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只长了两条尾巴的猴子,因而在同伴中备受嘲讽戏弄,大家都说它是个怪物,见了它就避而远之。为此,两尾猴很悲伤,它总是孤孤单单地躲在角落里哭泣。抱怨上帝对它的不公。
为了能和大家一样,两尾猴痛下决心,割掉了多出来的一条尾巴。它终于能与大家一样了,别人也不再排挤它,它感到非常快乐。
时隔不久,这只猴子在游玩时迷了路,进入了另一座森林。让它感到吃惊的是,这里的猴子竟然全部都是两条尾巴,跟它以前一样!但由于它少了一条尾巴,所以,这座森林里的猴子们都讨厌它,它又遇到了和以前一样的遭遇,只有再次独自躲在角落里悲伤、哭泣。经历了种种痛苦后,两尾猴悟出了一个道理:只要和别人不一样,就是一种优势!
在如今这个社会当中,人们的自信就如同这只猴子一样,相当薄弱,对很多事情有太多担心,因此生活在悲痛之中。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对自我的认知不足。
听完这个故事后,我突然想起我曾在某一本书的某一篇文章中看到的一个故事。我自认为这故事道理深刻,所以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位妇人养了一只猫和一条狗。猫非常可爱,见到妇人就撒娇,往妇人怀里钻,妇人很喜欢它;狗非常忠诚,兢兢业业看家护院,妇人也很喜欢它。
狗见猫撒娇便可赢得妇人喜爱,决定撇弃“家政”,学习猫的样子讨好妇人。结果狗不但没能赢得妇人的喜爱,还被妇人赶出了家门。
在主人面前,猫的优势是可爱,狗的优势是能看家护院。放弃自己的优势去学习别人,往往会得不偿失。
人们总是盲目地追随别人,试图将自己打造成他人的样子,以为这样做就能够与他人一样优秀,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样做不但没能成为别人,反而迷失了自己。
“在发展事业期间,我曾陷入过迷茫,”苏达说,“离开艺术学院后,我去北影(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做群众演员。由于表演功底不错,又非常热爱表演,我几乎能完全胜任所饰演的任何角色。因此,很多导演对我印象深刻,有时还会给予我一些指导。”
苏达从小热爱表演,他一直都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现实主义电影演员,这是他儿时的梦想。但为了维持生计,苏达不能只挑自己喜欢的角色演。只要有角色演,就已经很不错了。苏达演过的角色不下百种,虽然大多都不是自己真正所喜欢的,出于对电影的热爱和一份敬业精神,每个角色他都会竭尽全力去演,哪怕只是个路人,他也不会有半点懈怠。‘没想到,他的认真竟使他慢慢陷入迷茫。“因为当我把一个小角色演得不错时,”苏达说,“导演便会随便夸我几句,并说一些鼓励我、让我努力朝某个方向发展之类的话。导演们的说法不一,这个说我适合演这个角色,那个说我适合演那个角色,另外一个又说我适合走另外一条路。”
吸取他人的意见是对的,但同时还需要保持自己的主见,否则是很容易因此而陷入迷茫的。那段时间苏达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整日徘徊在诸导演的“指引”之中。
“我饰演了这个角色觉得自己很适合,”苏达说,“饰演了那个角色又感到自己有这方面的优势,我想成为他,又想成为她,这使我犹豫不决,惶惶不安。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具备做演员的潜质,这是自打我选择走这条路以来从未有过的想法。”
以往目标坚定的苏达,顿然失去了人生方向,他感到空虚和孤独,内心痛苦至极。P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