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和珅秘史(上下图文本)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华博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他出身即将没落的中产之家,却富可敌国;他虽然只是皇帝的一个三等侍卫,却精通满、蒙、藏语;他虽然寸功未建,却连连高升;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官至军机大臣;他虽然屡遭弹劾,却始终得到乾隆的宠幸——个中缘由值得玩味。本书将为您呈现一个真实的和珅。

内容推荐

和珅是一个传奇。乾隆年间和珅登上政治舞台,他像一头凶猛的恶狼,贪婪地追求着巨大的权利和无限的金钱,演绎了自己的最精彩、最华丽,同时也是最贪婪,最狡猾的人生篇章。

目录

第一章 英雄不看出身,神奇的发迹过程

 和珅到底是什么出身?

 勤于读书,不惜卖掉祖产

 遇“贵人”相助之谜

 小小侍卫被皇上“慧眼”相中

第二章 稚嫩变老练,关键是领会皇上的意思

 初人军机处,风险丛生

 崭露头角,第一次外出查案

 灵活变通,领会皇上的深层意思

 甘肃冒赈案,“贪官查贪官”

第三章 官场如战场,表现自己最重要

 苏凌阿、国泰与钱沣

 国泰被诛,反成和坤大功

 掌管理藩院:关键时刻立功

 稳坐京城,不上战场也有军功

第四章 热心文化事业,控制科举教育

 《四库全书》的正总裁

 文字狱可以兴,《红楼梦》不能禁

 代表清政府的“外交官”

 控制科举取士,笼络文人才子

第五章 培植亲信,剪除异己

 江西巡抚海成的文字狱

 被毒酒害死的浙江巡抚福崧

 昔日老师,今日门生

 和坤最重要的亲信福长安

 求财心切,卖官鬻爵又何妨

 擅长相术,甘当掮客的郝云士

第六章 不畏权贵,挑战和珅权威

 五品御史曹锡宝的壮举

 敢说敢做的尹壮图

 “烧车御史”谢振定

 七品芝麻官武亿

 御赐宝石顶被骗奇案

第七章 文人名士,演绎传奇故事

 “天下第一才子”纪晓岚

 刘墉戏和坤的传说

 栽赃陷害,李调元死里逃生

 得罪和珅,刘定迪被逐翰林院

 为和珅捉刀,彭元瑞反遭嫉恨

第八章 同朝为官,亦敌亦友

 德高望重的阿桂

 功勋卓著的大将福康安

 不给和坤面子的王杰、董诰

 迂腐耿直的窦光鼐

 献媚和坤,好处不断

第九章 皇帝的喜好,就是做事的原则

 乾隆帝的理财能手

 和坤献香妃

 乾隆下江南

 超级宴会千叟宴

 乾隆皇帝的晚年代言人

第十章 家庭的港湾,享受天伦之乐

 有情有义的和珅妻妾

 少年俊才丰绅殷德

 命运曲折的十公主

 一文一武和珅兄弟

第十一章 苦心经营,一朝覆灭

 和坤一生中最大的克星

 乾隆禅位嘉亲王

 韬光养晦嘉庆帝

 闪电出手惩办和坤

 和珅及其余党的结局

附录一:清代爵位与官职

附录二:和珅家产抄查清单

附录三:和珅诗集

后记

试读章节

和珅到底是什么出身?

和珅的身世谜团重重:出身将门之后,却家境败落;有两个很有能力的外祖父,都是治世能臣;和珅是大贪官,他的父亲常保却是清廉之臣。

在乾隆时期,和珅一度位极人臣,然而,关于他的出身,却一直有争议。有传说和珅自小家境贫寒,却聪明好学,自强不息;有传说和珅是官宦世家,家境显赫;有传说和珅身世离奇,有贵人相助,他有两位外祖父,且都是朝廷高官;更有野史传说,和珅是乾隆少年时心仪的一个女子转世,因此才得到乾隆帝非同一般的宠爱。

