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那么企业领导者的决策气度将决定企业的格局,梁中国、郑新安所著的《平衡的力量》告诉企业管理者以及想要创业或成为企业领导者的人们,关于气度的智慧——品牌的平衡。
企业发展之道在于品牌,品牌强大之道在于平衡!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平衡的力量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梁中国//郑新安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如果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那么企业领导者的决策气度将决定企业的格局,梁中国、郑新安所著的《平衡的力量》告诉企业管理者以及想要创业或成为企业领导者的人们,关于气度的智慧——品牌的平衡。 企业发展之道在于品牌,品牌强大之道在于平衡! 内容推荐 国际大品牌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战略平衡?一个企业的品牌的创建、维护、传递和管理应该执行怎样的战略?企业品牌战略平衡的关键因素有哪些?中国企业的品牌战略有哪些特殊之处?首席品牌官在品牌管理中充当什么角色?梁中国、郑新安所著的《平衡的力量》为你讲述品牌战略平衡理论,结合国内外成功品牌案例以及作者对各大品牌案例的独到见解,带你一起领悟上述问题的答案。 《平衡的力量》是所有企业经理人以及希望成为企业经理人的读者的必备读物。 目录 第1章 战略平衡中的品牌 平衡是一种水的智慧 平衡是企业管理的最高智慧 决定企业成败的五个关键 并购须重视六种关系的平衡 平衡是品牌管理的重要基础 第2章 平衡计分卡中的平衡智慧 品牌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的三大评估指标 第3章 平衡是战略层面的艺术 产品与品牌的平衡 心理平衡的工作动力 第4章 企业竞争的平衡关系 企业目标平衡 企业战略平衡 企业利益的三角平衡关系 企业能力的三角平衡关系 第5章 平衡是管理的最好状态 平衡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管理者平衡 平衡不是平均 第6章 建立品牌平衡的五种关系 第一种关系:处理好打造品牌与管理品牌的关系 第二种关系:处理好企业发展与企业公民的关系 第三种关系:处理好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关系 第四种关系:处理好承诺与服务的关系 第五种关系:处理好商业模式与品牌影响力的关系 第7章 品牌管理中的平衡艺术 用颠覆建立一种新的平衡 颠覆性产品具有极强的领导力 形成品牌领导力的法则 品牌领导力有多强大 信念也是领导力 第8章 品牌价值创造与传递的三大要素 管理关乎品牌价值的创造 建立品牌领导力的三个方面 无形:金融品牌如何建立 第9章 战略品牌管理的制定 战略创新是企业价值增长的源泉 制定战略的原则 构成企业战略文化的三个要素 制定品牌战略要有系统化的远见 柳传志的平衡挑战 第10章 目标管理如何促进落实 目标管理的四个程序 目标确定的特征 分解总企业目标的方式 成功的目标分解需要有以下条件提供支持 第11章 “筛子”和“放大镜” “放大镜”就是发现 跨界式创新 看招商银行品牌如何“放大”与“发现” 第12章 “闹钟原理”与企业家道德 何为“闹钟原理” 企业家们的道德商道 管理之要,在乎于度 李书福的领导创新 “刘备们”的领导力 第13章 品牌塑造不仅仅属于营销部门 品牌塑造的平衡意义 品牌战略中包含什么 与竞争品牌的平衡博弈 第14章 如何真正管理好品牌 处理好品牌与品类的关系 品牌不要早在产品之上推广 急功近利的做法成就不了品牌 不能以市场认知代替品牌认知 大认知下的企业发展平衡关系 全聚德品牌为什么失去平衡 第15章 首席品牌官的品牌管理秘诀 首席品牌官(CBO)成为企业新宠 企业经营最后拼的是文化 “现代与东风雪铁龙”的品牌提升之道 为什么中国缺乏国际大品牌 长期与短期利益的关系 文化与认知 国际化品牌的门槛要求 第16章 如何进行品牌塑造 品牌塑造的七大驱动力 品牌塑造的目标——建立品牌资产 品牌塑造的大境界在于平衡 试读章节 第1章 战略平衡中的品牌 一个企业的健康成长,正如一个生命体一样,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多种因素集合而产生的结果;是生命体征的一种平衡作用产生的鲜活生命状态。如果其中某一要素缺失,都不能称之为一个健康的生命体。因此,我们说,健康的生命是一种平衡。同样,一个企业的健康成长,也是由于综合因素的平衡用力才能产生具有极强竞争力的成功企业,缺失了哪一块,都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导致企业的失败。 