东山再起,成立了联合国。
动物中的精英们为了维护动物世界的和谐,为防止动物种群之间发生大型械斗或恃强凌弱的现象,它们也仿效人类社会成立了动物联合国。
动物联合国与人类社会联合国是无法同日而语的。但是,动物联合国的权威性、公正性、公开性以及解决问题的效率却是值得人类社会联合国好好学习的。动物联合国常任理事会也有否决权,但是对这种否决权是有限制的,在对待侵略自己的议题上,每一位常任理事都有否决权,而在对待侵略别的种群的议题上则没有否决权。也只有这样,常任理事国才会有权威性,联合国才能有效制止侵略,保卫世界和平。
近年来,动物联合国也出现了一个“争常”的问题。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动物联合国比人类社会联合国要高明得多。动物联合国明确制订了“入常”的硬指标,你达到了这些硬指标,为动物世界的和平和谐作出了重大贡献,才有资格申请“人常”。否则,你再怎么吵吵闹闹,再怎么搞“金元外交”也是无济于事的。
本书中所有故事都是虚构的。如有雷同,则完全是偶合。鸟语无忌,兽语自由。
书中所涉及的动物特点、习性及其防卫本领,那可不是虚构的。这是从许许多多的有关动物的书本中学习来的。现学现卖,难免会有挂一漏万,以偏概全的错误。所以,作者颇有如履薄冰,诚惶诚恐的心绪。
科学方法与文学方法有机结合,这是作者长久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努力提高作品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加大信息容量,这也是作者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这两个方面,作者今后还将继续坚持下去,争取多推出精品图书,多奉献出精神盛宴,为繁荣文学艺术创作,为服务广大读者而不懈努力。
本书表面上是写动物的生存竞争,实际上却折射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博弈。各个寓言故事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有种松散的联系。是扬善惩恶、扶正祛邪,呼唤和平正义、反对侵略战争这条线把各个故事串起来了。
我历来敬重语文老师。读书多年教过我的老师有几十位了,但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的中学语文老师。他常把我的作文张贴出来做范文,还不时在课堂上表扬我。由于我的作文成绩比较好,加之我们都是从县城关小学来到县一中的,他对我的偏爱简直到了护短的程度,当他发现别的老师批评我时,他竞跑上前去为我圆场。高中毕业后我被保送进人军校,军校毕业后分配到部队,我所在的部队长年转战在边疆,很多年没和他联系。当我出版第一本书时,我在书的扉页上写了“敬请老师斧正”几个大字,托同学捎给他。同学告诉我:“他在一年前已经病逝,他有个弟弟在县委机关工作,我可以转给他。”听此消息,我当时无言以对。如果他知道我如今已经出版了四五十本书的话,他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一天,能把天下美景尽收眼底,能把自己喜爱的事物努力赞美一番,能把世界上最阴最黑的人痛痛快快骂个够,能把地球上最丑陋的嘴脸暴露一通,那该是多么惬意、多么开心的事情啊!
可是,后来仔细一想,这样惬意、开心的事情谈何容易!你要去赞美别人,那倒无大恙。你要把别人痛痛快快骂个够,别人就不骂你吗?你要去暴露别人的丑陋嘴脸,别人就不揭露你吗?不过,为了改造世界,为了维护正义,与世界上最阴最黑的人对骂一通,决斗一场,也是值得的。
然而,最麻烦的是,一旦惹上了文学官司,就要浪费大量宝贵时间。自从走上了写作道路以后,总觉得时间很紧张。出版社约稿,通常要求按时交稿,时间总是很紧迫;按照自己的写作计划写作吧,也是手头的还没有写完,脑子里又冒出了新的选题,总觉得时间没个够。
实践证明,写文学作品,只要一涉及社会现实问题,你再怎么虚构,总有个别人主动去对号入座,动不动就与你对薄公堂。这样的文学官司,时间短的几年,长的十几年,最浪费不起的就是时间。
有一天,我坐在电视机前随意浏览各个频道的节目,发现有几个频道都在播放动物故事,有的完全把动物拟人化了。此时,我突然茅塞顿开,何不采取拟人化的方法,去骂那些世上最阴最黑的人,去暴露那些丑陋的嘴脸呢?于是就产生了要写《博弈》的最初创意。
写作此书从创意到完稿,前后花费了四五年时间,中间停停写写,有时是出版社约写别的稿件,有时是自己临时想起要写别的什么东西。但是收集素材,学习动物知识,以及打腹稿的工作却一直没有放松。
许多善良的人们,放眼看世界的时候,最关注的事情当然是战争与和平。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无以数计的战争,在战争中,侵略战争是占绝大多数的。要想制止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劝说侵略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是永远也办不到的。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与虎谋皮”,这句话的意思是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是永远办不到的。善良的人们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帮助被侵略的国家和人们。帮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道义的,有物质的,还有人力的,等等。帮助被侵略的国家和人民,学习借鉴动物世界“弱肉”制胜“强食”的种种绝招和方略,也是很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