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居明先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索了佛陀在菩提树下的自内证,将密宗五大系予以了最为透彻的展现。密宗导读:密宗是什么、生命的诞生、超越生老病死苦……密宗概探:浅谈真言密教的特色、密谈观音及其修持法、密谈虚空藏菩萨……
密宗大义:密宗传承的简速、密宗道场与法器、密宗大义……
密宗历史:印度密教、中国密教、日本密教……
密宗理趣: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摩耶经……
本书是怡然金刚倾情演绎密宗的精髓,首度公开密宗本尊修持法门,研究真言密法最详尽、最透彻的中文书籍!
佛教教义博大精深,有八万四千个法门,八千余卷经典。世界佛教至今大致分成大十宗,而在日本则细分为十三宗、五十八派。
弘法大师在创立真言宗的时候,将所有佛教派别分为显教与密教两大流派。
显教是佛陀说教时,考虑到弟子的智力高低不同,而将佛理简化的一种易听易明的说教。
密教则是佛陀说法时不加任何迁就,据相实说,将宇宙的秘密真理和盘托出的说教。由于义理幽玄深秘,不是智力一般的普通人可以明白,故称为秘密佛教,简称为“密教”。后人将“密”理解为秘而不宣,其实是错误的。
不少先贤先修显后修密,也有既修显又修密的。二教并无高低之分,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修行者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派而进修。
由于密教内容深奥,一般人不易理解。修密的人都讲求勤奋修行,力求开发自己的脑细胞,达到明白开悟的境界。初学密宗的人,都会在修行方面花较多的时间。反之,密宗在听经与阅经方面却不太注重。当修行到一定程度,因开发脑细胞而提升了自己的智慧,再翻开佛典,就如开了心眼一样,对佛经心领神会,了解深切。
密宗修行者该如何修行呢?
普通人每日所见所闻所思,积聚起来,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般若心经》说到“五蕴”,这个“蕴”字就是积聚的意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眼、耳、鼻、舌、身的感触而有所反应和积聚,于是形成了色、受、想、行、识五种形态,即是“五蕴”。将“五蕴”进行分解,可细分为身、口、意三方面。
在佛学的名词里,认为一个人因为接触周围万物而产生了意识形态,这些意识通称为“业”。这些“业”,都是因我们不了解宇宙真相而把虚假当成真实。所以,“业”不是智慧人应该积聚的东西。《般若心经》告诉我们“五蕴皆空”,就是否定了“业”对我们的人生意义。
但我们是普通人,难以避过“业”!
密宗提供了三个方法,可使一个普通人远离“业”的不断积聚,可以进入理解宇宙真相的境界。
当一个普通人进入这个境界时,就是开悟,再也不会承受人世间的幻象所带来的苦恼。脱离了因果轮回的烦恼,也就是成佛了。
密宗有所谓“三密加持”,就是说通过三种方式,可以开启一个普通人的智慧,令他看通宇宙的真面目。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