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宛如花间
分类
作者 孟斜阳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有时候,我们只需要一壶茶和一本书,以此找回虚度光阴的乐趣,把内心最好的部分空出来,体会阅读所蕴含的无限可能性。

首部词集,一代宗师,闲品花间词与温庭筠。凡论词之灵动,开始于花间。结束于花间。这是一场文字间旷世的猎艳。如云在天之烂漫,风在野之自由。青山独对,坐待花开。

内容推荐

在江南的春天里,柳绵草长,细雨蒙蒙,田垄上的油菜花开得如此炽烈。

田埂上,纤细腰肢的女子撑一把透明小伞,踏一路细碎的雨丝,走进那幽朴的江南民居。

斑驳的门窗,雕花的镂空,带着铜锈绿的门环,还有庭院里交缠的藤蔓和山石,发散着千百年沉积的朴拙幽情。

若是在这里携一卷线装竖排的《花问集》,舒展身子躺在那竹藤椅上,听着天井里滴答而落的雨声,不意间,你会渐渐觉得那潇潇春雨、袅袅柳丝,和自己整个身与心几乎浑然一体,都化为一片令人怅惘眷恋的迷漾春烟。

目录

序·花外弦歌

壹·水镜

贰·玲珑烟

叁·月墙

肆·微花

伍·锁青丝

陆·子规

柒·云想

捌·惑溺

玖·情咒

拾·惹香

拾壹·跪照

拾贰·幼薇

拾叁·合欢

拾肆·冷竹

拾伍·更漏残

拾陆·夜梧

拾柒·水瘦

拾捌·空帆

拾玖·作鸳鸯

贰拾·逐香车

贰拾壹·媚行

贰拾贰·莲动

贰拾叁·逢侠

贰拾肆·兰桡

贰拾伍·女冠

贰拾陆·西泠

以花为笺

花间撷翠

试读章节

而春日里,画楼外,起床梳妆一新的美人远远地走来。轻薄丝锦制成的裙裳;“秋色浅”的色调。头上,插着随风飘动的袅袅春幡,双鬓还戴着鲜艳的花朵。有风丝撩动,美人款款而行,头上的玉钗在风中,微微地颤。

这一天是古人非常看重的“人日”,正月初七,一个怀念远人的日子。这一天,古时的女人们用五彩的丝帛、丝绸之类剪彩做成“幡胜”的饰物佩戴在头上。那位深闺锦被中的女子,那位藕丝秋色、春幡飘飘的美人,心思是否已随风远翔?

这首词粗看之下蛮“隔”的,像和读者“藏猫猫”,再三琢磨,细细品玩,才慢慢瞧出好来。前面还是水晶帘,还是鸳鸯被,忽然间就是“江上柳如烟”跳到了江边早春的景色;忽然又跳到了美女的服饰,“藕丝秋色浅”。你再看,屋内精致玲珑的水晶帘颇离枕,柔软的鸳鸯锦被,暖香袅袅的梦境,是如此切近如同亲临,让人的肌肤和嗅觉都能感觉到闺房的温暖和馨香;而江上如烟如雾的柳丝、天空中的残月,呜叫的飞雁,是那样高远、辽阔、清旷,让人一下子恍若置身尘世之外,天地之间,肌肤甚至能感觉到一丝潮湿和清寒。反差如此之大,这两个画面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到底是梦中镜像还是窗外风景?

意象之跳跃,文思之婉转,大笔如椽,挥运之间,一连串美丽的符号在方寸之内被迅速组织起来,如同法国雷诺阿的人物水彩写生或陈逸飞的思妇油画,表现出深闺女子的富贵、香艳、慵懒以及寂寞、思念与深长的愁绪。

这就是温庭筠。温庭筠就是这样不讲逻辑,就是这样绮思跌宕,就是这样笔致飞扬。

记得俞平伯《诗词偶得》中有句“老人言”:“帘内之清秾如斯,江上之芊绵如彼。千载之下,无论识与不识,解与不解,都知是好言语矣。”