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事实上,这些说法看起来相互矛盾,却各有道理。

和珅是满人,他并不姓和,而是姓钮祜禄。钮祜禄是满语“狼”的意思,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是满洲八旗氏族中的大姓和望族,人口众多,遍布各地。除了和珅之外,清朝许多名人、王公贵族都是这个姓,包括皇后、皇妃。在和珅之前,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后、雍正帝的孝圣宪皇后都姓钮祜禄,巧合的是,孝圣宪皇后还是乾隆帝的亲生母亲,也是清开国五大功臣之一额亦都的后裔。在和珅之后,嘉庆帝的孝和睿皇后、恭顺皇贵妃、道光帝的孝穆成皇后、孝全成皇后(孝全成皇后同时是咸丰帝的亲生母亲)、咸丰帝的孝贞显皇后等,都姓钮祜禄。

钮祜禄氏是满洲大姓,有很多支系。满族人的习惯,根据钮祜禄氏分布地区的不同有所区别,和珅家族就属于钮祜禄氏中的英额支系。英额在辽宁省东部长白山地区,原名“英崿峪”,又名“英额峪”,现名“英额门”,是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境内的一个乡镇。此地有一条小河,名叫“英额河”。这里盛产一种野生的小果子,酸甜可口,非常好吃,名叫“英屿秋”,是朝廷贡品。英额是军事、交通要地,地理位置比较重要。

由此可见,所有英额支系的钮祜禄氏,原来都生活在长白山地区。英额地方的钮祜禄氏,最著名的先祖是清朝开国元勋、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明’朝嘉靖四十一年,额亦都生于建州英蚂峪村庄。额亦都从小就不是个普通的孩子,刚刚几岁,父母被仇家所杀,额亦都因藏在邻村,得以幸免。额亦都发誓一定要报此深仇大恨。在他十三岁时,额亦都就只身找到仇人家里,手刃仇家,终于为父母报仇雪恨,然后逃到苏克苏浒河下游嘉木湖寨的姑姑家避难。巧合的是,努尔哈赤是额亦都姑夫的朋友。十九岁那年,努尔哈赤留宿嘉木湖,额亦都认为努尔哈赤见识广阔,非同凡人,引为知己,决定追随他闯天下,姑姑认为不可,额亦都豪迈地说,大丈夫生于人世间,怎能碌碌无为地过一辈子呢!第二天早晨,额亦都毅然带领村中九个人追随努尔哈赤远去。那一年,努尔哈赤也才刚刚二十二岁,是独立特行的青年人。二人结为生死之交,无话不谈,情同手足。

几年后,努尔哈赤起兵,额亦都誓死相随,骁勇无敌,在多次战斗中冲锋在第一线。攻打浑河下游的巴尔达部落时,秋天的浑河大浪滔天,人马不能涉水,他灵机_动,用绳子连接士兵,鱼贯而渡。夜晚,额亦都带人摸到城下,在不知晓城内兵力的情况下,捷足先登,攀上城墙。守城士兵惊醒,朝他放箭。额亦都沉着应战,抡刀猛砍。箭镞如雨,额亦都受伤五十多处不退,最后克城。那一次,努尔哈赤亲自到郊外迎接,设宴庆功,当众馈赠他全部的缴获物资,赐号“巴图鲁”(“巴图鲁”是满语,即“勇士”的意思。)

额亦都是最早追随努尔哈赤的人之一,是当时著名的勇将,地位非常高。额亦都六十岁死于辽阳,建墓辽阳,努尔哈赤三次吊唁,在灵前痛哭失声。清太祖努尔哈赤驾崩后,建福陵,皇太极特迁其灵附葬太祖。皇太极天聪元年,追封弘毅公,配享太庙。顺治十一年(1653),世祖福临又命立碑旌表其功。自康熙始,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位皇帝东巡,在祭祀祖陵以后,均要派大臣到额亦都的墓前祭奠,以示对开国元勋的怀念。  和珅并非额亦都的直系后裔,但他们是同属同一个地方的同一姓氏。和珅是正红旗二甲喇人。甲喇为满语,汉译为“世”“代”等意,是八旗组织中的第二级。八旗规制,五屯录编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旗。

