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孔庙史话/中华文明史话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方拥//许政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孔庙作为中国历代朝廷、地方政府以及广大民众奉祀至圣先师的地方,其在时间上的绵延之久,在地域上的铺展之广,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建筑类型所望尘莫及的。《孔庙史话》带我们走进中国和世界上著名的孔庙中,去领会儒家思想的深邃,去感受让世界着迷的儒学智慧。

内容推荐

《孔庙史话》的内容涵盖了对孔子生平、孔子的思想和著作、历史地位的概述,并详细介绍了用于纪念孔子的孔庙的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其中包括著名的孔氏家庙、京师太学孔庙、地方官学孔庙、东亚及东南亚孔庙。《孔庙史话》展现了中国儒学思想的传承和传播。

目录

引言

一、孔子

 1.孔子的生平

 2.孔子的思想

 3.教育事业

 4.《论语》

 5.孔子的历史地位

二、南北孔氏家庙

 1.曲阜北宗孔庙

 2.衢州南宗孔庙

三、京师太学孔庙

 1.先秦官学祭祀

 2.汉至元初太学孔庙

 3.元、明、清国子监孔庙

四、地方官学孔庙

 1.苏州文庙

 2.平遥文庙

 3.韩城文庙

 4.安溪文庙

 5.建水文庙

 6.资中文庙

 7.富顺文庙

 8.台北孔庙

五、东亚及东南亚孔庙

 1.朝鲜半岛孔庙

 2.日本孔庙

 3.越南孔庙

 4.印度尼西亚孔庙

 5.新加坡等地孔庙

结束语

附录(中国历史年代表)

试读章节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在过去2500多年的历史上,孔子及其思想和学说对于东方人性格和气质的塑造,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世时.他被公认为是知识最为渊博的学者:逝世后,他被尊崇为大成至圣、万世师表。尽管如此。孔子仍然是一个人而不是神,他的思想之所以能够普遍地深入人心,主要原因是他在很多地方都与普通人非常接近。

1.孔子的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病逝。

孔子原属殷族,远祖孔父为宋国的大臣,在贵族内讧中被杀,子孙流亡鲁国。父亲邴叔纥是著名勇士,为鲁国贵族臧武仲的家臣。孔子出生不久,父亲便壮年早逝,因而家道中落。不过作为士大夫的子弟,孔子还是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武士教育,这使他熟悉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传说孔子从小就喜欢祭祀礼仪,长大后善于射箭御车。他勇武有力,虚心好学,曾在鲁国执政季氏手下充任委吏(管理仓储)、乘田(管理牛羊)等小吏,都能够恪尽职守。同时,孔子时时事事注意学习,入太庙后,每每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人请教。郯国君主访问鲁国时,与人谈及古代官制问题,孔子听说后,就拜见郯子向他求教。他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通过向社会广泛求教,到三十岁左右,孔子已经成为当时知名的博学大师,并开始招收门徒,传授《诗》、《书》、《礼》、《乐》等古代文化典籍。

公元前515年,鲁国政局突变,不甘心居于傀儡地位的鲁昭公发兵讨伐季氏,被季氏、孟氏、叔孙氏三家联合击败而流亡齐国。但季氏等三家也并不另立国君,鲁国实际上权归三家,这种“政在大夫”的局面发展到了顶点。孔子对此颇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于是他在这年到达齐国,他在回答齐景公问政时提出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张,很得景公赞赏。景公本想任用孔子,但遭到晏婴等人的阻挠,最终孔子未得重用,仍旧回到鲁国聚徒讲学。后来鲁国政局又变,卿大夫也变为傀儡。公元前.505年以后,季氏的家臣阳虎挟制季桓子,指挥三家,操纵鲁政,还曾打算招纳孔子,但遭到孔子的委婉谢绝。后来阳虎被季氏、孟氏打败,流亡齐晋,季桓子重新掌权。季桓子以鲁君名义任命孔子为司寇,并且任用孔子的弟子子路为季氏家宰。这是年过五旬的孔子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同齐景公在夹谷会晤,孔子被破格选拔为相,陪同出席。由于他保持警惕,并对会晤作了周密部署,使得定公免遭劫持。孔子虽然未能改变鲁国长期依附齐国的地位,却争取到齐国归还阳虎叛乱时投献的“汶阳之田”,维护了鲁国的基本权益。公元前498年,为了消除家臣叛乱的据点,削弱卿大夫的实力,孔子提出了“堕三都”的主张,即拆毁季氏的费邑、叔孙氏的邱邑和孟氏的成邑。但是孔子的这一主张只被三家用来清除反对他们的家臣,改善其各自的统治地位,反使孔子加强鲁君权势的本意落空,他与三家的合作无法继续。大约在此年,孔子离开了鲁国。

孔子为了推行自己政治思想而奔走于各国,他出门总带着拜见君主委质为臣需用的贽物。每到一国,总要积极参与当地的政治活动,希望能有赏识和信任自己的明君,干一番事业。他曾非常自信地宣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可是他在周游卫、宋、陈、蔡等国的十多年中,却从未得到这样的际遇,最好的也不过是以优厚的俸禄把他供养起来,装点门面,更多的时候则是备受冷遇。有时甚至处于饥寒交迫、生命危险、狼狈不堪的境地。但是,无论生活安乐或困苦,都没能使孔子放弃自己的政治抱负。公元前484年,年近古稀在政治上不断碰壁的孔子深知自己的理想已无法实现,便决心返回鲁国,终老于教育。这时他的一些弟子已经在季氏手下任职,并取得了政绩。季康子便礼聘孔子返国,让他以政界元老、社会贤达的荣誉地位从事讲学并整理文化典籍。晚年的孔子被尊为“国老”,有权参加国家大政方针的议论,个别重要的改革还特别事先征询他的意见,有时他也主动提出重大建议。公元前479年,孔子病故。鲁哀公专门写了悼辞,弟子们更是举行隆重的葬礼,并为他守孝三年。孔子墓和故居从此相沿成为鲁国儒生讲习诗书礼乐的场所。

P7-14

序言

我不是一个科班出身的历史学工作者,基础的中国历史知识,几乎全部得自自学。所谓“自学”,也就是自己摸索着读书。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篇幅简短的历史知识小丛书,给我提供过非常重要的帮助,是引领我步入中华文明殿堂的有益向导。按照我所经历的切身感受,像这样简明扼要的小书,对于青少年和其他普通读者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应当会有更大的帮助。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就是这样一部中国历史知识系列专题读本。

编撰这样的历史知识介绍性书籍,首先是要保证知识的准确性。这一点说起来简单,要想做好却很不容易。从本质上来讲,这是由于历史本身的复杂性和认识历史的困难性所造成的,根本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用通俗的形式来表述,尤为困难。好在读者都能够清楚理解,它只是引领你入门的路标,中华文明无尽的深邃内涵,还有待你自己去慢慢一一领略。

这套《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在首先注重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编撰者还力求

使文字叙述生动、规范,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注重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希望能够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选题则努力契合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问题;同时选配较多图片,彩色印刷,帮助读者更为真切地贴近历史。

生活在物质文化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而来学习久已逝去的历史知识,经常会有人提出为什么要读这些书籍的问题。中国古代士大夫对历史知识价值的阐释,是“以史为鉴”,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处理政务时借鉴历史的经验。历史知识这一功能,直到今天,依然存在,但并不是与每一个人都有直接的关系。对于大多数社会普通民众,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朋友来说,我想,历史知识虽然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服穿,但却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基本营养要素。读史会使人们的头脑更为健全,智慧更为发达,情操更为高洁,趣味也更为丰富。

2009年4月4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9: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