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米·戴蒙是当今美国华尔街最出色的银行家,他所领导的摩根大通银行是唯一一个在金融危机中没有亏损的银行。他及摩根大通因成功拯救贝尔斯登而受到追捧。没有人会质疑杰米·戴蒙是世界上最让人敬畏的银行家。杰米·戴蒙创造的业绩给危机中一片低迷的市场带来一丝光亮,杰米·戴蒙的成功让无数金融界、商界领袖反思。今天,我们有幸在国内率先引进解密杰米·戴蒙成功之路的第一本书,祈愿让我们对危机的认识更加深一步,对防范危机的思考更深入一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杰米·戴蒙的金融帝国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美)帕特丽夏·克瑞沙弗莉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杰米·戴蒙是当今美国华尔街最出色的银行家,他所领导的摩根大通银行是唯一一个在金融危机中没有亏损的银行。他及摩根大通因成功拯救贝尔斯登而受到追捧。没有人会质疑杰米·戴蒙是世界上最让人敬畏的银行家。杰米·戴蒙创造的业绩给危机中一片低迷的市场带来一丝光亮,杰米·戴蒙的成功让无数金融界、商界领袖反思。今天,我们有幸在国内率先引进解密杰米·戴蒙成功之路的第一本书,祈愿让我们对危机的认识更加深一步,对防范危机的思考更深入一些。 内容推荐 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本介绍著名银行家杰米·戴蒙的书。杰米·戴蒙是当今美国华尔街最出色的银行家,他所领导的摩根大通银行是唯一一个在金融危机中没有亏损的银行。他及摩根大通因成功拯救贝尔斯登而受到追捧。本书收集了大量第一手的报道、采访和回忆录资料,对戴蒙如何成长为一个成功的银行家做了详尽介绍,凸显了谨慎、坚持原则、注意细节、勤奋、事必躬亲等优良品质在他成功路上的重要作用。 目录 第一部分 风暴中的赢家 第1章 不折不扣的银行家 第2章 收购贝尔斯登的壮举 第二部分 从花旗小子到摩根大通掌舵人 第3章 “我愿意为桑迪工作” 第4章 花旗哗变 第5章 独立事业新征程 第6章 首战告捷:第一银行扭亏为盈 第7章 帝国版图:执掌摩根大通 第三部分 引领摩根大通走上金融巅峰 第8章 “慎”者为王 第9章 百年大计 步步为赢 第10章 让所有的危机都低头 第11章 华尔街当之无愧的领袖 附录 杰米·戴蒙大事年表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2008年10月初的一天,对于华尔街来说又是血腥的一天,道琼斯工业指数创造了历史上单周最大的跌幅。在收市前一个半小时,当道琼斯指数将要5年来首次跌破9000点的时候,在位于曼哈顿中心区域派克大街的摩根大通大厦里,杰米·戴蒙离开了他的的办公室,奔向会议室。由于每天都要早起工作,加上长时间没有换洗,他的那件原本整洁的白衬衫看起来有些发皱了。他就穿着这件衬衫,打着蓝色的领带,很快地结束了一项预约的采访。 戴蒙坐在桌子的最尽头,面前放着两页纸:一张是关于将要讨论的主题的备忘录,另一张是他特有的用来记录事情的8.5英寸×11英寸的工作表。他那深邃的蓝色眼睛定了定神,浏览了一下这两张纸后,就开始了讨论,此时正是华尔街最混乱的时期之一。 “我过去经常讲一个笑话,我女儿打电话给我,问我什么是危机,”戴蒙说道,重复着2008年3月发布的2007年摩根大通年报中他写给股东的信件中的那个故事。 在这封信讲的故事里,戴蒙回答他女儿说:“危机是每隔5到10年发生的事情。”他有三个女儿,年龄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其中的一个女儿又问道:“为什么每个人都会对危机感到意外呢?” 在发出这封信后7个月再重复这个故事,戴蒙有不同的点睛之语:“我过去常说‘这是正常的,为什么人们会感到意外呢?’现在我不会再这么说,因为目前的危机已经超出了正常的6到7年的震动。” 2007年的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了2008年的大灾难,使人们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更加担忧。当美林证券被出售,莱曼兄弟破产,以及其他公司如高盛投资公司和摩根士丹利向战略投资者寻求注资,这些事件使得原本神圣不可质疑的信条被打上了问号。经济衰退使失业率增加,这会导致银行贷款投资组合以及信用卡违约的损失进一步增加。对于华尔街的经理们来说,这些挑战已经演变为每天的现实。 