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鲁迅杂文选/中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分类
作者 鲁迅
出版社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个社会太浮躁,我们需要鲁迅的杂文给予一针强烈的镇定剂;这个时代太冷漠,我们需要鲁迅的杂文锋利的刀刃解剖病源,治愈病症;这些国民太麻木,我们需要鲁迅的杂文当头棒喝过后的醍醐灌顶。让我们一同感悟鲁迅的杂文,以此来滋润我们日益枯涸的灵魂……

鲁迅一生大约创作了约七百篇杂文。杂文是他的文学作品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他的杂文可以了解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可以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鲁迅杂文选》选取了鲁迅写于不同年代、风格各异的代表性杂文。其中有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刻批判,也有对社会现象的针砭时弊,还包括他的政治观、哲学观等。

内容推荐

鲁迅一生大约创作了约七百篇杂文。杂文是他的文学作品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他的杂文可以了解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可以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鲁迅杂文选》选取了鲁迅写于不同年代、风格各异的代表性杂文。其中有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刻批判,也有对社会现象的针砭时弊,还包括他的政治观、哲学观等。

《鲁迅杂文选》的作品分为精读和泛读,另外设有名师点评,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鲁迅杂文的实际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

鲁迅杂文具有透辟的事项洞察力、锐利的文化批判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不拘一格的形式以及寓热情于冷峻之中的文笔,抨击了时政、鞭挞了习俗、揭示了生活的哲理。将诗和政论结合在一起的风格,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鲁迅风”。鲁迅杂文开创了现代杂文的新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杂文作者。

目录

热风

 随感录三十五(精读)

 随感录三十八(精读)

 随感录四十八

 随感录六十六

 事实胜于雄辩

 所谓国学

 对批评家的希望

华盖集

 忽然想到(一至四)(精读)

 战士和苍蝇(精读)

 夏三虫(精读)

 导师(精读)

 长城

 并非闲话

 碎话

华盖集续编

 学界的三魂

 古书与白话(精读)

 谈皇帝

 空谈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

《阿Q正传》的成因(精读)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精读)

 娜拉走后怎样(精读)

 未有天才之前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精读)

 论“他妈的!”

 寡妇主义(精读)

 写在《坟》后面(精读)

而已集

 略论中国国民的脸(精读)

 可恶罪

 小杂感(精读)

 卢梭和胃口

 文学和出汗

三闲集

 无声的中国(精读)

 “醉眼”中的朦胧

 革命咖啡店

 文坛的掌故

 流氓的变迁

二心集

 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精读)

 “好政府主义”

 柔石小传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宣传与做戏

 “智识劳动者”万岁

伪自由书

 观斗

 逃的辩护

 从讽刺到幽默

 从幽默到正经

 最艺术的国家

 《杀错了人》异议

 天上地下

南腔北调集

 我们不再受骗了

 有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国良之非

 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子有胃病

 谈金圣叹(精读)

 祝《涛声》

 上海的少女

 小品文的危机

 谣言世家

准风月谈

 夜颂(精读)

 二丑艺术(精读)

 偶成

 中国的奇想

 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

 黄祸

 外国也有

 难得糊涂

花边文学

 “京派”与“海派”

 北人与南人

 朋友

 小品文的生机

 正是时候

 考场三丑

 骂杀与捧杀

且介亭杂文

 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精读)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精读)

 中国国民失掉自信力了吗?

 说“面子”(精读)

 拿破仑与隋那

且介亭杂文二集

 隐士

 “文人相轻”

 论“人言可畏”