和珅家族世代行伍,并获有战功。和珅的直系先祖,最早有记录的是噶哈察鸾。噶哈察鸾属于满洲正红旗,在后金国建立初期,就归顺了努尔哈赤,成为了八旗军的一员战将。噶哈察鸾的后代中,有很多都是战功赫赫的勇将。噶哈察鸾的五世孙中,有一个叫尼雅哈纳的,是和珅的五世祖,他为和珅获得了世袭的爵位。

尼雅哈纳是今辽宁清原县人,闲散兵丁出身,跟随清军人关,途经北京等地。清军入关后,在攻打山东河问府的战斗中,勇猛的尼雅哈纳第一个登上城墙。清军很快攻下河间府,尼雅哈纳因此获得“巴图鲁”的称号。此后由于军功累积,尼雅哈纳获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后代可以世袭。三等轻车都尉是正三品,每年的俸禄大约为禄米80石,奉银160两,这个职位最终由尼雅哈纳的四世孙常保袭职,常保还曾出任福建都统;常保死后,由其长子善宝(即和珅)承袭。

和珅是其满语名字的音译,如果译成汉文,应该是“三纲之纲”的意思。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原名善保,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和珅的家族在顺治元年(1644),与其他八旗军民一起入关,进入京城。按照朝廷的规制:京城的汉人全部迁出内城,其房屋由八旗军民居住。八旗军民的居住地,按照“旗分制”严格划分。京城内城设有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共二十四旗的都统衙门,各旗都有自己固定的驻防领地,还有固定的教场、学校。

按照规定,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清皇族都属于此旗;正黄旗居德胜门内;正白旗居东直门内。这是上三旗的住所,由皇帝亲自统领。下五旗中,镶白旗居朝阳门内;正红旗居西直门内;镶红旗居阜成门内;正蓝旗居崇文门内;镶蓝旗居宣武门内。和珅隶属于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住在西直门内。和珅的家是在西直门内驴肉胡同,直到和珅发达,旗籍被抬人正黄旗,和珅家才迁至正黄旗领地的德胜门内,什刹海畔的大宅第,即今恭王府。

在清朝官书的记载中,和珅确实起自贫寒。根据史书记载,和珅“少贫无籍,为文生员。”和珅的少年是在贫穷中度过的。可见,说和珅幼时家境不好,是有根据的。然而,与一般意义上的“穷人”老百姓不同,和珅虽然家境不好,出身却不低,祖上确实是显赫贵族。也就是说,和珅家里是家境败落,而不是一直都贫穷。

总体说来,和珅是出自中等武官之家,地位还是可以的。世袭的三等轻车都尉爵位相当正三品,得到的俸禄为银160两、米80石,比正二品官员还要高。再加上和珅的父亲常保还曾先后担任过八旗副都统(正二品)、都统(从一品)等职,待遇不低,有养廉银、俸银等各项补贴,家庭条件相当不错,生活有可靠的保证,可以令全家过上悠闲、舒适的生活。

不料,和珅出世不久,家中就陡发变故,将他一下推到了人生的危境之中。

P1-4

后记

和珅是一个传奇。

和珅是满洲正红旗人,姓钮祜禄氏,这是满语“狼”的意思。乾隆年间,和珅登上历史的舞台,他像一头凶狠的恶狼,贪婪地追求着巨大的权力和无限的金钱,演绎了自己最精彩、最华丽,同时也是最贪婪、最狡猾的人生篇章。

在中国清代历史上,和珅是知名度最大的官员之一。和珅是乾隆皇帝晚年最为宠信的人,他一度同时担任着朝廷十几个分量极重的官职,把持着整个大清帝国的内政、外交大权。和珅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贪官,他的家产是清王朝十几年国库收入的总和。说他是十八世纪的世界首富,也毫不为过。

和珅是自强不息的。他并非出身富贵,尚未成人时,家道已经败落,父母双亡。和珅与弟弟坚持读书,发誓要出人头地,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下,他坚强的意志从未动摇。还是少年的和珅,为了生活,四处借钱;为了凑足上学的费用,他不顾继母的反对,一人做主卖掉家里的祖田。