戴蒙整理了一下面前的那两页纸,瞥了一眼那张8.5英寸×11英寸的工作表,工作表上有很多涂了蓝墨水的矩形方格,那是原来拟好的计划书和提示录,而现在已经完全取消了。工作表上这些蓝色方格背后是什么,这些折痕是怎么产生的?可能是打给或来自时任财政部部长的亨利·保尔森(Henry Paulson)的一个电话,或者是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将要讨论这场金融危机的最新进展。这场危机吞没了华尔街的公司,即使是最具实力的市场参与者也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在过去6个月中摩根大通已经开始了两大并购的融合进程:第一步,在2008年3月,对处于困境中的投资银行贝尔斯登(Bear Steams)实施令人震惊的12亿美元的救助,另外,在9月底,出资19亿美元收购倒闭了的华盛顿互惠银行,它曾经是摩根大通的头号收购目标。2008年第三季度利润的急剧下跌,也可能是因为抵押交易头寸的下跌,杠杆贷款以及住房贷款中较高的信贷消费——正如银行一周后将要公布的那样。 毫无疑问在戴蒙的那张8.5英寸×11英寸的工作表以及他的头脑里,储存了很多信息。导致了房价下跌和次级贷款损失的因素,就像流感病毒一样在全球金融领域蔓延。至2008年10月,对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担忧,使得银行之间不再发放隔夜贷款。由于信用市场的萎缩,商业所需要的流动性变得十分微小。财政部长保尔森艰难地宣传一项7000亿美元的救助方案,国会担心,如果不采取措施会有更大的灾难,因此批准了该方案。但起初在缓解危机和止跌股市方面,该方案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尽管摩根大通在次级抵押贷款风暴中也遭受了损失,但相对来说,它的经营状况还是好的。该银行在信贷危机中实际上是获得了发展的,这得益于两起并购:在政府的协调下收购贝尔斯登,以及向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购买华盛顿互惠银行——该银行是美国有史以来倒闭的最大规模的银行。 与美国银行、富国银行和花旗集团一样,摩根大通是业内最大规模的银行之一。由于公布了1/4的损失,花旗集团成为这4家银行中最不稳定的。在2009年1月,美国银行也暴露出了健康经营方面的问题。然而在2008年10月初,这4家银行需要从政府获得注资以提高资本,这被视为是不可能的资金来源。在上文所述的会议之后仅仅几天,戴蒙和其他许多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聚集在华盛顿,参加由财政部长保尔森召集的一个会议。在此次会议上,保尔森公布了政府对包括摩根大通在内的银行的注资计划,这是7000亿美元救助方案的一部分,以支持金融服务产业。对于银行来说,这是他们所不能拒绝的。 对于摩根大通来说,并不需要注资。在2008年9月底收购了华盛顿互惠银行后,该银行筹集了110亿美元的普通股。在2008年12月接受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有线电视网(CNBC)的采访时戴蒙表示,摩根大通没有请求政府注资,而且不想要,也不需要这种注资。然而,政府却要求9家银行接受注资,大概是为了避免任何一家银行的信誉受损,也不必挑选出最需要注资的银行。 虽然摩根大通没有寻求政府的注资,但处于经济周期大漩涡之中的时候,没有比注资更好的选择了。增加资本能够提高抵御衰退的能力(这种衰退也是戴蒙几个月以来一直警告的),也能够阻止情况变得更糟,甚至是严重的情形。 至2008年底,戴蒙的警告已经变成了现实,人们忧虑经济会持续衰退,这种对经济前景的预期不断地打击股票市场,市场需要政府的救助。由于投资者抛售大银行的股票,摩根大通的股票价格大跌至每股低于20美元,创造了6年来的最低,而最近52周的最高价格是每股高于50美元,两者相差甚远。另外,据报道摩根大通裁撤了其投资银行部门的数千个工作岗位,其他公司也有类似的裁员计划(至于花旗集团就更严重了),这更加打击了其股票价格。 虽然摩根大通要继续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但它已经针对其经营优势制定了相应的战略方针:搜集信息,并在彼此独立的业务部门之间分享信息,深入地辨别风险并挖掘潜在的问题。这种管理哲学在戴蒙的那张8.5英寸×11英寸的工作表上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戴蒙口袋里的那页纸上记录着50项大纲,他会按照这些大纲来行事,”董事会成员大卫·诺瓦克(David Novak)评论道,“戴蒙会把发生的事情记下来,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诸实施,从而迅速地将问题解决。