且介亭杂文末编

 我要骗人

 白莽作《孩儿塔》序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半夏小集

试读章节

旧历和新历的今年似乎于上海的文艺家们特别有着刺激力,接连的两个新正一过,期刊便纷纷而出了。他们大抵将全力用尽在伟大或尊严的名目上,不惜将内容压杀。连产生了不止一年的刊物,也显出拚命的挣扎和突变来。作者呢,有几个是初见的名字,有许多却还是看熟的,虽然有时觉得有些生疏,但那是因为停笔了一年半载的缘故。他们先前在做什么,为什么今年一齐动笔了?说起来怕话长。要而言之,就因为先前可以不动笔,现在却只好来动笔,仍如旧日的无聊的文人,文人的无聊一模一样。这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大家都有些自觉的,所以总要向读者声明“将来”:不是“出国”,“进研究室”,便是“取得民众”。功业不在目前,一旦回国,出室,得民之后,那可是非同小可了。自然,倘有远识的人,小心的人,怕事的人,投机的人,最好是此刻豫致“革命的敬礼”。一到将来,就要“悔之晚矣”了。

然而各种刊物,无论措辞怎样不同,都有一个共通之点,就是:有些朦胧。这朦胧的发祥地,由我看来——虽然是冯乃超的所谓“醉眼陶然”——,也还在那有人爱,也有人憎的官僚和军阀。和他们已有瓜葛,或想有瓜葛的,笔下便往往笑迷迷,向大家表示和气,然而有远见,梦中又害怕铁锤和镰刀,因此也不敢分明恭维现在的主子,于是在这里留着一点朦胧。和他们瓜葛已断,或则并无瓜葛,走向大众去的,本可以毫无顾忌地说话了,但笔下即使雄纠纠,对大家显英雄,会忘却了他们的指挥刀的傻子是究竟不多的,这里也就留着一点朦胧。于是想要朦胧而终于透漏色彩的,想显色彩而终于不免朦胧的,便都在同地同时出现了。

其实朦胧也不关怎样紧要。便在最革命的国度里,文艺方面也何尝不带些朦胧。然而革命者决不怕批判自己,他知道得很清楚,他们敢于明言。惟有中国特别,知道跟着人称托尔斯泰为“卑汗的说教人”了,而对于中国“目前的情状”,却只觉得在“事实上,社会各方面亦正受着乌云密布的势力的支配”,连他的“剥去政府的暴力,裁判行政的喜剧的假面”的勇气的几分之一也没有;知道人道主义不彻底了,但当“杀人如草不闻声”的时候,连人道主义式的抗争也没有。剥去和抗争,也不过是“咬文嚼字”,并非“直接行动”。我并不希望做文章的人去直接行动,我知道做文章的人是大概只能做文章的。

可惜略迟了一点,创造社前年招股本,去年请律师,今年才揭起“革命文学”的旗子,复活的批评家成仿吾总算离开守护“艺术之宫”的职掌,要去“获得大众”,并且给革命文学家“保障最后的胜利”了。这飞跃也可以说是必然的。弄文艺的人们大抵敏感,时时也感到,而且防着自己的没落,如漂浮在大海里一般,拚命向各处抓攫。二十世纪以来的表现主义,踏踏主义,什么什么主义的此兴彼衰,便是这透露的消息。现在则已是大时代,动摇的时代,转换的时代,中国以外,阶级的对立大抵已经十分锐利化,农工大众日日显得着重,倘要将自己从没落救出,当然应该向他们去了。何况“呜呼!小资产阶级原有两个灵魂。……”虽然也可以向资产阶级去,但也能够向无产阶级去的呢。

这类事情,中国还在萌芽,所以见得新奇,须做《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那样的大题目,但在工业发达,贫富悬隔的国度里,却已是平常的事情。或者因为看准了将来的天下,是劳动者的天下,跑过去了;或者因为倘帮强者,宁帮弱者,跑过去了;或者两样都有,错综地作用着,跑过去了。也可以说,或者因为恐怖,或者因为良心。成仿吾教人克服小资产阶级根性,拉“大众”来作“给与”和“维持”的材料,文章完了,却正留下一个不小的问题:

倘若难于“保障最后的胜利”,你去不去呢?

这实在还不如在成仿吾的祝贺之下,也从今年产生的《文化批判》上的李初梨的文章,索性主张无产阶级文学,但无须无产者自己来写;无论出身是什么阶级,无论所处是什么环境,只要“以无产阶级的意识,产生出来的一种的斗争的文学”就是,直截爽快得多了。但他一看见“以趣味为中心”的可恶的“语丝派”的人名就不免曲折,仍旧“要问甘人君,鲁迅是第几阶级的人?”

