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眼睛看不见的东西(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本)汤川秀树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汤川秀树先生1907年1月23日生于东京,从1946年起主编英文杂志《理论物理学进展》,向国外介绍日本理论物理学的研究成果。1948年受聘为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客座教授,1949~1951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53~1970年任京都大学基础物理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1957年参加世界和平运动大会,呼吁和平利用原子能。1975年以后长期患病,1981年9月8日在京都逝世。

本书收录了其随笔散文。

内容推荐

本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汤川秀树先生的散文集,书中收录了:《自然哲学》、《近代物理学》、《现代物理学》、《古代印度的自然观》、《与现代物质观的比较》、《因果与时间的问题》、《物质的结构》、《放射线的主要成分》、《力与能量》、《原子内的能量》、《太阳能》等作品。

目录

第一部 

 理论物理学的轮廓

 一 自然哲学

 二 近代物理学

 三 现代物理学

 古代的物质观与现代科学

 一 古代印度的自然观

 二 与现代物质观的比较

 三 因果与时间的问题

 能量的源泉

 一 物质的结构

 二 放射线的主要成分

 三 力与能量

 四 原子内的能量

 五 太阳能

 物质与精神

 一 两条通道

 二 物理学的世界

 三 从物质到精神

 四 科学的根源

第二部

 半生记

 玻璃工艺

 少年时代

 两位父亲

第三部

 立志物理学

 科学与教养

 真实

 未来

 日食

 眼睛的暑假

 读书与写作

 口语和书面语

 《现代物理学》

 《物质的结构》

 《比埃尔-居里传》

 眼睛与手与心理

 眼睛看不见的东西

 思想的结晶

试读章节

但是,这种多神教乃至自然神的思想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逐渐被单一神教思想所取代,这是许多民族的共同经历。比如,即使是在“梨俱吠陀”中,在被看作后来创作的那个部分里我们发现存在这种倾向:宇宙的各种现象都归结为来自唯一最高原理、唯一的大神的力量,而其他各神和万象都被看作是由此派生的,属于第二位。与此同时,神话逐渐带有哲学的色彩。也就是说,开始形成了通过抽象思辨来理解自然现象并将其体系化的“自然哲学”的形式。于是,各种学说便应运而生,但在很多场合,如果只凭借对平时受到瞩目的自然现象进行表面性的观察,以及据此形成的归纳性理论是很难判断是非的。其结果是使得很多思想在观点相互对立中经历了兴盛衰落之后得以存续。

特别在希腊哲学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这些历程,在印度,也是在古代婆罗门教哲学《奥义书》问世之后,各派的自然哲学才依次出现的。其中,从今天的物理学观点来看令人最感兴趣的是“极微”这个概念。胜论派将这个概念体系化,其思想被佛教所吸收。“极微”的概念在世亲所著的《俱舍论》里有详尽的论述。简而言之,“极微”认为自然现象是以地、水、火、风“四大”的聚散离合为基础的。而且,如果对“四大”不断进行分割,最后就可以得到不可再分割的最小要素,这个要素就称作“极微”。人们认为它是构成其他物质的因素,但不会由其他物质构成,它无始也无终,所有的形状皆为球形。“四大”各自的极微具有各自不同的性质。比如,水的极微具有色、味、触这三种性质,液体的极微具有湿的性质。于是,两个极微相结合就构成二微,二微再进一步与其他的二微结合,通过上述顺序逐渐集合,终至形成可视的而且又是无常的“四大”现象。

二与现代物质观的比较

因此,我们就很想阐明这种古代物质观与以今天的物理学为基础的物质观之间究竟何处相同、何处不同。在今天的物理学中,相当于极微的只有“基本粒子”。而且由于《俱舍论》认为极微所集构成色、香、味、触“四尘”,再而集聚成为“四大”,因此,“四尘”就相当于原子或分子。极微本身已经具备坚硬性、湿性、温暖性、动性,如果其中某种性质强,其他的性质便会弱,所以,坚硬性强的极微集聚便形成如金石般坚硬的固体,由此构成地界。同样,湿性构成水界,温暖性构成火界,动性构成风界。极微所具有的坚硬性、湿性、温暖性等性质与人类的感觉相关。但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基本粒子本身所具有的是质量和电量等性质,而且不会成为直接感觉的对象。只有极微这些性质中的“动性”(用现在的语言来表现可以称作“运动性”)被认为与基本粒子质量的大小,即惯性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与此相比,希腊的原子论就令人感觉更加接近现代科学的观点了。在希腊的原子论中,原子只具有位置和形状等几何学的性质,其他感觉性的性质都被排除在外。这里的原子与十九世纪末之前的物质观十分吻合,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它与今天物理学中所说的基本粒子之间还是存在着本质性差异的。这是因为用几何学的模式去思考今天的基本粒子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不正确的。按照大家熟知的不确定性原理,我们无法同时准确地测出粒子所占居的应置和其运动的速度。换句话说,粒子的“位置”也好,“速度”也好,这并不是其固有的“第一性质”,而是根据不同时间的状态,或者是依据我们的解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十九世纪之前的物质概念承认几何学或运动学的性质是一种更具本质性的有物质固有形态的东西,要比其他性质更加优越,但在今天看来,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也只不过是一种程度的差别而已。

古代原子概念与现代原子概念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十分明显的差异,这就是永恒性的问题。比如,在印度,人们认为极微是永恒不变的,希腊的原子论在这点上也与印度相同。就是在近代科学当中,直到最近人们还一直相信“原子”的不变性。但是,今天的基本粒子研究已经表明其绝不是永恒不变的。不仅如此,甚至还存在像介子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自然转化为其他种类的基本粒子。印度不仅存在所有物质从本质上讲都是无常之物的思想,而且还存在佛教称作“诸行无常”的思想,实际上,这种思想与今天的物理学见解之间存在着某种共性。P14-1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