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基于隐喻技术的工作坊设计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企业经营管理 |
作者 | 林士然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8年多的研究实践成果,是一本实战的工具类图书,意在帮助教育工作者、培训师、引导师、专业教练等提高工作坊设计、参与式教学设计、现场引导催化等技能。书中将隐喻与引导、教练等技术相结合,在介绍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供了多种隐喻技术、隐喻场景、隐喻框架流程和模型等,并配有具体实例。通过使用本书的方法和工具,读者不仅可以将前沿的培训技术快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还可以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的高质量工作坊,并提高自身能力。 作者简介 林士然 工作坊引导师、隐喻教练 引导规律研究院认证工作坊引导师(CWF) 国际引导者协会认证职业引导师(CPF) 著作:《基于引导技术的工作坊设计》《引导改变培训――从课程设计到工作坊设计》 目录 目 录 第1章 隐喻助力工作坊设计…………………………………………001 1.1 工作坊与工作坊设计………………………………………………002 1.2 工作坊设计的挑战与机遇…………………………………………004 1.3 隐喻对工作坊设计的启示与价值…………………………………010 1.4 关于隐喻的一般常识与非一般见识………………………………014 第2章 基础隐喻技术1:概念隐喻…………………………………04 52.1 概念隐喻简介………………………………………………………046 2.2 概念隐喻示例………………………………………………………049 2.3 50个常见的喻体形象………………………………………………053 2.4 概念隐喻的常见喻体的三种使用方法……………………………059 2.5 角色隐喻、关系隐喻和工具隐喻…………………………………061 2.6 概念隐喻在工作坊设计中的应用…………………………………066 第3章 基础隐喻技术2:框架隐喻…………………………………071 3.1 框架隐喻简介………………………………………………………072 3.2 框架隐喻的概念、应用场景、操作原理与过程…………………075 3.3 20个常见的隐喻框架………………………………………………078 3.4 框架隐喻在工作坊设计中的应用…………………………………103 3.5 框架隐喻的应用提示………………………………………………111 第4章 基础隐喻技术3:流程隐喻…………………………………113 4.1 流程隐喻简介………………………………………………………114 4.2 20个常见常用的隐喻流程…………………………………………116 4.3 流程隐喻在工作坊设计中的应用…………………………………139 第5章 基础隐喻技术4:故事隐喻…………………………………145 5.1 故事隐喻简介………………………………………………………146 5.2 故事隐喻的效果……………………………………………………152 5.3 隐喻故事设计与改编………………………………………………154 5.4 隐喻故事在工作坊设计中的应用…………………………………158 第6章 升级工作坊设计的延展隐喻技术……………………………163 6.1 环境打造……………………………………………………………165 6.2 隐喻破冰开场………………………………………………………170 6.3 连接资源……………………………………………………………174 6.4 重建关系……………………………………………………………177 6.5 催化成果……………………………………………………………179 第7章 隐喻技术助力工作坊引导……………………………………191 7.1 工作坊开场…………………………………………………………192 7.2 工作坊前场…………………………………………………………193 7.3 工作坊中场…………………………………………………………195 7.4 工作坊后场…………………………………………………………196 7.5 工作坊尾场…………………………………………………………198 后记:感恩……………………………………………………………200 前言/序言 前 言 我的工作坊设计研究之路 自2016年4月开始,我在北京、上海等地开设“工作坊设计?”的公开课,分享“工作坊行进路线图”和“凌波五步”等实战模型和相关设计方法。