他富有才能,不仅纵观全局,制定战略,而且还身体力行。例如,在投资银行部门有众多的员工,因此董事长很容易完成其本职工作,而戴蒙却将这一职责领域做了深入延伸。” 尽管与第一线的操作之间间隔了很多的级别,戴蒙还是从CEO的角度考虑工作中的细节问题。“他有三个最显著的特点,聪明,精力充足,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刨根问底。大部分处在他那个位置上的人都习惯于做表面文章,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考虑细节。”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保罗·马歇尔(Paul Marshall)教授评论道。 研究细节问题的时候,戴蒙被公认为有点书呆子。“我不是经常研究细节问题,但有时候我喜欢这么做。我需要判断何时应该这么做。”然而当需要的时候他会深入研究几分钟,然后立即放弃那些不值得深究的问题,因此他的副手说他并不是事必躬亲。例如,摩根大通是一家十分庞大的银行,戴蒙给予各级主管和经理高度的信任,并使其承担相应的责任,他希望这种信任和责任能在整个银行中传递。 无论银行的团队有多么优秀,戴蒙仍然信奉经过亲身实践得来的,且经过他深入分析的方法,并结合他的本能直觉,因为他在金融市场中成长,当年暑假的时候就与他的父亲和祖父一起在经纪人公司工作。这么一则题字刻在摩根大通的大厅里也许有些冒失,但确实是恰当的:这是戴蒙的公司。 P3-6 序言 在Google搜索栏上输入“杰米·戴蒙”,有230000条搜索结果,而在两年前,知道杰米·戴蒙的人屈指可数。 随着对金融危机的关注逐渐占据我们的生活,杰米·戴蒙这位英俊帅气的华尔街金融天才也渐渐成为镁光灯的宠儿。 他走上了红地毯,成为奥巴马总统最信赖的人,成为美国白宫的座上客。 他频频出现在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以及中国的电视屏幕上。 他被美国最重要的杂志之一《名利场》评为2009年最具权势的人物,他被世界上最顶级的商业杂志《财富》评为25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之一。 但他的成名可不是因为他有一张明星脸,别忘了华尔街最相信的是数字: 杰米·戴蒙仅用一年时间,使年亏损5.1亿美元的美国第一银行盈利26亿,并连续14个季度实现利润增长。 杰米·戴蒙带领的摩根大通是此次金融危机中唯一没有亏损的银行。从2007年7月金融危机爆发到2009年第二季度,除了收益下滑外,还尚未出现亏损。由于戴蒙明智地提前一年收缩了战线,摩根大通在次贷方面的损失仅仅是对手的1/6。 摩根大通在危机肆虐的2008年逆市坚挺,帮助政府支撑市场,收购了濒临倒闭的贝尔斯登和华盛顿互惠银行,并于2009年初就归还了250亿美元美国政府的援助贷款,而对手美国银行、花旗银行至今还欠着美国政府450亿美元。 2009年摩根大通继续独领风骚。10月14日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摩根大通当季盈利达35.9亿美元,大大高于市场预期。摩根大通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已达75.1亿美元。 没有人会质疑杰米·戴蒙是世界上最让人敬畏的银行家。杰米·戴蒙创造的业绩给危机中一片低迷的市场带来一丝光亮,杰米·戴蒙的成功让无数金融界、商界领袖反思。今天,我们有幸在国内率先引进解密杰米·戴蒙成功之路的第一本书,祈愿让我们对危机的认识更加深一步,对防范危机的思考更深入一些。 后记 这是一本很普通的书。因为书中的主人公和我们身边的你、我、他一样,有家庭、有工作、有朋友,过着和我们一样忙忙碌碌而又幸福快乐的生活。 但这又不是一本很普通的书,因为主人公有着我们普通人所没有的头衔、荣誉以及高额的薪酬,还有全球人对他所投去的关注和期待。 这个人就是有华尔街金融天才之称的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 戴蒙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 他是个极具洞察力的战略家,在经历的数次合并收购中,处处彰显着他的野心勃勃,恢宏大气;但大气的背后,他却有着一颗“小心翼翼”的心,甚至是事无巨细,对公司的业务了如指掌,与公司各个层次的员工都有沟通,让他的手下毫无喘息的余地。 