的确,你不用去管是梦是实,是幻是真,只是吟着念着,只是想象着体味着,便能心有所悟,就有妙谛在心,知道是世间的好言语了。

你看,温庭筠轻轻拈起这样一枝花,无数人包括我辈都报以了会心的一笑。

温词之美,美在一种诉诸感性的直觉,一种感官印象上的愉悦和欣喜。

首先,这是一种音乐的韵律美,一种音调上的和谐之美,正如叶嘉莹认为的,如果反复读,慢慢入韵,就会发现音韵声律之妙不可言(古音读来,一定更美)。

如“颇离枕”、“鸳鸯锦”的最后一字都是上声字,有种婉转飘扬的感觉。“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那梦境的缥缈、悠远在词的声调中表现出来了。“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最后在“烟”、“天”两字是非常轻快的韵,念起来显得轻盈而空灵;“秋色浅”、“参差剪”最后两字都是齿头音,不用说出“幡胜”形状而在读的声音之中,就表现出参差错落了。

其次是视觉、触觉、嗅觉上的感官刺激。如词中的“水精帘”是晶莹玲珑的。“颇黎枕”是也玲珑透明的,和“水精帘”是对应的,都是精美的名物,给人一种精致玲珑之感。“水精”、“颇黎”一般给人的感觉是晶莹、坚硬、冰凉,而承接的“暖香惹梦鸳鸯锦”是温暖的、柔软的,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同时又有嗅觉上的一种感受,让我们好像闻到了香炉里飘出的袅袅暧香,这是闺房中的景色。

再者,温词的意象运用能引发很多的联想。叶嘉莹先生曾说,符号是解读文本的重要依据。从一点来看,这首《菩萨蛮》其实写的是一份相思怀念之情。可它通篇没有一个情字,只透过一些意象符号隐隐地暗示、透露着一种情愫。

“水精帘”三字,让人想起李白的诗《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这首诗中的“玉阶”、“白露”、“水晶帘”和“玲珑”、“秋月”,都集中表现了一种皎洁晶莹的品质,使诗中女子的形象显得更加玉洁冰清,让我们看到了更高远、更美丽、更晶莹、更玲珑的值得追求的一种美好的境界。所以温飞卿词中的“水精帘”与“颇离枕”,代表一种既皎洁晶莹又寂寞凄寒的感官印象,提升到一种冰清玉洁的诗意境界。P022-024

序言

在我的印象里,读“花间词”曾是一件非常风雅美好的事情。

记得学生时代某个暑假的午后,我懒懒地斜躺在阳台的椅子上,握了一卷线装的《花间集》在看。和风浅吟低唱,阳光像紫雾一样流漾,花朵灼热如火。这时,园子里飞来很多色彩斑斓的蝴蝶。那是一种非常美丽、精致的小精灵,轻巧地扑入视野。在我眼里,它们活泼地舞成了一首首“花间词”。

从那时起,“花间词”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个美丽的神话,一座古典的爱情花园。直到现在,这种感觉依然没变。每到晚间万籁俱静,一灯如豆,这时候最爱的仍是那感怀身世、寄情别思的花间婉约词。往往一读便沉湎其中,浑然忘我。

“花间词”是一种出现于晚唐五代开风气之先的早期词,是后来婉约词的直接先导。“花间”一词最初见于五代后蜀赵崇祚所集的《花间集》。这也是最早的一部词总集(也可说是选集),其中包括晚唐温庭筠等十八家词作五百首,共十卷。作品的年代大致从唐开成元年至欧阳炯作序的广政三年,大约有一个世纪。如果说李白、杜甫们那些壮美而雄浑的伟大诗篇代表了典型的盛唐气象,那么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的绮艳华美的《花间集》,则成为晚唐时代的经典象征。

温庭筠,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才思敏捷,每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成,时人号为“温八叉”。他是晚唐各种文学体裁兼擅的全能型天才。诗与李商隐并称“温李”,是晚唐主流诗风的代表;词为“花间”鼻祖,与韦庄并称“温韦”,是词的类型风格和词体的奠基者,影响了整个词史上的主流词风。然而,由于不尚时俗,这位胸藏锦绣、才情卓异的温庭筠却屡试不第,仕途蹭蹬,一直不甚得意,以致只做过隋县尉、方城尉和国子助教。最终,他绝了登第之念,走进长安城平康里的玉馆青楼,开始了“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的风流浪子生涯。

