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李学说的魅力,不惟在其对宋明儒学的批判甚猛,更在于其通过对所谓“旧儒学”、“假儒学”、“无用之学”的批判,宣扬“三物”之学,“六艺”之教,以恢复孔孟正统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为己任,德行艺兼顾,文和武并重。《解释的转向与儒学重建——颜李学派对四书的解读》从清初对四书的再诠释与儒学重建的背景入手,以颜李学派对四书的解读为研究对象,围绕此派对什么是真正的儒学、学什么、如何学及学何为等问题的理解,对其破解程朱理学在学界的话语霸权做出了深入的分析梳理,探讨了他们以恢复原始儒学的方式致力于儒学重建的进路。本书由高青莲著。
《解释的转向与儒学重建——颜李学派对四书的解读》从清初对四书的再诠释与儒学重建的背景入手,以颜李学派对四书的解读为研究对象,围绕此派对什么是真正的儒学、学什么、如何学及学何为等问题的理解,对其破解程朱理学在学界的话语霸权做出了深入的分析梳理,探讨了他们以恢复原始儒学的方式致力于儒学重建的进路。此派以习行、践履为特征的儒学,开拓了清初儒学发展的新动向,但其自身的紧张和矛盾导致了他们的解释困境,《解释的转向与儒学重建——颜李学派对四书的解读》对此一并做出分析和评论。本书由高青莲著。
导论 经典及其时代解读
一、学界研究颜李学派概况
二、经世致用与四书的再诠释
三、经典解读与儒学重建的多元性
第一章 解释的转向与儒学重建的可能
一、解释的转向与儒学重建的可能性探讨
二、颜李学派概说及其四书相关著作简介
三、解读四书的依据:三事三物
四、解读经典的原则和特点
第二章 由“理”到“礼”,明德亲民——《大学》的重构
一、《礼记·大学》文本的恢复
二、“格物”新解的意义与反响
三、学行之辩:知行关系的再认识
四、由“理”到“礼”:解释转向与儒学核心问题的转移
五、明德亲民:儒学本质的界定
第三章 由“解”到“行”,行事以礼——《中庸》的体知
一、明和行:“中”的两个层面
二、修道:《中庸》着手工夫的再认识
三、由“解”到“行”:《中庸》修身工夫的践履
第四章 习行之学,六艺之教——《论语》的探义
一、“率天下以立人道”:论语之旨再探讨
二、“学而时习”:习行学的基本特征
三、六艺教育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解释
四、齐礼践礼与礼学思想
第五章 王者之治,必有事焉——《孟子》的辨析
一、颜元对《孟子》的外向性发挥
二、理想的政治:王道之治
第六章 重建与困境
一、程廷祚对颜学的重构与改造
二、重建的困境与学派的没落
第七章 颜李学派的历史地位及其四书学评价
一、李塨的考据实学与清初经世学风的终结
二、对颜李学派四书学的评价
附录一 文献综述
附录二 学界研究颜李学派的个别小问题的考察与纠正
附录三 颜李著述
附录四 颜元迁善改过、为人处世言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