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绪论
第一章 19世纪后期中国史学走向近代的趋势
一、基本的走向和阶段性特点
二、关注的重点和主要成就
三、留下的思考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总相
一、怎样认识20世纪的中国史学
二、20世纪的中国历史和中国史学
三、发展趋势和基本规律
四、关于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和分析
第三章 怎样评价20世纪中国史学
一、历史观是历史学的根本问题
二、历史主义方法是史学批评的基本方法
三、坚持辩证的观点
中编 专论
第四章 “新史学”的兴起及其影响
一、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
二、何炳松译介的“新史学”
三、“新史学”的历史影响
第五章 新历史考证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新历史考证学的形成
二、新历史考证学之不同史家的学术特色
三、新历史考证学的史学成就与历史局限性
第六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命运
一、在斗争中发展起来
二、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史学的思考与分析
三、新时期历史学的巨大变化
四、马克思主义史学与社会实践
第七章 考古学成就与史学发展
一、考古学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
二、考古学发展对于史学发展的影响
三、考古学发展与史学发展之关系若干问题的分析
第八章 历史学的理论建设
一、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
二、20世纪前半期的理论探索
三、20世纪后半期的理论建设
四、历史学的理论研究任重道远
第九章 史学方法的演变及未来走向
一、历史进化观念是20世纪史学方法演变的先导
二、五四前后对“科学”的史学方法的重视
三、多样化的历史考证方法和对史学方法的总结
四、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史学方法的兴起及特点
五、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在史学方法上的成就和失误
六、新时期以来史学界对史学方法的多样化探讨
七、面向21世纪史学方法的走向
第十章 20世纪中外史学交流及其影响
一、外国学术思潮的传播和“新史学”的兴起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产生
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史学和苏联史学
四、中外史学交流出现新的高潮
五、关于“全球历史观”
六、借鉴与创新
第十一章 20世纪中国的世界史学科
一、世界史是一个历史过程
二、中国的世界史学
三、中国的世界史学面临的任务
第十二章 史学的科学道路与民族形式
一、“新史学”思潮中的多样尝试
二、20至60年代的持续探索
三、新时期的重大推进
下编 后论
第十三章 中国近代史学的三次跨越
一、关于“近代中国”
二、救亡图强史学思潮的兴起
三、进化论和“新史学”
四、唯物史观和历史学的科学道路
第十四章 唯物史观与中国史学
一、唯物史观与中国史学的发展
二、坚持唯物史观是坚持科学的历史观
第十五章 中国史学如何进一步走向世界
一、提高品格:走向世界的前提
二、明确目标:中国史学进一步走向世界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