由温庭筠等人开创风气的“花间词”实际上是最早的“鸳鸯蝴蝶派”。作为晚唐五代文人士子歌舞宴乐的产物,词这种文学样式天生是伴随着华丽浪漫的管奏与弦歌而生的。“花间词”多描写风花雪月和男女情爱,并好以女子口吻抒发感情,风格柔美绮艳。以今日眼光观之,“花间词”是晚唐动乱时代文人心态的折射,也是当时整个社会风尚和审美情趣的载体,成功地描写了各种微妙复杂的爱情心理,展现了一种温情脉脉的人性之美。它浓郁的浪漫色彩、唯美情调,以及独特的美学特质,曾对后世文人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宋人尊“花问词”是“本色词”,并把它奉为词的正宗,更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词坛风格。

晚唐五代,词坛可谓倚花偎翠,描紫画红,其中以温庭筠、韦庄等人成就最为突出。作为以全部心力倚声填词的第一人,温庭筠的词具有繁丽工细、绮艳幽怨的特色。他的全部才情和心灵都沉醉在一种对声色欢娱的纵情追求,以及对美丽女性的恋慕情思之中。温庭筠是描画女性之美的天才词人。在他的笔下,女人总是那么华丽高贵、气质雍容:鬓发如云,戴珠插翠,衣锦穿罗,额点蕊黄,眉黛远山;与她们相伴的总是暧甜熏香,镶金鸾镜,轻纱薄幕,月明花满;她们的美丽倩影时时隐现在水晶帘中、鸳鸯锦里、沉香阁上,画楼栏边……

同时,温庭筠的词也是对爱情最深切的描述,大唐女人的婉转心思在他的笔下淋漓尽致,悠远深长。

《菩萨蛮》是对玉楼深闺里女子慵懒闲愁的工笔描画;

《女冠子》是对女道士的娇媚姿容、飘逸风情的倾慕;

《河传》是采莲少女情窦初开的脉脉情丝;

《更漏子》是深闺女子对远方情郎的不眠相思;

《南歌子》是对情郎的一见钟情和倾诉衷情。

其中更有深沉绵长的思念:“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有直白大胆的倾诉:“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有春宵一刻的风情:“倚枕覆鸳衾,隔帘莺百啭,感君心”。这种《花间集》里的爱情充满了绮丽的激情和奔放的追求,透着一缕缕穿越了千年的甜美芬芳。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温庭筠以描写美人醇酒为主要内容的词作中,晚唐末世的颓伤感受也无处不在:斜阳落照里随风摇曳的堆烟杨柳,烟雨迷茫、芳草连天的江南岸,画楼里相思女子淡如远山的眉黛,明月玉楼前如梦如幻的清寒辉光,全都浸融在一种无可奈何之中。可见,温庭筠的“花间词”依然是整个晚唐时代精神风貌的折射。那些忧伤与哀怨,那些沉醉与绮梦,是他个人的人生经历与命运体验,更属于晚唐五代的末世时代。

后蜀赵崇柞在编《花间集》的时候,开卷便是温庭筠的六十六首词,人称“花间之冠”,足见温庭筠在词坛上的地位,成为当时和后世不少词人模仿和追崇的对象。王国维曾云:“‘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他以“画屏金鹧鸪”准确精炼地概括了温庭筠词的风格神韵。承南朝官体之余响,温庭筠开创的绮艳词风和审美趣味如同满天花雨,弥漫在整个晚唐五代的文学天空。

清人有云:“风流华美,浑然天成,如美人临妆,却扇一顾,《花间》诸人是也。”也有人以一个“艳”字来概述“花问词”,形如一位艳装的女子,以妖娆华美的姿态和不可抗拒的魅力,登上了晚唐五代文人诗客的酒筵歌席,欣欣然地娱宾遣兴,舞动轻纱般的长袖,在歌扇轻摇间回眸一笑,顿使满堂花醉,倾国倾城!

读古典诗词的真趣在于一个“品”字,如含橄榄,如品清茶,滋味全在深心体悟。有时需要细读全文,深吟密咏,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继而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想象,来体会诗词中的意境与内蕴;但有时并不那么复杂,仅仅一时之机缘,因为一句诗词或某一个意象、一个场景画面,打动了人心、牵动了某种思绪,你就迅速进入诗词中的境界。说起来有些像“禅”的渐悟与顿悟。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这美艳不可方物的“花间词”,让温庭筠的那支绮艳之笔引领我们走进那个风流华美同时也充满颓丧和哀怨的晚唐时代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5:51:04