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二十四史》涵盖了中国古代清以前的全部历史,是中国古籍中最有价值的图书,读之,可以令人知古知今知未来;用之,可以经纬天地,纵横捭阖;藏之,可以使你的家庭书香有继,蓬荜增辉。但二十四史对于现代人来说,又有着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是读不懂,二是读不完,三是买不起。张传玺教授主持主编的《白话精华二十四史》上述问题,逐一得到了解决。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让我们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之中,去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与智慧,让你学会不仅可以主宰你自己的人生,还可以洞悉社会历史的发展。它会让你的生命更加精彩!
本册为《白话精华二十四史》之《汉书》的第[三]册。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但从其中的十志又是贯通古今典章制度和经济文化的通史,成为后世人编修通典、通志、通考的良好开端。《汉书》中不少人物传记成为人物传记的范例。《汉书》写人物常通过人物的日常生活细节来突出他们思想性格的特征。在文学语言方面,《汉书》受当时辞赋创作的影响,崇尚采藻,长于排偶,喜用古字。《汉书》的语言具有整饬详赡、富丽典雅的一面,引起后世散文作家的喜好。
本册为《白话精华二十四史》之《汉书》的第[三]册。
《汉书》由张传玺等主持主编。
元帝驾崩,成帝即位,征召张禹和郑宽中,都因为曾经做过皇帝老师的缘故赐给他们关内侯爵位,郑宽中的食邑是八百户,张禹的食邑是六百户。张禹被任命为诸吏光禄大夫,秩位为中二千石,可以在皇宫中处理政事,统领尚书事务。这时,皇帝的舅舅阳平侯王凤担任大将军辅佐朝政掌握大权,而皇帝年纪很轻,对待大臣十分谦让,喜欢学习经学,敬重自己的老师。而张禹与王凤一同统领尚书事务,自己内心里觉得不安,多次托病上书辞职,想要退位来回避王凤。皇帝回答说:“我很年轻就执掌国政,害怕对国家大事处理不当,您因为道德高尚而做了我的老师,所以把国家大事委托给您处理。您为什么心中疑虑而多次辞职,忘记了老师您旧日对我的恩德,难道是想要回避不实的流言?我没有听到什么流言啊。请您安心地考虑国家大事,掌管各项事务,认真处理国政,不要违反我的意愿。”皇帝加赐给张禹黄金一百斤、肉牛和上等美酒,派掌管皇帝饮食的官员给他送去食物,派御医去给他看病,派使者去慰问他。张禹惶恐不安,就又重新管理朝政事务,河平四年张禹接替王商担任丞相,被封为安昌侯。
张禹担任丞相六年,在成帝鸿嘉元年托言年老多病请求辞职,皇帝在多次劝留之后,才准许他辞职。赐给张禹安车和驾车的四匹马,黄金一百斤,免官后让他回到他的住宅,每当初一、十五时以列侯的身份朝见皇帝,皇帝还给他加特进的官衔,按丞相的礼仪朝见皇帝,为他设置从事史五人,增加四百户食邑。皇帝多次赏赐张禹,先后赏赐给他价值数千万的财物。
张禹为人谨慎厚道,家里很富有,他家以经营农业为业。张禹在官场上飞黄腾达后,在泾水、渭水流域买了四百顷良田,都是灌溉方便、价格非常贵的膏腴之地。其他财物也与此相当。张禹精通音乐,生活奢侈淫逸,有很大的宅子,经常到后堂玩弄丝、竹、管、弦等乐器。
张禹的学生中,比较有成就的是淮阳人彭宣,官至大司空,另外沛郡人戴崇,官至少府担任九卿。彭宣待人恭敬谦卑而讲究法度,而戴崇则性格和乐简易,聪明多才,两人的品行各不相同。张禹内心比较喜欢戴崇,对彭宣则敬而远之。戴崇每次看望张禹时,常要求老师摆酒设宴,与学生一起娱乐。因此张禹把戴崇带到后堂共同进餐,让女子陪酒,让艺人唱歌奏乐来助兴,玩得非常高兴,直到深夜才散席。每当彭宣看望张禹时,张禹就在便坐接待他,与他谈论经学大义,时间晚了彭宣在张禹家吃饭,只不过是一豆之肉,一卮行酒,从来不让彭宣到后堂。等到彭宣、戴崇得知老师以不同的方式接待自己时,都认为老师的方式是适合自己个性的。
张禹年老时,替自己建造坟墓,修建祠庙,他喜欢平陵肥牛亭所在的地方,此地靠近延陵,于是向皇帝请求这块土地,皇帝就把这块土地赐给张禹,下诏书命令平陵把肥牛亭迁到别的地方。曲阳侯王根听说此事后,向皇帝谏争道:“肥牛亭之地是在平陵寝庙祭祀时先帝的衣冠出游要经过的地方,张禹身为皇帝的老师,不遵守谦让之礼,甚至向您请求先帝的衣冠出游要经过的地方,另外迁徙破坏肥牛亭,也不适宜。孔子曾对子贡说:‘你爱惜的是羊,我爱惜的是礼。’应该赐给张禹另一块地方。”王根虽然是皇帝的舅舅,但皇帝对他不如对张禹敬重,尽管王根说得非常恳切,可是皇帝并没有听从王根的意见,最终还是把肥牛亭的土地赐给了张禹。王根因此嫉妒张禹得宠,多次诋毁张禹。而皇帝却更加敬重、厚待张禹。张禹每次生病,皇帝都要过问他的起居,甚至亲自去探望张禹。皇帝曾经亲自在张禹的床下向他行礼,张禹感激得叩首谢恩,并借此机会向皇帝说了心里话:“老臣我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偏爱女儿胜过儿子,她远嫁给张掖太守萧咸为妻,我非常想念她,希望她离自己近一些。”皇帝立即调任萧成为弘农太守。另外张禹的小儿子当时还没有官位,皇帝看望张禹时,张禹多次让他的小儿子见皇帝,皇帝就在他的床前任命他的小儿子为黄门郎,可以进出皇宫。P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