他惜时如金,在各种采访和论坛上,从来都是言简意赅,直奔主题,时常简练地以一句“好,开始问吧”展开无休止的采访;但在学校的讲台上,面对众多求知欲极强的学生,他从不吝啬自己的时间和激情,还曾说,待退休之后有可能会去学校教书育人。 他在商场上从不手软,带领第一银行“人驻”摩根大通,蓬勃发展之势直逼当年将他席卷出门的花旗集团;但他非但没有绝花旗和当年的导师桑迪·威尔之路,甚至在离开花旗之后很久都在反思他与威尔的矛盾之处,并且从不吝啬表达自己对导师的欣赏之情。 戴蒙对要塞式资产负债表的坚持,对保守性会计准则的执着,对成本控制的精细,让他常常背上固执保守的“骂名”;但无论是在他早期跟随威尔将旅行者集团组建成花旗集团时的雄心壮志,还是后来他单独打拼将第一银行打造成为新的摩根大通、成就金融帝国的磅礴气势,都显现着他行动上的活跃,甚至是不可抗拒的侵略性。 他在钟爱的公共事业面前,不惜挥金如土,也从不因为工作拒绝公益机构的求助;但他甚至舍不得为自己买辆车,直到2000年“转战”美国第一银行后才拥有平生第一辆车,那时他早已身价不菲。 然而,戴蒙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的是,他能巧妙地将一切矛盾的事物融合成一个整体,化零为整,化干戈为玉帛,化弱为强,强强联合。 他将以零售银行业务为主的第一银行与以对公银行业务为主的摩根大通合并后,努力使其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两者的完美融合;而在注重贵族大客户的摩根大通收购以个人业务为优势的华盛顿互助银行之后,又能求同存异,以博大的胸怀致力于两者企业文化的共通。 他既能在工作上对员工近乎苛刻地要求,又能在私下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使得他身边的每个人都忠诚于他,忠诚于他们的公司,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他的经营理念里既有对风险和成本的严格控制,又不放过任何一个需要高成本投入的投资计划,使得他带领的团队在“四面楚歌”的危机年代却独树一帜,矗立在华尔街的舞台。 他虽然是个非常有野心的金融家,是个极其忙碌的领袖,可他从来不会因此放弃对家人的关心,与妻子和三个女儿快乐地生活是他最大的梦想。 他究竟有什么秘诀,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矛盾结合体转变成所到之处无往不胜的商业巨霸? 他两次从事业的巅峰跌人低谷,从零开始,由坡底爬到峰顶,打造了两个金融帝国——花旗和摩根,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这其中又有怎样的玄机? 不管你是职场之外的莘莘学子,还是职场之内的白领佳人,抑或是身居高职的企业老总,你都应该知道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着怎样的不凡经历,又如何跨越人生的一个个关口,成为金融界奇才。 细细读完这本书,它会给你答案,更会给你启迪。 戴蒙曾说,“你可以对照着别人挑战自己,但不要模仿别人。” 成功的道路确实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我们所要学习的,不是简单的成功故事,而是故事背后的人,是人的精神和信念。对照着他们,去看我们自己,究竟离成功还有多远。 这是一本普通的书,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酣畅淋漓之际,不要成为戴蒙光环笼罩下的阴影,因为他的成功谁也无法模仿和替代,而要成为他照耀下的一颗闪亮的星,借着月亮的光,在自己的舞台上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书评(媒体评论) 杰米是个不折不扣的银行家。杰米的年报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年报。 ——沃伦·巴菲特 毫不夸张地说,杰米·戴蒙堪比巴顿将军。相信有一天,摩根大通的人也会以曾为杰米团队中的一员而自豪无比。 ——华尔街纳斯达克首席执行官,培基证券前CEO 哈德威克·西蒙斯 “训练有素,事必躬亲”的管理精英。 ——《商业周刊》 这个团队最为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当别人都趋之若骛时,他们舍得抽身而出,即便这会牺牲一些短期的利益。 ——《财富》杂志 毋庸置疑,杰米·戴蒙是美国最有权力的银行家。 ——美国《名利场》杂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