一个企业也像一个家庭一样,正如世界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开篇中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系统的平衡关系表明企业价值链的健康,健康就是一种平衡的艺术,是众多成功企业所具有的共性;不平衡、不健康则必然导致企业的失败。 中国的企业普遍缺乏系统的发展战略,基本上都是局部方略,因此,也就谈不上战略平衡艺术了。中国的好企业非常少,大多数企业的所谓成功,都是在非市场化与市场化转型之际,靠抓住机会成长起来的。这些企业大多不懂什么战略,完全靠胆子大,蛮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是一群机会企业主。 由于中国市场经过30年的发展,企业的类型也呈现多样化的样式,但有系统化战略的企业依然稀少,更何况还有很多企业对战略的认识存在误区,很多企业如盲人摸象一般,无法把握其全貌,更多的只是凭感觉看到一个问题的局部,就匆忙进行操作,很多情况下是一种暂时的成功,很快就会陷入到成长的困境当中。这些企业之所以还能取得局部成功,就是由于当时市场还不成熟,只要抓住一点机会,就可以让企业生存下来,从实质来看,这些企业只是在做“事”,而没有“业”,更没有做百年企业的战略思想与胸怀,当然也就没有什么战略平衡的观念了。 现在大多数中国中小企业的情况是,没有做大事业的心胸与战略方法,看市场就是凭感觉,而感觉是下意识的,是缺乏系统性的,因此错的几率很大。 就是有些企业有点战略,也是碎片化的。 为什么我们说中国企业的战略普遍是碎片化的?就是因为我们中国的企业主要靠机会与市场敏感取得一定的市场成功,并没有在战略高度上,看到企业长远发展的愿景,更没有企业战略价值平衡系统取得较为稳固的成功,也就是可持续的成功。 试问,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长远发展远景的价值平衡系统,这个企业还有持续性吗?答案是否定的。只有具备了战略价值平衡系统,企业才可能有持续发展的可能,这是毫无疑问的。 当然,对战略的理解,各个层级的人理解有所不同,诚如前面所提示的一样,更多的人看到的是局部问题,而缺乏全局观念,重要的是缺乏战略价值的平衡观念。总是用一种局部的思考方式来对待,这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对于企业家来说,战略平衡是一种实现愿景的方法,这包括可以持续赢利的商业模式构建。现在,中小企业都对整个市场战略全局的把控还远远不够,特别是系统化的平衡关键因素考量不够。 基于多年的学术研究与企业管理实战,我们发现,系统战略是企业走过生死期,向更高台阶发展必须要使用的一个重要思维工具。没有这样一个全面意义的战略工具支持,一个营业额达10亿元的企业,要想做到百亿,或者一个百亿企业要做到500亿或者更高,这是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对于小企业来说,它们只要考虑战略的一个因素就可以起步成长。比如商业模式。但对于成长型的大中型企业来说,就必须要用一种综合因素来把控,才能完成企业的战略性发展,但大部分企业只是掌握了其中一个要素而已。 平衡是一种水的智慧 老子曾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可能大家到处都可以看到这句话,引用的人极多,角度也不一样。但如果我们用来说它是一种平衡的智慧,它就非常形象了,也非常的精准。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水”就是这种特点,它是“不争”的,它始终在暗处,不突出自己,没有自己的主体性,不刻意突出自己,却始终随遇而安,与万物和谐相处。 水式管理 水的这种特性,是一种对“道”的隐喻,表明了一种莫始所始,莫知所终的状态。针对这种特性,我们也可以叫“水式管理”,也就是把水的特性化为智慧,用在管理方面。“水式”的管理者特征是:“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张绪通先生在《人生智能与成功的指导原理?序》中曾对“水式管理”有过这样的解释:(水式管理)演绎出来,大致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概括:能忍人之所不能忍之气,能受人之所不能受之苦,能做人之所不能做之事,然后,能成人所不能成之功。此外,至少还有下列意义,值得仔细思索: 1.水自己流动,还不时带动其他物体。 2.水流遇阻力或障碍时,水力即随之相对地增加,释放出全部能量,消障碍于无形。 3.水流无所不至。虽然有时极细微,可在岩石也能滴穿;水流不停地流注新的地域,开辟新的路线。 4.水涤荡各种污垢却其力不减。 5.水经河流,注入大海。熏蒸成云,沛然成雨,滋养大地。复又聚汇于海。周而复始,无论如何变化,永不失自我,也永不弃其惠泽之功能。 P2-4 序言 做了二十年的品牌管理工作,亲眼见证了中国品牌发展的全过程,与数以万计的中国企业和国际性企业交流、合作、沟通,使我们在品牌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认知,这种经验与认知,使我们不仅从管理战略层面看品牌,还从操作执行层面来看品牌管理各个层级。 