我的阶级已由成仿吾判定:“他们所矜持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他们是代表着有闲的资产阶级,或者睡在鼓里的小资产阶级。……如果北京的乌烟瘴气不用十万两无烟火药炸开的时候,他们也许永远这样过活的罢。”

我们的批判者才将创造社的功业写出,加以“否定的否定”,要去“获得大众”的时候,便已梦想“十万两无烟火药”,并且似乎要将我挤进“资产阶级”去(因为“有闲就是有钱”云),我倒颇也觉得危险了。后来看见李初梨说:“我以为一个作家,不管他是第一、第二、……第百、第千阶级的人,他都可以参加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不过我们先要审察他们的动机。……”这才有些放心,但可虑的是对于我仍然要问阶级。“有闲便是有钱”;倘使无钱,该是第四阶级,可以“参加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了罢,但我知道那时又要问“动机”。总之,最要紧是“获得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这回可不能只是“获得大众”便算完事了。横竖缠不清,最好还是让李初梨去“由艺术的武器到武器的艺术”,让成仿吾去坐在半租界里积蓄“十万两无烟火药”,我自己是照旧讲“趣味”。

那成仿吾的“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的切齿之声,在我是觉得有趣的。因为我记得曾有人批评我的小说,说是“第一个是冷静,第二个是冷静,第三个还是冷静”,“冷静”并不算好批判,但不知怎地竟像一板斧劈着了这位革命的批评家的记忆中枢似的,从此“闲暇”也有三个了。倘有四个,连《小说旧闻钞》也不写,或者只有两个,见得比较地忙,也许可以不至于被“奥伏赫变”(“除掉”的意思,Auflleben的创造派的译音,但我不解何以要译得这么难写,在第四阶级,一定比照描一个原文难)罢,所可惜的是偏偏是三个。但先前所定的不“努力表现自己”之罪,大约总该也和成仿吾的“否定的否定”,一同勾消了。

创造派“为革命而文学”,所以仍旧要文学,文学是现在最紧要的一点,因为将“由艺术的武器,到武器的艺术”,一到“武器的艺术”的时候,便正如“由批判的武器,到用武器的批判”的时候一般,世界上有先例,“徘徊者变成同意者,反对者变成徘徊者”了。

但即刻又有一点不小的问题:为什么不就到“武器的艺术”呢?

这也很像“有产者差来的苏秦的游说”。但当现在“无产者未曾从有产者意识解放以前”,这问题是总须起来的,不尽是资产阶级的退兵或反攻的毒计。因为这极彻底而勇猛的主张,同时即含有可疑的萌芽了。那解答只好是这样:——

因为那边正有“武器的艺术”,所以这边只能“艺术的武器”。

这艺术的武器,实在不过是不得已,是从无抵抗的幻影脱出,坠入纸战斗的新梦里去了。但革命的艺术家,也只能以此维持自己的勇气,他只能这样。倘他牺牲了他的艺术,去使理论成为事实,就要怕不成其为革命的艺术家。因此必然的应该坐在无产阶级的阵营中,等待“武器的铁和火”出现。这出现之际,同时拿出“武器的艺术”来。倘那时铁和火的革命者已有一个“闲暇”,能静听他们自叙的功勋,那也就成为一样的战士了。最后的胜利。然而文艺是还是批判不清的,因为社会有许多层,有先进国的史实在;要取目前的例,则《文化批判》已经拖住uptonsinclair,《创造月刊》也背了Viguy在“开步走”了。

倘使那时不说“不革命便是反革命”,革命的迟滞是语丝派之所为,给人家扫地也还可以得到半块面包吃,我便将于八时间工作之暇,坐在黑房里,续钞我的《小说旧闻钞》,有几国的文艺也还是要谈的,因为我喜欢。所怕的只是成仿吾们真像符拉特弥尔·伊力支一般,居然“获得大众”;那么,他们大约更要飞跃又飞跃,连我也会升到贵族或皇帝阶级里,至少也总得充军到北极圈内去了译著的书都禁止,自然不待言。