2017年,我出版了《基于引导技术的工作坊设计》一书,很多人在看完这本书后反馈说,引导师的确应该超越引导工具驱动设计的惯性思维,从需求出发,在精准把脉目标后再设计工作坊流程……在跟机构合作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同行的引导设计,经常陷入一个雷同的逻辑陷阱里,我们的引导设计差异仿佛只是流程和分析方法不同。例如,在流程设计上,你主用“发散—震荡—收敛”的流程,我主用“事实—反应—启示—决定”的流程;或者在做现状呈现分析时,你用SWOT1分析,我用波浪分析……世界咖啡、团队共创、焦点讨论等传统引导技术似乎已经不能满足职业引导师差异化的需求了,引导技术的大家庭需要更多新鲜的血液。面对这个困局,我发现很多引导同行有两个选择,一是尽力去找不同的引导师学习,以获取更具差异化的引导工具和方法;二是继续追逐热点,将引导技术与新的主题进行结合,如与OKR1结合……我认为还有第三种选择,就是基于引导的精神和工作原理,进一步跨界整合更多领域的技术方法,进行二次创新,拓展和丰富引导技术。2017年,我开始密集接触即兴戏剧,并发现其与视觉引导技术的底层逻辑,除都涉及引导技术外,还有个交集点,就是都涉及隐喻技术。然而,除教练圈偶尔提及隐喻技术外,对于企业培训和引导圈的人来说,隐喻技术从整体上仍然是一个让人有朦胧感的词汇。 我感受到隐喻的巨大能量后,就开始疯狂地购买和隐喻相关的图书,并有意识地应用隐喻技术。2017年,在一次与视觉师(余辉)合作举办工作坊的过程中,我进行了抽离思考。当时,我带领工作坊的参与者在做研讨,而余辉在一旁绘制流程和提炼内容,我忽然发现为何不将两者融为一体呢?如果把现场的工作坊参与者创造的内容放置在视觉师与引导师的框架流程里面,那就不再是视觉师一个人的独舞,而是真正的视觉共创了;而如果将视觉呈现的隐喻流程,直接叠加应用在引导师的流程设计中,则工作坊的流程就有不一样的效果……回想之前做学习发展项目设计的时候,我们经常在设计完课题骨架之后,从参与者的体验目标出发继续设计“惊喜的甜品”环节,这似乎也是在做与“将隐喻技术直接叠加应用在引导师的流程设计中”相类似的事情……之后,对于隐喻技术,我进行了更多尝试和实践,也越来越坚信隐喻技术会让传统引导技术和工作坊设计有第二曲线式的发展。 2018年,我开发了“隐喻引导术?”的两天课程,迫不及待地跟全国的培训师和引导师进行分享,并根据大家的反馈持续完善和丰富隐喻引导技术。2019年,我出版了《引导改变培训——从课程设计到工作坊设计》一书,提出了引导式培训需要从1.0的山腰攀登到3.0的山顶的隐喻模型,并重点分享了将培训课程设计升级为“引导+培训”型工作坊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还针对“情景故事、颜色战争?、沙盘共创?、隐喻剧场?”等隐喻技术进行了简略介绍。2020年,为了满足读者和客户希望进一步深入了解“基于隐喻技术的工作坊设计”内容的需求,我决定倾囊分享隐喻理论与常识、隐喻基层技术、隐喻延展技术和实战隐喻模型工具等,期能帮助更多人设计好自己的工作坊,以解决客户的真实问题。 逻辑思维+隐喻思维=完整思维 在日常生活中,总有人擅长打比方,将复杂的事情用一个你能理解的简单概念进行解释和替换。一个好的比喻耐人寻味,不仅让人们能够快速理解事物的真正内涵,而且令人印象深刻。在比喻的体系里,有的比喻使用“好像”“仿佛”“似乎”“比如”等有显著提示的连接系词;而有的比喻则显得娇羞,要么直接将两个不同的事物用系词“是”来连接和画等号,要么干脆将“是”也隐藏起来,前者称为明喻,后者称为隐喻。例如,很多人一开始不清楚引导师到底是做什么的,我们就会介绍说引导师其实是助产士、导游和航海家,这让对话有了基础。 隐喻本是语言学和修辞学的概念,亚里士多德非常推崇隐喻,认为隐喻是天才的标志。自1980年生成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创始人乔治·莱考夫和哲学家、认知科学家马克·约翰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后,隐喻开始正式脱离语言装饰品的定位,隐喻研究从此摆脱文学和修辞学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正式踏入认知科学的新疆域。挥舞着建构认知大旗的隐喻之风刮到国内培训领域,跟教练技术、即兴戏剧和故事思维在国内的兴起有密切关系。当再次揭开隐喻面纱的时候,我们发现隐喻是游戏、沙盘、戏剧、视觉、工作坊等活动的底层逻辑和艺术。隐喻的恰当使用,不仅帮助活动参与者快速理解复杂的概念和贡献想法,还让活动参与者的现场体验感更佳。例如,世界咖啡屋,就是将工作坊现场隐喻成为一个咖啡屋,参与者在其中轻松漫谈、真诚对话和融合想法。然而,隐喻的功能与价值冰山之下还有更多有趣有料的东西…… 隐喻是人们看待世界的假设和方式,可以组织看成一个机器,也可以将其看成一件艺术品;可以冲突看成一场刀光剑影的战争,也可以将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