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视感技术发展史略
1.2 视感检测概述
1.2.1 单目视感系统
1.2.2 双目视感系统
1.2.3 多目视感系统
第2章 视感检测系统基础硬件
2.1 图像传感概述
2.1.1 CCD图像传感器
2.1.2 CMOS图像传感器
2.1.3 CMOS与CCD的基本差异
2.2 CCD摄像机技术特点
2.2.1 CCD图像传感器物理特性
2.2.2 摄像机的整体结构
2.2.3 摄像机的选择与使用
2.3 图像采集卡
2.3.1 概述
2.3.2 图像采集卡基本性能
2.4 视感检测对计算机的配置要求
2.4.1 硬件配置
2.4.2 数据通信接口
第3章 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
3.1 图像增强与滤波
3.1.1 空间域增强算法
3.1.2 频率域增强算法
3.1.3 彩色图像增强
3.2 图像边缘检测
3.2.1 边缘检测的经典算法
3.2.2 现代边缘检测算法
3.2.3 彩色图像的边缘检测
第4章 摄像机数学模型
4.1 空间几何变换
4.1.1 齐次坐标
4.1.2 正交变换和刚体变换
4.1.3 相似变换和仿射变换
4.1.4 透视变换
4.2 图像坐标及其变换
4.2.1 图像坐标系
4.2.2 图像坐标变换
4.3 摄像机参数标定
4.3.1 分步标定法
4.3.2 基于多个自由平面的标定算法
4.3.3 非线性畸变参数标定法
第5章 单目视感与单视几何学
5.1 单视几何学
5.1.1 单视坐标系及其成像平面
5.1.2 单视检测基本算法
5.2 单视检测实用技术
5.2.1 轴承滚珠粒径检测
5.2.2 焊接表面温度检测
5.2.3 钢卷步进移位防侧翻监控技术
5.2.4 车辆智能后视技术
5.2.5 颗粒大小分布检测
5.2.6 电视摄像色彩智能化自动调节方法
第6章 双目视感与双视几何学
6.1 视差成像原理
6.2 双视投影
6.2.1 双视几何变换
6.2.2 双视投影与单应矩阵
6.3 极线约束分析方法
6.3.1 外极线几何约束原理
6.3.2 外极平面本征矩阵
6.3.3 外极线解析方程
6.4 双目摄像机参数标定
6.4.1 “棋盘标定法”在双目视感检测中的应用
6.4.2 弱标定外极几何
6.4.3 左、右视觉对空间物点坐标识别的误差评估
6.5 双目视感检测实用技术
6.5.1 基于视感的钢坯最优剪切控制
6.5.2 不规则物体表面点坐标确定
6.5.3 车辆自动识别道路深坑与障碍物的方法
第7章 多目视感与多视几何
7.1 概述
7.2 张量基础
7.2.1 张量概念与性质
7.2.2 张量几何
7.3 三视张量
7.3.1 三视张量的几何属性
7.3.2 三视张量的运算
7.3.3 三视张量约束特征点的匹配
7.3.4 三视张量约束三视图像特征线的匹配
7.4 多目视感检测实用技术
7.4.1 大型料场料堆的体积测量
7.4.2 钢包浇注口准确定位技术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