不远总有一个大时代要到来。现在创造派的革命文学家和无产阶级作家虽然不得已而玩着“艺术的武器”,而有着“武器的艺术”的非革命武学家也玩起这玩意儿来了,有几种笑迷迷的期刊便是这。他们自己也不大相信手里的“武器的艺术”了罢。那么,这一种最高的艺术——“武器的艺术”现在究竟落在谁的手里了呢?只要寻得到,便知道中国的最近的将来。P122-126

序言

还记得曾为祥林嫂凄惨的遭遇落下的眼泪吗?还记得曾为阿Q的言行而痛彻心扉吗?还记得小时候为中国社会上所出现的不平等的事情而愤怒无奈吗?那个时候的您,一定为国民备受欺压却麻木不仁而心痛难当,向往着中国国民思想觉悟的一天。

在旧时的中国,时弊就是渗透到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每个角落的封建专制,而抨击时弊的杂文,矛头的直接指向就是当权者的专政。鲁迅前期抨击北洋军阀政府腐败残暴,后期抨击国民党政府一党专政,从一系列血腥屠杀到查禁文学作品、捣毁书店等流氓手段,从“推行新生活”运动到对帝国主义的屈辱投降政策,从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入手,来挖掘无处不在的奴役关系的根源,往往寥寥数语,就能摸到被批判者思想的实质,并且如灵魂附体般地跟着被批判者跑到天涯海角,甚至跨越时间的阻隔,准确地罩在一切强暴者的头上。如《答有恒先生》、《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友邦惊诧”论》、《为了忘却的记念》等都是直接揭露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名篇。

如今,虽然国强民富了,但在平静的生活中,我们依然需要鲁迅先生的那把“手术刀”来不断鞭策我们,需要从他那犀利的笔锋中去体会旧夕的痛,从而来感悟今朝的爱!

鲁迅杂文的文学价值

鲁迅在他的一生中,特别是后期思想的年月里,倾注了他的大部分生命与心血于杂文创作中。事实上,鲁迅的名字是与杂文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但引起最大争议的,也是鲁迅的杂文。从鲁迅生前,直到现在,对杂文,特别是鲁迅杂文的否定与嘲讽,就从未停止过。尽管人们无数次的宣布:鲁迅的杂文时代已经过去,尽管鲁迅自己也一再表示希望他的攻击时弊的杂文“与时弊同时灭亡”,但一个无情的事实却是,鲁迅的杂文始终为一切关心与思考社会、历史、思想、文化、人生、人性等等问题的中国人所钟爱。它能够一遍又一遍的阅读,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常读而常新。

人们说,要了解中国的特别国情,就要了解创造这种特别国情的中国人;那么要了解中国人,莫过于细心阅读鲁迅的杂文。鲁迅的杂文是一个未经规范化的文体,这种“无体的自由体式”使鲁迅天马行空的思想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一起阅读,共同感悟

眼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他们不再是只会在百草园嬉戏玩乐的小调皮,他们不再是老是做鬼脸吓唬同伴的小捣蛋,他们不再是成天撒娇要您抱抱的小宝宝。在您的不经意之间,他们已经开始关注社会,开始对各类时事喋喋不休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孩子这重要思想转型期,您一定要引导他们阅读鲁迅先生的伟大作品,陪同他们越过时间的鸿沟,走进鲁迅笔下那个“吃人血馒头”的黑色年代,让他们了解烙刻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那段永远无法泯灭的耻辱历史,让他们知晓每个故事每个角色里暗含着多少国人的屈辱与悲哀,让他们明白生于世上就应该有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铮铮气概!还等什么,同您的孩子一起,翻开那一篇篇锐利如刀的杂文,共同感悟鲁迅先生的思想精华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1: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