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雪国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川端康成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川端康成的小说展示了日本传统文化的内在美,刻意追求一种“残照在战败而荒芜了的故国山河的日本美”;他的小说将凝重与冷清,浓艳和颓废,不可捉摸地结合在一起,精致而富有朦胧的诗意,其中贯穿着一种淡淡的东方宿命,蕴含着人生的徒然与美的终结,以及无端的人生哀愁,这些使川端的小说产生了一种空幻而无从把握的艺术美感。

本书《雪国》收集了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包括《雪国》和《千鹤》两部作品。

内容推荐

本书收集了日本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雪国》《千鹤》等中长篇小说,均为川端代表作,在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雪国》以有钱有闲的舞蹈研究者岛村三进雪国为契机,描写了岛村与艺伎驹子和一位纯情少女之间的感情纠葛。作者以雪乡为背景,为人们烘托出一个虚幻而又美丽,浓艳而又淡泊的艺术境界。

《千鹤》描写富家子弟菊治在不经意间与父亲生前的情人太田夫人发生肉体关系,而这段孽情最终导致了他所真正钟情的姑娘文子——太田夫人的女儿自杀的悲剧,表现了美的孤独、虚空与悲凉。

目录

雪国

千鹤

试读章节

和服上面套着外套的站长像要结束这站在寒冷中的交谈,一边转身一边说:

“那么,多保重。”

“站长,我弟弟现在没出来吗?”叶子的目光在雪地上搜寻,“站长,求您关照我弟弟,求您了!”

声音好听得让人悲伤。响亮的语声仿佛从夜雪中回荡而来。

火车开动后她也没将上半身收回车厢。车很快赶上在铁路旁行走的站长。

“站长,请告诉我弟弟下次休息时回家。”

“好嘞!”站长大声应道。

叶子关上车窗,两手捂住发红的脸颊。

这是两县之间一座备有三辆除雪车的大山。从隧道南北两端伸出的雪崩报警电线已经通了。除雪阵容早已齐整:除雪夫五千,外加消防组青年团两千。

及至明白叶子这位少女的弟弟是从这个冬天开始在这种不久将被雪埋住的铁路信号所工作的,岛村更加对她有了兴致。

不过,这里称为“少女”,是因为在岛村看来如此。至于同行的男子是她什么人,岛村当然无从知晓。两人的举止倒像是夫妇,但男方显然是个病人。陪同病人,男女间的距离自然缩短,照料得越勤快,看上去越像夫妇。再说实际上照看比自己年长男子的那副年轻母亲的样子,在外人看来也是夫妇。

岛村只是把她一个人分离出来,根据她的形象给人的感觉,主观断定她是少女。而自己所以格外感伤,很可能是过于以不可思议的眼光看待这个少女的结果。

三个小时以前岛村就百无聊赖地翻来覆去看左手的食指。说到底,只有这食指活生生记得即将相见的女子——越是急于回忆,记忆越是变得模模糊糊把握不得,唯独这支手指因了女子的触感而至今仍湿乎乎的,将自己拉向远方的女子身边。如此觉得奇异时间里,岛村把手指凑近鼻子闻了闻,却不由得用手指往车窗玻璃上划了条线。结果,女子的一只眼睛清晰浮现出来,他惊得险些喊出声。但那不过是他将自己的心送往远方的关系,回过神来什么事也没有:原来是对面车座的女子照在上面。外面夜幕降临,车厢里开了灯,于是车窗玻璃成了镜子。但由于暖气使得玻璃挂满了水蒸气,因此在用手指擦拭之前镜子并不存在。

尽管少女的一只眼睛反而漂亮得出奇,可是当岛村把脸贴近车窗时,里面突然现出似乎想看夜晚景色那含带旅愁的面容,岛村当即用手心抹一下玻璃。

少女胸部微微前倾,专心俯视眼下躺着的男子。用力的双肩,显示她认真的程度,略微严肃的眼睛几乎一眨不眨。男子头枕车窗那边,弯曲的腿触在少女身旁。这是一节三等车。因为不是在岛村这一侧,而是在对面的侧面,所以躺着的男子面部在镜子上只能照到耳朵那里。

少女同岛村正好坐斜对面,可以直接瞧见。但由于两人上车时岛村为少女似乎冷冷刺伤什么的美丽而惊得伏下眼睛那一瞬看见了死死抓住少女的手的男子那青黄色的手,所以岛村觉得不好意思往那边看第二次。

玻璃镜中男子的神情看上去很镇定,好像因为目睹少女的胸部而放下心来。衰弱的体力因其衰弱而透示出任人照顾的谐调意味。男子把围巾垫在枕头上,撩在鼻子下端整个把嘴遮住。又把上面的脸颊也包住了,差不多一副蒙头盖脸的样子。但围巾不时松动而把鼻子压住。少女趁男子眼睛要动而未动的时间里以亲切的手势把围巾弄好。两人就这样下意识地一再重复这几乎让岛村焦急的同一动作。此外,包裹男子腿的外套下摆时不时张开垂下,少女很快注意到把它收拢回去。这一切都非常自然,几乎让人忘记距离的存在,联想到两人无限奔赴远方的身姿。岛村因此没有产生注视悲哀场景的沉痛,而觉得是在观望一场梦中把戏。想必是因为事情发生在奇异镜中的缘故。