和珅是善于学习的。“处处留心皆学问”,在上学期间,和珅学诗作画,研习满、汉、蒙古、西藏四种语言,甚至时时模仿乾隆帝的字迹、作诗方法,这些都在以后派上了大用场。和珅被乾隆帝提拔后,既有学识,又有才干,还能处处体察圣意。他被皇上欣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和珅是善于表现的。官场如战场,努力表现自己,才能够脱颖而出。和珅很清楚自己的才能,关键时刻,和珅总会出现,替乾隆帝排解烦闷、解决问题,甚至解除危机。这样的人,怎么能够不被皇上重用?

和珅是有能力的。外出云南、甘肃查办案件,和珅树立了自己精明强干的形象,迅速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和珅也有一定的文采,这也是他最初被皇上欣赏的原因。在以后的官场生涯中,和珅屡屡插手文化、科举部门事务。乾隆好大喜功,很希望千古留名,和珅投其所好,在《四库全书》等文化工程上倾注心血。乾隆对反清书籍敏感,和珅就大兴文字狱,大肆查禁“违逆”书籍。

和珅善于培植亲信。国泰这样的无能之辈,只因为攀附上了和珅,就升官发财。功勋卓著的大将军福康安,出身富贵,权倾天下,弟弟福长安却心甘情愿成为和珅的党羽。处于社会的底层的扬州盐商汪如龙,只因为攀附上了和珅,轻松谋得两淮盐政之职,从此仕途一帆风顺。

和珅有很强的报复心理。不管是堂堂的巡抚大员海成、福崧,还是忠于职守的监察御史谢振定、曹锡宝,还是小小的七品知县武亿,也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得罪,只要挡住了和珅的路,就会被他疯狂地报复。严重者人头落地,妻离子散;轻者丢官弃职,无奈回乡。只要和珅在位,他们就永无出头之日。

和珅喜欢附庸风雅。和珅努力读书学习,自以为有才华,却科举落败,给他留下了深深的遗憾。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和珅喜欢与名闻天下的文人名士交往。清高的纪晓岚得罪了他,就被流放新疆;四川李调元看不起和珅的品行,不愿依附,和珅被惹怒后,对他毫不客气;鸿儒吴省钦、吴省兰兄弟,曾经是和珅的老师,和珅得势后,他们反过来拜和珅为师,和珅就大加提拔,培植为亲信。

和珅是理性的、狡猾的。朝廷官员内部矛盾错综复杂,作为政客,做事情就不能意气用事。大将阿桂出将入相,才能远远在和珅之上,地位是和珅不能超越的,和珅不敢得罪阿桂,就拿他举荐的人开刀,而且不留把柄。地方上有事,和珅往往保举阿桂做钦差大臣去处理,表面上看是佩服阿桂的能力,实际上是让阿桂远离京城,常年不如朝,和珅才能放开手脚。才能突出的福康安、王杰等人,皇上倍加信任,和珅就采用灵活的手段,避其锋芒,坚决不能硬碰硬,以免两败俱伤。

乾隆对和珅宠信有加,官职、爵位都封到了最高,又将最疼爱的女儿十公主嫁给了和珅的儿子。和珅权倾朝野,而且是皇帝的亲家,理应有所收敛。可和珅的欲望却没有止境,贪污、贿赂、结党、擅权,无所不为。多行不义必自毙。

乾隆驾崩后,和珅迅速被嘉庆帝诛杀,查抄家产,被查出他富可敌国,令举国震惊。这个清朝的传奇人物,终于化作一抹云烟,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中。

本书回顾了和珅的一生,选取和珅最具传奇色彩的几个侧面,以点带面,勾勒出这位历史上传奇人物的故事。本书涉及诸多历史故事,在创作的过程中,华博、李娟、华小庚、王帅、徐威、李微微、代芳芳、李庆松、李蕊、武营、李兴保、李全胜、刘桂荣、李岩、邹启明、窦蓓蓓等人共同参与了编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3: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