真诚地说,我们对品牌的认知绝不限于品牌本身,我们对品牌管理的战略也绝不限于企业的市场层面,我们有更全面的视角与高度。那就是企业战略发展的全面视角,从一个企业发展的战略价值去考虑品牌如何产生重要作用,在什么时候,什么环节,什么阶段产生品牌价值。 做品牌不是做广告也不是做传播,而是一种企业战略,是企业发展价值链的重要平衡器。 我们知道,一个企业能持续发展绝非某一个因素在发挥作用,而是一个价值链共振产生的链合效益,只不过企业在做品牌传播与诉求之时,放大了某一个环节的力量与影响力,以便得到消费者的认知。结果,很多人就认为,企业的成功是广告宣传出来的,是会搞活动,是会搞终端营销等,其实,这样的认知都是非常片面的,只能说大家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大部分重要的整合力量,大家并没有看到。 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是一个系统工作,是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如果某个企业或产品成就一个卓越的品牌,都是这种系统工程造就的。 在这里要与读者朋友们交流的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品牌管理。站在品牌管理的原点上,综合各种因素,系统化思考。品牌战略与企业战略有很多相像的地方,都难以有较为明确的“标准”,正如艺术品牌优劣一样,是由潜在的一系列要素构成的,而不是简单的直观判断。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品牌的价值与打造。企业呈现出的状态是内向型的,消费者并不容易感受得到;而品牌则是外向型的。 耐克是一个具有激情的品牌,是企业战略努力的结果。 阿迪达斯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品牌,也是企业战略努力的结果。 没有好的战略,没有好的商业模式,也就不可能有好的品牌出来。 要做到有效的品牌战略,必须考虑企业内外关系的平衡,没有这种平衡,品牌是出不来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这么多企业做品牌都流于表面,很多“品牌”都如流星般短暂的主要原因。 企业内外两个因素的主要分布是这样的: 内部因素:战略选择、制度安排、模式设计。 外部因素:品牌管理、文化塑造。 这五大因素联合起来的核心词,就是平衡,品牌战略从平衡开始。只有内部的三个因素有了好的制定,外部因素的文化塑造与品牌管理,才有可能产生好的结果,缺少任何一方面的因素,就会相应缺少相关的平衡关系,品牌就很难成功打造。 李嘉诚的投资理念,讲求的就是进与退的平衡战略。何时进,何进退,进多少,退多少,怎样进,怎样退,没有平衡简直就无法进行。如果掌握了这个平衡术,就可如李嘉诚般,进也赚钱,退也赚钱,进退之间,气定神闲,擎天一指百亿元。 市场没有绝对的竞争,也没有绝对的合作,因为这两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是相势发展的。这就是现行的竞合关系。竞争与合作之间也是在寻找着一种平衡。 常有人说,风险越大,利益越大。这就是一个平衡相势的关系,关键是你能不能操控这种关系。这个风险是否能承受得起,要有一种未思进,先思退的高度平衡战略才行。 平衡在生活与生意中无处不在,义与利,家族与股东,“亲”与“贤”,进取与稳健等。讲求平衡的战略,不仅能认识自己企业的本质,还能透彻地认知行业的本质。 中国的企业目前还以中小企业为主,它们的战略意识还处在初级阶段;有一点儿品牌意识,还只是停留在商标和广告的表现上;有一点儿战略选择意识,也只是处在寻找消费市场的状态;有一点儿商业模式的构想,更多的还是处在模糊情景当中;更不要说企业文化了,有这样境界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就是海尔、联想这样的本土大企业也才能刚刚建立起企业文化的基础,更多的企业只处在目标定位的初级阶段。所以,中国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有一种系统战略思维和战略平衡艺术。孤立地强调任何环节都是错误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决不能“顾此失彼”。只有当我们拥有“IBF战略星图”这样一个系统化的战略思维构想时,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才有可能做成国际化的大企业。 易道品牌哲学是企业品牌平衡战略的核心思想。 要做到有效的品牌管理,就需掌握IBF战略星图五大因素基础上的平衡关系,只有掌握了这一平衡关系,才能得到好的品牌结果,才能打造强势的品牌。 品牌平衡作为最高本源的道,要具有“以全争于天下”的胸怀,具有“水”般的内生战略,具有“势”的外生战略。品牌的生成,不仅一气呵成,知行合一,还可以形成“如循环之无端”般的境界。 企业战略要平衡。 品牌结果要平衡。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