镜底流移着夜色。这就是说,被摄之物和摄物的镜子像电影的双重摄影一般移动。出场人物同背景之间毫无关联。而且,人物在透明的虚幻中、风景在夜色的朦胧中互相融合着描绘出超凡脱俗的象征世界。尤其少女的脸庞正中亮起山野灯火的时候,岛村胸口几乎为这莫可言喻的美丽震颤不已。

因为远山上空仍有火烧云一抹隐约的遗痕,所以透过车窗玻璃望见的景致直到很远都未失去形体,但颜色荡然无存。目力所及,普通的山野愈发显得普通,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引起人的注意。惟其如此,那反而成了浩渺感情的流程。不用说,这是由于少女的脸庞浮现其间的缘故。映在车窗玻璃镜中的少女轮廊的四周不断有夜景移动,使得少女脸庞也好像变得透明起来。至于是否真的透明,因为在脸庞里面不断流移的夜色看上去仿佛从脸庞表面经过,以致无法捕捉确认的时机。

P4-6

序言

同为深受西方文学影响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和川端康成却分属遥远的两极——至少在形式上,村上是排斥“日本语性”以至“日本性”的,而川端则对“日本语性”和“日本性”爱不释手,深深沉醉其中。例如村上作品几乎从不出现艺伎、歌舞伎、和服、清酒、寿司以及祗园会、五重塔、富士山等“日本性”载体或日本文化符号,而川端的文学世界本身即是由这些构成的。村上作品中倒是偶尔出现樱花,但即使同是樱花,在两人笔下也截然不同。《挪威的森林》第十章谓“在我眼里,春夜里的樱花,宛如从开裂的皮肤中鼓胀出来的烂肉”,而《古都》第一章则谓“松树那洁净的翠绿和池水正使得花团锦簇的红色垂枝樱愈发显得千娇百媚”。如果说,村上作品有高密度的“异质性”,川端文学则有高密度的“日本性”。

而这种“日本性”,恰恰是川端于一九六八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原因。瑞典皇家科学院表彰他“以卓越的感受性、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心之精髓”。换言之,村上春树以不同于日本传统文学的“异质性”或“非日本性”为世界所接受,川端康成则以忠实继承日本传统文学、表现日本人精神特质的同一性或“日本性”为世界所接受并摘取世界文学最高奖项的桂冠。其获奖对象作品即是青岛出版社此次出版的《雪国》、《千鹤》和《古都》。不妨说,这三部小说作品乃是“日本性”的高度浓缩。此外收录了一部未必有多少“日本性”的短篇《伊豆舞女》。

相对说来,作为日本文学研究,川端文学是国内研究得最多、研究成果最见学术质量的领域。而我并非这方面的专家,所以只想从上面所说的“日本性”与“非日本性”这个角度随便谈一点感想。

先谈《伊豆舞女》。这部短篇发表于一九二六年,是作者早期代表作和成名作,也是日本文学中出色体现抒情之美的“青春物语”,曾六次搬上银幕,有“日本式爱情经典”之誉——认为在爱情表达上具有经典的日本元素或“日本性”。但我觉得,较之“日本性”,这部短篇引起我们共鸣的恐怕更是“非日本性”。

首先,故事发生在旅途。作为主人公,一个是因无法忍受“孤儿根性”带来的苦闷而踏上旅途的二十岁男孩,一个是看上去十七八岁情窦初开的女孩——这样的男孩女孩在山青水秀的秋日乡间旅途中相遇且结伴而行,尽管女孩并非一个人——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时代,两人之间发生朦胧恋情都是十分自然的。何况女孩又很漂亮:“这对忽闪忽闪的漂亮的大黑眼睛是小舞女最为动人之处。双眼皮的线条也漂亮得无法形容。还有,她笑起像花一样。笑得像花这句话用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不仅漂亮,而且乖巧。“我”要坐下,她赶紧拉出自己的座垫;“我”要吸烟,她把烟灰缸拉到跟前;“我”在山路凳子上休息,她蹲下来拍打“我”裤脚上的灰;“我”下楼出门,她马上摆好木屐。更重要的是,这些乖巧丝毫没有功利性或世俗之气,而意味一种纯粹的好意和情窦初开。可以断言,这并非为日本传统女性所特有,完全可能以相似形式发生在往日中国乡间女孩身上。

其次未必限于“日本性”的一点,表现在性意识与天真之间。这类故事的主人公大多伴随性意识,而又一定不失天真,《伊豆舞女》把这两种元素融合得恰到好处。

……

——截选自《川端康成:“日本性”与“非日本性”之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